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维几何建模中,计算两点间的测地线距离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系统和物理学等领域。
测地线是曲面上两点之间最短的路径,它相当于平面上两点间直线的自然推广。
在地球表面,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圆航线”就是地球表面两点之间的测地线。
这个资源提供了计算三维模型上测地线距离的多种实现方法,作者DanilKirsanov显然是在探讨这个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案。
以下是根据提供的文件名解析出的可能的算法和概念:1.**GeodesicAlgorithm**:-`geodesic_algorithm_exact.h`:这个文件可能包含了一个精确计算测地线的算法。
"Exact"可能指的是算法考虑了模型的精确几何信息,不进行近似计算。
-`geodesic_algorithm_dijkstra_alternative.h`:Dijkstra算法通常用于寻找图中最短路径,这里的"Alternative"可能表示这是Dijkstra算法的一种变体,专门用于计算三维模型上的测地线。
-`geodesic_algorithm_subdivision.h`:分形细分算法可能被用来细化模型以提高计算精度,或者是在细分的表面上进行测地线的追踪。
2.**MeshDataStructure**:-`geodesic_mesh.h`和`geodesic_mesh_elements.h`:这些文件可能定义了用于存储和操作三维模型的网格数据结构。
网格是由顶点、边和面组成的,这些元素有助于在曲面上定位和计算路径。
3.**API**:-`geodesic_matlab_api.cpp`:提供了与MATLAB交互的接口,这使得用户可以在MATLAB环境中利用这些算法,方便进行数值计算和可视化。
4.**Examples**:-`example1.cpp`和`example0.cpp`:这些是示例代码,用于演示如何使用上述算法。
它们可能包含了如何加载模型,初始化算法,以及如何查询和打印测地线距离的步骤。
5.**HeaderFiles**:-其他头文件如`geodesic_algorithm_exact_elements.h`等,可能包含了算法所需的具体数据结构和辅助函数定义。
通过这些文件,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可能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集,用于处理从网格数据读取、测地线计算到结果输出的全过程。
这些工具对进行三维模型分析,尤其是在需要考虑曲面最短路径的问题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例如,在游戏开发中计算角色移动路径,或在虚拟现实应用中计算视角变换的距离等。
理解并运用这些算法,将有助于提升三维空间中的导航和路径规划的精确性。
2025/7/2 13:25:30 45KB 测地线距离 三维模型
1
MFC绘制阿基米德螺旋线阿基米德螺线也叫“等速螺线”。
当一点P沿动射线OP以等速率运动的同时,该射线又以等角速度绕点O旋转,点P的轨迹称为“阿基米德螺线”。
直线旋转一周时,动点在直线上移动的距离称为导程用字母S表示。
近似画法:(1)先以导程S为半径画圆,再将圆周及半径分成相同的n等分;
(2)以O为圆心,作各同心圆弧于相应数字的半径相交,得交点Ⅰ、Ⅱ、Ⅲ、…Ⅷ各点,即为阿基米德涡线上的点;
(3)依次光滑连接各点,即得阿基米德螺线。
2025/6/29 3:05:40 26KB MFC
1
本书在广泛结合OpenGL并注重图形应用编程的基础上,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学的经典核心体系:图形系统、二维图形生成、几何变换、二维与三维观察、三维对象(实体造型与曲线曲面)、真实感图形技术、交互技术及动画。
本书主要介绍计算机图形学经典理论知识,同时每一章都给出一至两个OpenGL编程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与技术,使读者能快速掌握如何生成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
书后有两个附录,分别为含有8个实验的课程实验指导与3套模拟试题及其答案。
