国外经典信号处理教材,入门、提升必备。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第4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其中前10章讲述了确定性数字信号处理的知识,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及系统的介绍、z变换、傅里叶变换、频率分析以及滤波器设计等。
后4章则介绍了随机数字信号处理的知识,主要学习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线性预测、自适应滤波以及功率谱估计。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第4版)》内容全面丰富、系统性强、概念清晰、叙述深入浅出,为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精选例题,同时还给出了许多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
另外,在各章的最后还附有习题,以帮助读者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
光纤通信_第四版_英文版GredKeiser电子工业出版社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2023/11/12 0:53:05 41.31MB 光纤通信 第四版 英文版 Gred
1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第2版)配套Matlab代码.iso随书代码: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第2版)[RFCircuitDesignTheoryandApplications,SecondEdition]__Matlab代码.iso
2023/9/14 9:51:10 904KB RF 射频 M文件 Matlab
1
书名: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作  者:(美)拉帕波特(RappaportT.S.)著,周文安等译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7-1字  数:915000版  次:1页  数:501印刷时间:2006/07/01开  本:印  次:纸  张:胶版纸ISBN:9787121026584包  装:平装所属分类:图书>>工业技术>>电子通信>>无线通信定价:¥49.00本店价:¥39.40折扣:80折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高等学校无线通信课程的权威教材。
全书深入浅出地讨论了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设计方面的内容,包括无线网络涉及的所有基本课题(特别是3G系统和无线局域网),并且讲解了无线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全球主要的无线通信标准。
全书共分为11章,集中讨论了蜂窝的概念、移动无线电传播、调制技术、多址技术及无线系统与标准,并结合理论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精辟的论述和统计分析。
本书的语言生动、流畅,并以详细的讲解和实际的例子来阐明重要的知识点。
本书适合作为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并对有一定通信理论基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TheodoreS.Rappaport: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并且是PrenticeHall的通信工程与新兴技术系列丛书的主编。
Rappaport教授于1990年成立了移动与便携无线电研究小组(MPRG),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注无线通信的大学研究机构与教育基地。
Rappaport教授开发了十几种商业产品,现在均已被主要的几家通信运营商和厂商使用。
目录第1章无线通信系统概述1.1移动无线通信的发展1.2美国移动无线电话1.3全球移动通信系统1.4无线通信系统的实例1.5蜂窝无线通信和个人通信的发展趋势1.6习题第2章现代无线通信系统2.12G峰窝网络2.23G无线网络2.3无线本地环路(WLL)与LMDS2.4无线局域网(WLAN)2.5蓝牙和个域网(PAN)2.6小结2.7习题第3章关于蜂窝的概念:系统设计基础3.1概述3.2频率复用3.3信道分配策略3.4切换策略3.5干扰和系统容量3.6中继和服务等级3.7提高蜂窝系统容量3.8小结3.9习题第4章移动无线电传播:大尺度路径损耗4.1无线电波传播介绍4.2自由空间传播模型4.3电场和电功率4.4三种基本传播机制4.5反射4.6地面反射(双线)模型4.7绕射……第5章移动无线电传播:小尺度衰落和多径效应第6章移动无线电系统中的调制技术第7章均衡、分集和信道编码第8章语音编码第9章无线通信多址技术第10章无线网络第11章无线系统和标准附录A中继理论附录B链路预算中的噪声系数计算附录C成型因子理论中的方差率关系式附录D成型因子理论中的近似空间自协方差函数附录E扩频CDMA的高斯近似附录FQ、ert和erfc函数附录G数学公式表附录H缩略词附录I参考文献索引
1
【原书名】CommunicationSystemsFourthEdition【原出版社】JohnWiley【作  者】(加)SimonHaykin[同作者作品][作译者介绍]【译  者】宋铁成[同译者作品]徐平平徐志勇等【丛书名】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书号】7505382543【出版日期】2003年10月【开本】16开【页码】719【版次】1-1【内容简介】本书对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力图让学生在讨论中领会通信的精髓。
