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2编程基础课程文档ROS2(机器人操作系统2)是用于机器人应用的开源开发套件。
ROS2之目的是为各行各业的开发人员提供标准的软件平台,从研究和原型设计再到部署和生产。
ROS2建立在ROS1的成功基础之上,ROS1目前已在世界各地的无数机器人应用中得到应用。
特色缩短上市时间ROS2提供了开发应用程序所需的机器人工具,库和功能,可以将时间花在对业务非常重要的工作上。
因为它是开源的,所以可以灵活地决定在何处以及如何使用ROS2,以及根据实际的需求自由定制,使用ROS2可以大幅度提升产品和算法研发速度!专为生产而设计凭借在建立ROS1作为机器人研发的事实上的全球标准方面的十年经验,ROS2从一开始就被建立在工业级基础上并可用于生产,包括高可靠性和安全关键系统。
ROS2的设计选择、开发实践和项目管理基于行业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多平台支持ROS2在Linux,Windows和macOS上得到支持和测试,允许无缝开发和部署机器人自动化,后端管理和用户界面。
分层支持模型允许端口到新平台,例如实时和嵌入式操作系统,以便在获得兴趣和投资时引入和推广。
丰富的应用领域与之前的ROS1一样,ROS2可用于各种机器人应用,从室内到室外、从家庭到汽车、水下到太空、从消费到工业。
没有供应商锁定ROS2建立在一个抽象层上,使机器人库和应用程序与通信技术隔离开来。
抽象底层是通信代码的多种实现,包括开源和专有解决方案。
在抽象顶层,核心库和用户应用程序是可移植的。
建立在开放标准之上ROS2中的默认通信方法使用IDL、DDS和DDS-IRTPS等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已广泛应用于从工厂到航空航天的各种工业应用中。
开源许可证ROS2代码在Apache2.0许可下获得许可,在3条款(或“新”)BSD许可下使用移植的ROS1代码。
这两个许可证允许允许使用软件,而不会影响用户的知识产权。
全球社区超过10年的ROS项目通过发展一个由数十万开发人员和用户组成的全球社区,为机器人技术创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他们为这些软件做出贡献并进行了改进。
ROS2由该社区开发并为该社区开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管理者。
行业支持正如ROS2技术指导委员会成员所证明的那样,对ROS2的行业支持很强。
除了开发顶级产品外,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大小小公司都在投入资源为ROS2做出开源贡献。
与ROS1的互操作性ROS2包括到ROS1的桥接器,处理两个系统之间的双向通信。
如果有一个现有的ROS1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桥接器开始尝试使用ROS2,并根据要求和可用资源逐步移植应用程序。
1
为提高麦克纳姆轮移动平台移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分析了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的原理和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发现麦克纳姆轮移动平台中如果四个轮子的转速控制不理想或某个轮子打滑,造成了移动平台的移动不稳定。
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实现了对麦克纳姆轮的4个轮子的转速精确控制,解决了麦克纳姆移动平台运动的不稳定性和运动方向偏离。
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和测试实验表明,模糊PID算法对麦克纳姆移动平台的控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1
目录序言前言第1章网络互连介绍 11.1认证目标1.01:网络互连模型 11.1.1网络的发展 21.1.2OSI模型 21.1.3封装 31.2认证目标1.02: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41.2.1DIX和802.3Ethernet 51.2.2802.5令牌环网 71.2.3ANSIFDDI 81.2.4MAC地址 91.2.5接口 91.2.6广域网服务 121.3认证目标1.03:网络层和路径确定 171.3.1第3层地址 171.3.2已选择路由协议和路由选择协议 171.3.3路由选择算法和度 181.4认证目标1.04:传输层 181.4.1可靠性 181.4.2窗口机制 181.5认证目标1.05:上层协议 181.6认证目标1.06:Cisco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 181.7认证目标1.07:配置Cisco交换机和集线器 201.8认证总结 201.92分钟练习 221.10自我测试 23第2章从CiscoIOS软件开始 312.1认证目标2.01:用户界面 312.1.1用户模式和特权模式 312.1.2命令行界面 322.2认证目标2.02:路由器基础 352.2.1路由器元素 352.2.2路由器模式 352.2.3检查路由器状态 372.2.4Cisco发现协议 382.2.5远程访问路由器 392.2.6基本测试 392.2.7调试 402.2.8路由基础 412.3认证目标2.03:初始配置 432.3.1虚拟配置注册表设置 462.3.2启动序列:引导系统命令 472.3.3将配置传送到服务器或从服务器上复制配置 472.4认证目标2.04:自动安装配置数据 492.5认证总结 492.62分钟练习 502.7自我测试 51第3章IP寻址 583.1认证目标3.01:IP地址类 583.1.1IP地址的结构 583.1.2特殊情况:回路、广播和网络地址 593.1.3识别地址类 603.1.4子网掩码的重要性 613.1.5二进制和十进制互相转换 623.2认证目标3.02: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 643.2.1子网划分的目的 653.2.2在默认子网掩码中加入位 653.3认证目标3.03:子网规划 663.3.1选择子网掩码 663.3.2主机数目的影响 