目录第1章计算机图形学概述1.1什么是计算机图形学1.2计算机生成的图片用在哪里1.2.1艺术、娱乐和出版行业1.2.2计算机图形学、感知和图像处理1.2.3过程监视1.2.4仿真显示1.2.5计算机辅助设计1.2.6科学分析与体可视化1.3计算机图形学中制作图像的基本元素1.3.1折线1.3.2文本1.3.3填充区域1.3.4光栅图像1.3.5光栅图像的灰度和色彩表达1.4图形显示设备1.4.1线画显示1.4.2光栅显示器1.4.3视频卡/3D加速器1.4.4其他的光栅显示设备1.4.5硬拷贝光栅设备1.5图形输入的基本单元和设备1.5.1逻辑上的输入图形基元类型1.5.2物理输入设备的类型本章小结本章习题进一步阅读第2章OpenGL绘图入门2.1生成图像初步2.1.1设备无关的编程和OpenGL2.1.2窗口的编程2.1.3如何打开一个窗口画图2.2OpenGL的基本图形元素2.2.1几个点丛绘制的例子2.3OpenGL中的直线绘制2.3.1绘制折线和多边形2.3.2使用moveTo()和lineTo()绘制线段2.3.3绘制边校正的矩形2.3.4边校正矩形的长宽比2.3.5填充多边形2.3.6OpenGL中的其他图形元素2.4与鼠标和键盘的交互2.4.1用鼠标交互2.4.2键盘交互2.5程序中的菜单设计与使用本章小结案例分析进一步阅读第3章更多的绘图工具3.1概述3.2世界窗口和视口3.2.1窗口到视口的映射3.3裁减线3.3.1如何裁减一条线3.3.2Cohen-Sutherland裁减算法3.4正多边形、圆和圆弧3.4.1正多边形3.4.2正n边形的变种3.4.3绘制圆弧和圆3.4.4曲线的逐次细化3.5曲线的参数形式3.5.1曲线的参数形式3.5.2绘制参数曲线3.5.3极坐标形状本章小结案例分析进一步阅读第4章图形学中的向量工具4.1概述4.2向量回顾4.2.1向量基本运算法则4.2.2向量线性组合4.2.3向量的度量和单位向量4.3点积4.3.1点积的性质4.3.2两个向量的夹角4.3.3b·c的符号和正交性4.3.4二维正交向量4.3.5正交投影和点到直线的距离4.3.6投影的应用:反射4.4两个向量的叉积4.4.1叉积的几何解释4.4.2求平面的法向量4.4.3判断平面多边形的凸性4.5重要几何对象的表示4.5.1坐标系统和坐标框架4.5.2点的仿射组合4.5.3两个点的线性插值4.5.4使用内插的艺术和动画4.5.5预览:用二次、三次内插生成贝塞尔曲线4.5.6表示直线和平面4.6求两个线段的交点4.6.1直线求交的应用:过三点的圆4.7直线和平面求交及裁剪4.8多边形求交问题4.8.1处理凸多边形和凸多面体4.8.2射线与凸多边形的交点以及裁剪问题4.8.3Cyrus-Beck裁剪算法4.8.4更高级的裁剪问题本章小结案例分析进一步阅读第5章物体变换5.1概述5.2几何变换初步52.1点和物体变换5.2.2仿射变换5.2.3二维基本仿射变换的几何效果5.2.4仿射变换的逆变换5.2.5组合一个仿射变换5.2.6二维组合变换的实例5.2.7仿射变换的一些有用的性质5.3三维仿射变换5.3.1基本三维变换5.3.2组合一个三维仿射变换5.3.3旋转的组合5.34总结三维仿射变换的性质5.4如何实现坐标系变换5.5在程序中使用仿射变换j.5.1为后面的使用保存CT5.6使用OpenGL绘制电维场景5.6.1观察过程和图形绘制管道概述5.6.2OpenGL中的建模和视点工具5.6.3用OpenGL绘制基本形状5.6.4使用sDI。
从文件中读取一个场景的描述本章小结案例分析进一步阅读第6章使用多边形网格建
2025/3/20 3:15:07 56.37MB Computer Graphics
1
判断两点集是否≌的全新方法让:①3000年都无人能识的等长却不等形的伪≌直线段,②几何学有史2300多年来一直未能识的伪≌圆盘、伪≌射(直)线,一下子暴露出来。
医学若将前所未知的“新冠”病毒误为已熟知的流感病毒,后果...;
初等数学将前所未知的R外数误为已熟知的R内数从而将伪≌直线段误为≌直线段,就使康脱推出错上加错的更重大错误:直线段可~其真子集。
数(点)集最起码常识表明应有几何科普知识:至少有两个元点的图A≌A放大(缩小)变为B(不≌A)必≠A。
此知识让2300年都无人能识的有无穷多个公共点但又不重合的两直线一下子浮出水面。
从而表明小学生也知的几何科普知识:“有无穷多个公共点的直线必重合”
2024/9/15 17:08:57 75KB 数学建模
1
C#程序设计---点和直线类代码,C#程序设计---点和直线类代码
1
为了更加直观的用于体现基站扇区的情况特编制此工具。
工具优点:1、采用excel+vba方式2、支持说明部分图片的导入3、说明部分采用表格样式4、可支持经度、纬度、方向角、半径、半功率角等都自定义或者选择相应列5、直接生成kml文件(然后可以在ge中导出kmz文件,以方便图片等等在不同机器之间的转移)6、实现了点样式、直线样式、面域样式的样式选择控制7、采用大地主题解算算法计算小区扇区(直线)图形,更加准确。
xzf953兄弟将我的2.6版本放到了这论坛,我今年抽空更新更新至V3.0./3.1版本,昨天更新至3.2版,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修改了前期版本不足,欢迎大家试试A、增加了类似于MAPINFO的专题图功能(专题地图生成(扇区分档着色等),图例自动生成)B、修改了表格框架,可支持255列表格(表格列的位置是任意可调的!不受任何限制)C、完善了程序算法,解决了前期2.6版本中行数多了之后就死机的问题,效率大大提高注:本程序为本人原创,网上大量流传的2.6是我的早期版本了。
2024/6/18 21:17:48 5.52MB googleearth 扇区 基站 绘制
1
通常会做平面的直线拟合。
遇到空间点做直线拟合好像难以下手。
本资料提供一个示例,表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具体说明资料中有个doc文档。
2024/2/14 13:15:13 20KB 最小二乘法
1
1、从零件图开始,到获得数控机床所需控制介质的全过程称为程序编制,程序编制的方法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