全书首先给出通信系统的梗概及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接着分章详细讨论了随机过程、连续波调制、脉冲调制、基带脉冲传输、信号空间分析、带通数据传输、扩频调制、多用户无线通信、信息论基础以及差错控制编码等。
各章都附有大量习题,便于学生实践掌握。
书中还给出了很有价值的附录,包括概率论、信号和系统描述、贝叶斯函数、超几何分布函数汇总、密码学方面的介绍以及一些有用的表格等。
全书强调通信理论的统计基础,并给出了用MATLAB模拟的8个计算机实验,这些实验几乎覆盖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独特的通信理论“软件实验室”。
【编辑推荐】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卫星与光纤等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与通信的有机结合,现代通信正经历着一场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业务、新系统层出不穷,现代通信的内容也日趋丰富。
在通信新技术不断产生,新需求逐步扩展的背景下,建立在多网互连互通、多个系统集成、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基础上的一体化通信、全球个人通信迅速发展,这就要求通信技术工作者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不仅深入学习本专业的典型通信系统,还要全面学习和了解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现代通信系统,以全面、系统地了解现代通信的目的。
本书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编写的。
作者介绍:SimonHaykin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界的著名学者,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IEEE会士,于1953年获得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在该校创办了通信研究实验室并长期担任主任。
他曾经获得IEEEMcNaughton奖章,在神经网络、通信、自适应滤波器等领域成果颇丰,著有多种标准教材。
目录第1章随机过程1.1简介1.2随机过程的数字定义1.3平稳过程1.4均值、相关函数和协方差函数1.5遍历过程1.6随机过程通过一个线性时不变滤波器1.7功率谱密度1.8高斯过程1.9噪声1.10窄带噪声1.11基于同相和正交分量的窄带噪声表示法1.12基于包络和相位分量的窄带噪声表示法1.13正弦信号加窄带噪声1.14计算机实验:平衰落信道1.15总结与讨论注释与参考习题第2章连续波调制第3章脉冲调制第4章基带脉冲传输第5章信号空间分析第6章通带数据传输第7章扩频调制第8章多用户无线通信第9章信息论基础第10章差错控制编码附录1概率论附录2信号与系统简述附录3贝塞尔函数附录4汇合型超几何函数附录5密码学附录6表格术语表参考文献索引
2018/10/1 10:40:26 17.56MB pdf
1
【原书名】CommunicationSystemsFourthEdition【原出版社】JohnWiley【作  者】(加)SimonHaykin[同作者作品][作译者介绍]【译  者】宋铁成[同译者作品]徐平平徐志勇等【丛书名】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书号】7505382543【出版日期】2003年10月【开本】16开【页码】719【版次】1-1【内容简介】本书对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力图让学生在讨论中领会通信的精髓。
全书首先给出通信系统的梗概及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接着分章详细讨论了随机过程、连续波调制、脉冲调制、基带脉冲传输、信号空间分析、带通数据传输、扩频调制、多用户无线通信、信息论基础以及差错控制编码等。
各章都附有大量习题,便于学生实践掌握。
书中还给出了很有价值的附录,包括概率论、信号和系统描述、贝叶斯函数、超几何分布函数汇总、密码学方面的介绍以及一些有用的表格等。
全书强调通信理论的统计基础,并给出了用MATLAB模拟的8个计算机实验,这些实验几乎覆盖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独特的通信理论“软件实验室”。
【编辑推荐】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卫星与光纤等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与通信的有机结合,现代通信正经历着一场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业务、新系统层出不穷,现代通信的内容也日趋丰富。
在通信新技术不断产生,新需求逐步扩展的背景下,建立在多网互连互通、多个系统集成、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基础上的一体化通信、全球个人通信迅速发展,这就要求通信技术工作者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不仅深入学习本专业的典型通信系统,还要全面学习和了解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现代通信系统,以全面、系统地了解现代通信的目的。
本书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编写的。