663.3.3确定每个子网的地址范围 673.4认证目标3.04:复杂子网 683.4.1子网位穿越8位位组边界 683.4.2变长子网掩码 693.4.3超网划分 703.5认证目标3.05:用CiscoIOS配置IP地址 713.5.1设置IP地址和参数 713.5.2主机名称到地址的映射 713.5.3使用ping 723.5.4使用IPTRACE和Telnet 733.6认证总结 733.72分钟练习 743.8自我测试 75第4章TCP/IP协议 884.1认证目标4.01:应用层服务 894.2认证目标4.02:表示和会话层服务 894.2.1远程过程调用 894.2.2Socket 894.2.3传输层接口 904.2.4NetBIOS 904.3认证目标4.03:协议的详细结构 904.3.1传输层 914.3.2TCP 914.3.3UDP 934.4认证目标4.04:网络层 944.4.1网际协议 944.4.2地址解析协议 954.4.3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964.4.4逆向地址解析协议 964.4.5网际控制消息协议 964.5认证目标4.05:操作系统命令 974.5.1UNIX 97
2025/9/8 22:48:42 8.22MB CCNA 中文
1
MSATA(Mini-SATA)是一种基于SATA接口的微型存储接口,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小型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本压缩包包含的"MSATA源工程文件"是设计MSATA接口硬件时的重要参考资料,包括了原理图、PCB布局以及BOM(BillofMaterials)清单。
一、原理图原理图是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它清晰地展示了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
在MSATA源工程文件中,原理图通常会展示以下关键部分:1.MSATA接口:这是连接到主控器的物理接口,包括SATA数据线和电源线,通常有7根数据线和2根电源线。
2.主控器:处理SATA协议并控制数据传输的芯片,可能集成在主板上或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
3.电源管理:包括电源稳压器和去耦电容,确保为MSATA设备提供稳定、纯净的电源。
4.时钟发生器:为SATA接口提供精确的时钟信号。
5.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电平转换器,可能需要将PCIe或USB接口的电平转换为SATA接口兼容的电平。
6.ESD保护:防止静电放电对电路造成损害的保护电路。
7.其他辅助电路:如LED指示灯、控制信号等。
二、PCB布局PCB(PrintedCircuitBoard)布局是将原理图中的元器件实际布置在电路板上的过程,涉及布线、信号完整性和热管理等多方面考虑。
MSATA源文件的PCB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布局紧凑:由于MSATA接口的尺寸限制,PCB设计必须尽可能小巧。
2.信号完整性:确保数据线的阻抗匹配,避免信号反射和干扰,通常采用差分对进行数据传输。
3.电源和地平面:良好的电源和地平面设计可以提高信号质量,降低噪声。
4.热设计:考虑到主控器和其他高功耗元件的散热,可能需要添加散热片或设计散热通孔。
5.EMI/EMC合规:减少电磁辐射和提高抗干扰能力,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三、BOM清单BOM清单是列出所有需要用到的元器件及其数量的表格,对于生产和采购至关重要。
MSATA源文件的BOM清单应包括:1.具体的元器件型号:如主控器、电源管理芯片、电容、电阻、电感、连接器等。
2.数量:每个元器件需要的数量。
3.元器件供应商:提供元器件的厂家或分销商信息。
4.元器件规格:包括封装类型、电气参数等。
5.其他信息:如物料状态(如是否已采购、库存情况等)。
通过这些文件,硬件工程师可以理解和复现MSATA接口的设计,同时也可以用于教学、学习和改进现有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相关SATA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的兼容性和可靠性。
2025/8/31 23:10:49 762KB MSATA
1
【泰和安6816调试软件】是专为泰和安6816消防控制设备设计的一款专业调试工具,它旨在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高效、准确地进行设备配置和故障排查。
这款软件集成了丰富的功能,能够实现对消防系统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确保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运行,为消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调试器,作为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关键工具,通常用于检查程序的执行流程、变量状态以及查找和修复错误。
泰和安6816调试软件就是这样一个针对消防控制系统的专业调试器,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和功能:1.**配置功能**:软件能够帮助用户对消防控制室的硬件设备进行详细配置,包括设备参数设定、联动规则设置等,确保系统按照预设的消防规范和标准运行。
2.**故障诊断**: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状态,软件可以快速定位并报告任何异常,帮助技术人员迅速识别和解决故障,减少因设备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
3.**图形监控**:TX6816消防控制室图形监控系统配置软件提供直观的图形界面,能够清晰地展示消防系统的布局和运行情况,使用户能更直观地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