2、数控机床实现插补运算较为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是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
3、自动编程根据编程信息的输入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数控语言编程(APT语言)、交互式图形编程。
4、数控机床由程序载体、输入装置、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检测装置、机床本体等部分组成。
5、数控机床按控制运动轨迹可分为点位控制、点位直线控制和轮廓控制等几种。
按控制方式又可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半闭环控制等。
6、刀具主要几何角度包括前角、后角、刃倾角、主偏角和副偏角。
7、刀具选择的基本原则: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
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刚性。
8、刀具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被加工工件的材料、性能,加工工艺类别,加工工件信息,刀具能承受的切削用量和辅助因数。
9、铣削过程中所选用的切削用量称为铣削用量,铣削用量包括铣削宽度、铣削深度、铣削速度、进给量。
10、铣刀的分类方法很多,若按铣刀的结构分类,可分为整体铣刀、镶齿铣刀和机械夹固式铣刀。
11、加工中心是一种带刀库、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
12、FMC由加工中心和自动交换工件装置所组成。
13、切削加工时,工件材料抵抗刀具切削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切削力。
14、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较低时,前角可以选得大些;
强度和硬度较高时,前角选得小些。
15、常用的刀具材料主要有高速钢、硬质合金钢、陶瓷、立方碳化硼、金刚石等。
16、影响刀具寿命的主要因素有;
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刀具的几何参数、切削用量。
17、斜楔、螺旋、凸轮等机械夹紧机构的夹紧原理是利用机械摩擦的自锁来夹紧工件。
18、一般机床夹具主要由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对刀元件、夹具体等四个部分组成。
根据需要夹具还可以含有其它组成部分,如分度装置、传动装置等。
19、切削运动就是在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这种运动有重叠的轨迹。
切削运动一般是金属切削机床通过两种以上运动单元组合而成,其一是产生切削力的运动称为主运动,剩下的运动单元保证切削工作连续进行而称为进给运动。
20、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21、对刀点既是程序的起点,也是程序的终点。
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
2024/1/25 11:13:51 15.11MB 数控
1
可以用不妨试试KS线切割编程是阿松工作室开发的新一代全Windows界面绘图式线切割编程系统,它充分继承了经典线切割编程软件AUTOP的技术精髓,解决了老AUTOP不支持中文、不能处理大文件的先天性难题。
完全仿真经典AUTOP的右手菜单栏为KS提供了良好的界面向下兼容和功能向下兼容。
KS线切割编程系统拥有比经典AUTOP更加人性化的功能设计。
自由移动、屏幕缩放等辅助绘图操作,图形尺寸缩放、图形尺寸等距偏移等特色功能简化了绘图的繁琐。
查询更全面,除可以查询元素属性数据、两点距离外,还可以查询点到直线距离、两线夹角等。
文件管理方面,KS为流行线切割软件AUTOP、YH、PM-A95和流行CAD软件提供了完备的数据接口,所有可打开文件类型都可以预览打开。
在同机床控制器等硬件接口方面,提供灵活稳定的数据联机性能——连老牌线切割软件CAXA都自愧不如。
一朝注册,终身免费升级,KS线切割编程系统的功能仍在不断扩展。
2024/1/21 9:31:42 107KB ks
1
将图片A放大为图片B∽A,A不能成为B的一部分;
同样,将直线段A放大(拉伸)变为比A长的直线段B~A,A不能成为B的真子集⊂B。
“A⊂B”这一初等数学几百年函数、解析几何“常识”使康脱推出错上加错的更重大错误:直线段的部分元点可与全部元点一样多。
图A≌A这一初等几何最最起码常识凸显放大(拉伸)变换前、后的直线必不重合——表明几何科普知识:“有无穷多个公共点的直线必重合”其实是将无穷多各异直线误为同一线。
2023/11/20 14:51:56 67KB 集合论 几何学
1
共 15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