作者介绍:SimonHaykin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界的著名学者,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IEEE会士,于1953年获得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教授,在该校创办了通信研究实验室并长期担任主任。
他曾经获得IEEEMcNaughton奖章,在神经网络、通信、自适应滤波器等领域成果颇丰,著有多种标准教材。
目录第1章随机过程1.1简介1.2随机过程的数字定义1.3平稳过程1.4均值、相关函数和协方差函数1.5遍历过程1.6随机过程通过一个线性时不变滤波器1.7功率谱密度1.8高斯过程1.9噪声1.10窄带噪声1.11基于同相和正交分量的窄带噪声表示法1.12基于包络和相位分量的窄带噪声表示法1.13正弦信号加窄带噪声1.14计算机实验:平衰落信道1.15总结与讨论注释与参考习题第2章连续波调制第3章脉冲调制第4章基带脉冲传输第5章信号空间分析第6章通带数据传输第7章扩频调制第8章多用户无线通信第9章信息论基础第10章差错控制编码附录1概率论附录2信号与系统简述附录3贝塞尔函数附录4汇合型超几何函数附录5密码学附录6表格术语表参考文献索引
2018/7/23 1:25:40 17.56MB pdf
1
编辑推荐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功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性设计技术。
本书作者从实践的角度指出了造成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本书的主要内容·信号完整性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性阻抗的实质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经验法则、解析近似、数值模拟、实际测量·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改进信号完整性推荐的设计准则通常,大多数同类书籍都会花费大量的篇幅进行严格的理论推导和数学描述,而本书则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内容简介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
主要讲述了信号完整性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性阻抗的实质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信号完整性推荐的设计准则等。
该书与其他大多数同类书籍相比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功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性设计技术。
本书作者以实践专家的视角提出了造成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这是面向电子工业界的设计工程师和产品负责人的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在信号完整性问题出现之前能提前发现并及早加以解决,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指导用书。
作者简介EricBogatin,于1976年获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士学位,并于1980年获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
目前是GigaTest实验室的首席技术主管。
多年来,他在信号完整性领域,包括基本原理、测量技术和分析工具等方面举办过许多短期课程,培训过4000多工程师,在信号完整性、互连设计、封装技术等领域已经发表了100多篇技术论文、专栏文章和专著。
译者简介:李玉山,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副主任、电路CAD研究所所长、全国通信ASIC委员会委员及国家IC设计西安基地专家委员。
曾于1986年和1999年分别赴美国迈阿密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研究机器视觉和VLSI设计。
目录第1章信号完整性分析概论1.1信号完整性的含义1.2单一网络的信号质量1.3串扰1.4轨道塌陷噪声1.5电磁干扰1.6信号完整性的两个重要推论1.7电子产品的趋势1.8新设计方法学的必要性1.9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学1.10仿真1.11模型和建模1.12通过计算创建电路模型1.13三种测量技术1.14测量的作用1.15小结第2章时域与频域2.1时域2.2频域中的正弦波2.3频域中解决问题的捷径2.4正弦波特征2.5傅里叶变换2.6重复信号的频谱2.7理想方波的频谱2.8从频域到时域2.9带宽对上升时间的影响2.10带宽及上升时间2.11“有效的”含义2.12实际信号的带宽2.13带宽和时钟频率2.14测量的带宽2.15模型的带宽2.16互连线的带宽2.17小结第3章阻抗和电气模型3.1用阻抗描述信号完整性3.2阻抗的含义3.3实际和理想的电路元件3.4时域中理想电阻的阻抗3.5时域中理想电容的阻抗3.6时域中理想电感的阻抗3.7频域中的阻抗3.8等效电气电路模型3.9电路理论和SPICE3.10建模简介3.11小结第4章电阻的物理基础4.1将物理设计转化为电气功能4.2互连线电阻的最佳近似4.3体电阻率4.4单位长度电阻4.5方块电阻4.6小结第5章电容的物理基础5.1电容中的电流流动5.2球面电容5.3平行板近似5.4介电常数5.5电源、地平面和去耦电容5.6单位长度电容5.7二维场求解器5.8有效介电常数5.9小结第6章电感的物理基础6.1电感的含义6.2电感定律之一:电