4.**数据记录与分析**:软件能够记录系统运行的历史数据,便于后期分析和优化系统性能。
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用于事故后的调查和复盘,提高预防和应对火灾的能力。
5.**报警管理**:在发生火警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软件会立即触发报警,并指导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记录报警事件,以便后续的处理和评估。
6.**兼容性与扩展性**:泰和安6816调试软件可能支持与其他消防设备或系统的集成,以实现整个消防网络的协同工作,提高系统的整体效能。
7.**培训与教程**:为了方便用户学习和掌握软件的使用,通常会提供详尽的操作指南和教程,帮助新用户快速上手,提升工作效率。
泰和安6816调试软件作为一款专业的消防控制设备调试工具,不仅简化了设备的调试和维护过程,还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其强大的功能,使用者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和维护消防控制系统,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在日常工作中,熟悉并掌握这款软件的使用,对于从事消防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2025/8/21 19:39:10 23.39MB
1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正点原子Mini开发板上使用RC522射频模块与LCD串口显示器进行交互。
RC522是一种常用的RFID读卡器芯片,适用于125kHz频率的电子标签,常用于无接触式身份识别、门禁控制等领域。
我们将围绕以下几点来详细讲解这一技术实现:1.**正点原子Mini开发板**:正点原子是一家知名的嵌入式硬件开发工具提供商,其Mini开发板是为初学者和专业开发者设计的低成本学习平台,集成了STM32F103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适合进行各种嵌入式系统实验。
2.**RC522射频模块**:RC522是NXP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一款RFID读写模块,工作在125kHz频率下,支持ISO14443A协议。
它包含一个完整的射频收发器,可以读取和写入符合该协议的RFID卡片或标签,如MIFARE系列芯片。
3.**RFID工作原理**:RFID系统由读卡器(RC522)和应答器(RFID标签)组成。
读卡器通过发射电磁场激活无源标签,标签接收到能量后回复信息,实现数据交换。
125kHz频段的RFID通常用于低功耗、近距离应用。
4.**STM32F103驱动RC522**:STM32F103是意法半导体的高性能、低功耗的ARMCortex-M3内核微控制器。
为了驱动RC522,我们需要编写特定的驱动程序,配置GPIO、SPI接口,以便与RC522进行通信。
这包括初始化SPI总线、设置时钟速度、使能中断等操作。
5.**LCD串口显示**:LCD(LiquidCrystalDisplay)显示器通常用于显示简单文本或图形信息。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使用串行接口(如I2C或UART)与LCD连接,将读取到的RFID卡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这需要对LCD控制器的理解以及相应的库函数的编写或使用。
6.**软件实现**:在STM32的开发环境中,如KeiluVision或STM32CubeIDE,我们需要编写主程序,包括初始化电路、配置RC522模块、读取RFID卡数据、解析数据并发送至LCD进行显示。
这通常涉及C语言编程和HAL库的使用。
7.**代码结构**:压缩包中的“stm32f103驱动RC522射频模块”文件可能包含了实现上述功能的源代码。
主要文件可能有`main.c`(主程序)、`rc522.c`(RC522驱动)、`lcd.c`(LCD驱动)以及相关头文件。
代码中应包含RC522的SPI通信函数、中断处理函数、RFID数据解析函数和LCD显示函数。
8.**调试与优化**:完成代码编写后,需要通过ST-Link等调试器进行烧录和调试。
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遇到信号干扰、通信错误等问题,需要对硬件和软件进行相应调整,确保稳定性和可靠性。
9.**应用扩展**:理解了基础的RFID读卡和LCD显示后,可以进一步扩展应用,比如添加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实现更复杂的RFID管理系统,或者结合其他传感器,打造多功能的物联网设备。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基于正点原子Mini开发板的简单RFID读卡系统,利用LCD串口显示器直观地呈现读取到的RFID卡信息。
这个项目不仅有助于学习STM32微控制器的使用,还能加深对RFID技术和LCD显示原理的理解。
2025/8/20 18:52:05 20.8MB 正点原子 rc522 射频读卡 RFID
1
《ISO-14229-中文.pdf》是关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14229标准的中文版。
这个标准,通常被称为UDS(统一诊断服务),是汽车电子系统诊断的一个重要规范,尤其在车载网络和车载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故障检测和维修中起到关键作用。
UDS标准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但其原理和技术也可延伸到其他领域,如工业自动化和航空航天。
UDS(UnifiedDiagnosticServices)是基于ISO14229标准的一套诊断协议,它定义了ECU与诊断工具之间的通信接口和服务。
该协议支持多种通信介质,如CAN(ControllerAreaNetwork)、LIN(LocalInterconnectNetwork)或FlexRay,允许诊断设备与车辆中的各个控制单元进行交互,执行诸如读取故障码、清除故障码、读取数据流、执行元件测试等任务。