流周围将形成闭合磁力线圈6.3电感定律之二:电感是导体上流过单位安培电流时,导体周围磁力线圈的韦伯值6.4自感和互感6.5电感定律之三:当导体周围的磁力线圈匝数变化时,导体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压6.6局部电感6.7有效电感、总电感或净电感及地弹6.8回路自感和回路互感6.9电源分布系统和回路电感6.10单位面积的回路电感6.11平面和过孔接触孔的回路电感6.12具有出砂孔区域的平面回路电感……第7章传输线的物理基础第8章传输线与反射第9章有损线、上升边退化和材料特性第10章传输线的串扰第11章差分对与差分阻抗附录A100条使信号完整性问题最小化的通用设计原则附录B100条估计信号完整性效应的经验法则附录C参考文献附录D术语表硬件工程师的首选发表于2008-10-280进行高速PCB板设计,必然要考虑信号完整性要求,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教授们很少有谈到这方面内容的,最多是考虑一下EMC/EMI问题,这本书很适合学生自学。
马上要读研究生了,才发现要找到一份硬件工程师的工作,要在课外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信号完整性分析恰恰是需要学习的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好书,经典!发表于2008-10-0708:32个人评分:  过瘾受益匪浅  相当经典的书,翻译的也还可以
1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算法与使用。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方艳梅,刘永清等译。
Digitalsignalprocessingprinciples,algorithms,andapplications习题答案
2021/4/10 10:15:42 3.52MB 信号处理 国外教材 习题答案
1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宽带无线数字通信【ISBN】7-5053-7667-5【出版发行项】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9【格式】超星转成的pdf【页数】411页【作者简介】AndreasF.Molisch,奥地利的维也纳理工大学通信与射频工程学院移动通信系的副教授,合编著有《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等。
【本书简介】本书将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分成最具有代表性的非均衡系统、单载波非扩频均衡系统、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和码分多址系统四大类,全面涵盖了当前及未来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的最新内容。
深入的引见。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将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分成最具有代表性的非均衡系统、单载波非扩频均衡系统、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和码分多址系统四大类,全面涵盖了当前及未来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的最新内容。
本书除了引见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外,还引见了最新的学术前沿及技术进展。
这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和技术参考书,适用于电子与通信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研究所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目录】第一部分宽带系统引论第1章基础知识1.1什么是宽带系统1.2发展历史参考文献第2章当前及未来的宽带系统2.1DECT和PHS2.2GSM/DCS-19002.3IS-1362.4IS-952.5W-CDMA2.6HIPERLAN-II参考文献第3章无线移动信道3.1平衰落信道3.2时间色散信道:直观描述3.3时间色散信道:系统理论描述3.3.1确定性解释3.3.2随机性解释3.4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WSSUS假设3.4.1广义平稳WSS3.4.2非相关散射3.4.3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WSSUS3.4.4WSSUS系统函数的一些特例3.5表达时间色散信道的参数3.5.1延迟扩展和相关带宽3.5.2延迟窗口和干扰比3.5.3总结3.6时间色散信道模型3.6.1抽头延时线模型3.6.2COST207模型3.6.3Hashemi-Suzuki-Turin模型3.7含有角度色散的模型参考文献第4章概述第5章展望5.1各种方法的比较5.2未来的发展5.2.1自适应天线5.2.2多输入-多输出系统5.2.3多用户检测参考文献第二部分非均衡系统第6章为什么要研究非均衡系统参考文献第7章系统模型7.1发射机7.1.1相移键控7.1.2频移键控7.2信道7.3接收机7.3.1相干和非相干解调7.3.2PSK和CPFSK的差分检测7.3.3GPFSK的鉴频器检测7.4同信道干扰的处理参考文献第8章固定抽样的计算方法8.1一般考虑8.1.1符号序列的平均8.1.2经典接收机的分析8.1.3接收信号的相关特性8.2蒙特卡洛MC模拟方法8.2.1计算概述8.2.2文献评论8.3高斯变量二次型QFGV方法8.3.1有关公式8.3.2文献评论8.4高斯矢量问角度ABGV方法8.5相关矩阵特征值方法8.6群延迟方法8.6.1文献评论8.7差错域方法8.8等效信道模型方法8.9其他方法:文献评论参考文献第9章固定抽样的结果9.1调制.信道和接收机的影响9.2CPFSK9.2.1文献评论9.3FSK9.4相干检测PSK9.5差分检测PSK9.5.1文献评论参考文献第10章降低差错平台的调制方式和接收机结构10.1部分比特检测10.2非线性鉴频器10.3降低差错平台的调制方式参考文献第11章自适应抽样11.1盲自适应抽样11.2具有训练序列的自适应抽样11.3具有训练序列的同步参考文献第12章天线分集12.1天线分集的分类12.2高斯变量二次型QFGV方法12.2.1文献评论12.3差错域方法12.4阴影信道中的分集12.5采用固定抽样的分集结果12.6采用自适应抽样的分集结果参考文献第13章综述与结论参考文献附录A采用固定抽样的比特差错宰计算公式A.1高斯变量二次型QFGV方法的解A.2高斯矢量间角度ABGV方法的解A.3差错域方法的解参考文献附录B第二部分的字母表第三
1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宽带无线数字通信【ISBN】7-5053-7667-5【出版发行项】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9【格式】超星转成的pdf【页数】411页【作者简介】AndreasF.Molisch,奥地利的维也纳理工大学通信与射频工程学院移动通信系的副教授,合编著有《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等。
【本书简介】本书将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分成最具有代表性的非均衡系统、单载波非扩频均衡系统、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和码分多址系统四大类,全面涵盖了当前及未来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的最新内容。
深入的引见。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将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分成最具有代表性的非均衡系统、单载波非扩频均衡系统、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和码分多址系统四大类,全面涵盖了当前及未来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的最新内容。
本书除了引见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外,还引见了最新的学术前沿及技术进展。
这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和技术参考书,适用于电子与通信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研究所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目录】第一部分宽带系统引论第1章基础知识1.1什么是宽带系统1.2发展历史参考文献第2章当前及未来的宽带系统2.1DECT和PHS2.2GSM/DCS-19002.3IS-1362.4IS-952.5W-CDMA2.6HIPERLAN-II参考文献第3章无线移动信道3.1平衰落信道3.2时间色散信道:直观描述3.3时间色散信道:系统理论描述3.3.1确定性解释3.3.2随机性解释3.4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WSSUS假设3.4.1广义平稳WSS3.4.2非相关散射3.4.3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WSSUS3.4.4WSSUS系统函数的一些特例3.5表达时间色散信道的参数3.5.1延迟扩展和相关带宽3.5.2延迟窗口和干扰比3.5.3总结3.6时间色散信道模型3.6.1抽头延时线模型3.6.2COST207模型3.6.3Hashemi-Suzuki-Turin模型3.7含有角度色散的模型参考文献第4章概述第5章展望5.1各种方法的比较5.2未来的发展5.2.1自适应天线5.2.2多输入-多输出系统5.2.3多用户检测参考文献第二部分非均衡系统第6章为什么要研究非均衡系统参考文献第7章系统模型7.1发射机7.1.1相移键控7.1.2频移键控7.2信道7.3接收机7.3.1相干和非相干解调7.3.2PSK和CPFSK的差分检测7.3.3GPFSK的鉴频器检测7.4同信道干扰的处理参考文献第8章固定抽样的计算方法8.1一般考虑8.1.1符号序列的平均8.1.2经典接收机的分析8.1.3接收信号的相关特性8.2蒙特卡洛MC模拟方法8.2.1计算概述8.2.2文献评论8.3高斯变量二次型QFGV方法8.3.1有关公式8.3.2文献评论8.4高斯矢量问角度ABGV方法8.5相关矩阵特征值方法8.6群延迟方法8.6.1文献评论8.7差错域方法8.8等效信道模型方法8.9其他方法:文献评论参考文献第9章固定抽样的结果9.1调制.信道和接收机的影响9.2CPFSK9.2.1文献评论9.3FSK9.4相干检测PSK9.5差分检测PSK9.5.1文献评论参考文献第10章降低差错平台的调制方式和接收机结构10.1部分比特检测10.2非线性鉴频器10.3降低差错平台的调制方式参考文献第11章自适应抽样11.1盲自适应抽样11.2具有训练序列的自适应抽样11.3具有训练序列的同步参考文献第12章天线分集12.1天线分集的分类12.2高斯变量二次型QFGV方法12.2.1文献评论12.3差错域方法12.4阴影信道中的分集12.5采用固定抽样的分集结果12.6采用自适应抽样的分集结果参考文献第13章综述与结论参考文献附录A采用固定抽样的比特差错宰计算公式A.1高斯变量二次型QFGV方法的解A.2高斯矢量间角度ABGV方法的解A.3差错域方法的解参考文献附录B第二部分的字母表第三
1
共 11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