ISO14229标准包含了以下核心内容:1.**服务定义**:规定了多个诊断服务,如“安全访问”用于获取安全相关的诊断信息,“读取数据ByIdentifier”用于按标识符读取数据,“控制DTC设置”用于控制故障代码的设定和清除等。
2.**通信层**:描述了UDS协议如何在不同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上实现,如在CAN总线上的实现。
3.**错误处理**:定义了错误识别和恢复机制,以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诊断会话管理**:定义了不同类型的会话,如“普通诊断会话”、“编程会话”和“安全会话”,以满足不同诊断需求。
5.**安全性**:涵盖了诊断过程中的权限管理和认证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修改。
6.**诊断响应时间**:规定了诊断服务的响应时间限制,以提高诊断效率。
尽管此中文版本可能存在翻译误差,但其提供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指南对于理解和应用UDS协议仍十分有价值。
如果需要更准确的理解,建议参考原始的英文版本,或者联系提供的联系方式寻求专业帮助。
同时,了解和掌握UDS标准对于汽车行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诊断和解决车辆电子系统的问题。
2025/8/20 15:24:06 1.45MB
1
ISO14229-1-2020标准是关于道路车辆统一诊断服务(UDS)的应用层部分,正式名称为“道路车辆—统一诊断服务(UDS)—第1部分:应用层”。
该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第三版,出版日期为2020年2月。
该标准为道路车辆的诊断系统提供了一系列标准化的接口和服务,旨在提高不同制造商间车辆诊断系统的互操作性。
该标准涉及的车辆范围包括乘用车、轻型商用车、重型商用车、公共汽车、拖拉机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等。
它主要规范了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与诊断工具之间的通信协议。
ECU通常负责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控制与管理。
ISO14229-1-2020标准定义了统一诊断服务(UDS)应用层的参数和功能,它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诊断接口与车辆进行通信,并对诊断服务、会话管理、安全要求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这些规定涵盖了车辆故障诊断、数据读取和清除、编程控制单元、远程信息处理等多种诊断服务。
此标准的制定旨在解决车辆制造商开发和实现诊断服务时面临的兼容性问题。
通过应用层协议的统一,诊断工具能够更容易地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车辆进行通信,这样可以提高诊断的效率,简化维护工作,并降低车主维修的成本。
此外,它也方便了车辆诊断数据的共享和标准化处理,促进了相关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实施方面,该标准强调了制造商必须遵守协议中定义的各项服务和通信要求。
它还规定了在车辆诊断过程中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的要求,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这种安全性要求对于现代汽车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随着车辆越来越多地接入网络并依赖软件控制,它们更容易受到外部攻击或恶意软件的威胁。
ISO14229-1-2020标准为制造商、维修人员、诊断设备制造商、信息技术供应商以及任何涉及车辆诊断与服务的实体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规范,有助于推动行业朝着更加开放和互操作的方向发展。
此外,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车辆制造商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提升车辆的整体安全和可靠性。
ISO14229-1-2020标准的版权受到法律保护,使用标准内容需获得授权。
对标准文档的复制、分发或利用必须符合ISO的规定,未经许可的使用是禁止的。
标准的发布机构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在需要的情况下请求版权许可。
2025/8/20 15:21:22 25.43MB
1
常用算法设计方法详细解析(含源代码)算法是问题求解过程的精确描述,一个算法由有限条可完全机械地执行的、有确定结果的指令组成。
指令正确地描述了要完成的任务和它们被执行的顺序。
计算机按算法指令所描述的顺序执行算法的指令能在有限的步骤内终止,或终止于给出问题的解,或终止于指出问题对此输入数据无解。
通常求解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多种算法可供选择,选择的主要标准是算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简单性和易理解性。
其次是算法所需要的存储空间少和执行更快等。
算法设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经常采用的算法设计技术主要有迭代法、穷举搜索法、递推法、贪婪法、回溯法、分治法、动态规划法等等。
另外,为了更简洁的形式设计和藐视算法,在算法设计时又常常采用递归技术,用递归描述算法。
一、迭代法二、穷举搜索法三、递推法四、递归五、回溯法六、贪婪法七、分治法八、动态规划法
1
响应面方法的使用,结合一次二阶矩计算问题的可靠性指标
2025/8/13 2:14:23 2KB RSM 响应面方法
1
共 341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