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ython爬取某租房网站信息,然后利用高德API进行位置显示、路径规划。
本实验参考实验楼实验。
2024/10/7 8:25:43 7.65MB python scrawl
1
这是C#课程的小作业,一个成绩管理系统,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winform开发步骤,具体项目运行安装步骤项目里面有写。
2024/10/7 6:54:58 407KB C# 成绩管理系统 实验报告 源代码
1
Windows-Anaconda3+TensorFlow-安装教程亲自实验,安装成功。
环境:win10-64位和win7-64位(系统必须是64位,因为TensorFlow只支持64位)
2024/10/7 4:29:09 933KB Anaconda tensorflow 安装教程 windows
1
LCD显示计算器键盘按键实验,来源单片机操作实例100例,书综合设计5.6给上传可供初学者学习借鉴
2024/10/7 4:41:41 54KB 8051单片机 proteus
1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SPGD)是一种基于直接性能指标优化的相位控制方法,在自适应光学中有较好的适用性。
该算法主要包含增益系数和随机扰动幅度两个可变参数,其取值对算法收敛性有很大的影响。
对双边SPGD算法实现收敛时参数的取值要求进行研究,结合算法原理分析了算法参数的取值范围,并通过大量仿真实验找出所有使双边SPGD算法收敛的增益系数和随机扰动幅度值;得到随机扰动幅度的取值下限,理论和仿真分析了下限存在的原因及取值;在相干合成中存在相位噪声,研究了不同相位校正器参数的情况下可使算法收敛的参数的取值范围。
1
1.以前学习ArcGIS9.3用的是第一版的数据,现在开始学习ArcGIS10.0,建议使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二版):配套光盘数据。
2.说明:此数据是我买的第二版书后面光盘里的数据,与第一版相比,此版数据变化较小,只是局部调整,请根据需要下载,谢谢!
1
CHI700E系列是通用双恒电位仪,可同时控制同一电解池中的两个工作电极的电位,其典型应用是旋转环盘电极,也能被用于其它需要双工作电极的情况下。
双恒电位仪只能用于同一溶液中的两个工作电极的电位控制以及电流测量,而不是两个独立的恒电位仪。
仪器内含快速数字信号发生器,用于高频交流阻抗测量的直接数字信号合成器,双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电位电流信号滤波器,多级信号增益,iR降补偿电路,双恒电位仪,以及恒电流仪(CHI760E)。
两个通道的电位范围均为+/-10V。
电流范围(两通道电流之和)为±250mA。
CHI700E系列是在CHI600E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块电路板,内含第二通道电位控制电路,电流-电压转换器,灵敏度选择,三个增益级,一个具有八个数量级可变频率范围的二阶低通滤波器。
CHI700E能够控制两个工作电极的电位,允许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阶梯波伏安法,计时安培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常规脉冲伏安法,方波伏安法,时间-电流曲线等实验技术进行双工作电极的测量。
当用作双恒电位仪测量时,第二工作电极电位可以保持在独立的恒定值,也可与第一工作电极同步扫描或阶跃等。
在循环伏安法中,还可与第一工作电极保持一恒定的电位差而扫描。
两个工作电极的电流测量下限均低于50pA,可直接用于超微电极上的稳态电流测量。
CHI700E系列也是十分快速的仪器。
信号发生器的更新速率为10MHz,数据采集采用两个同步16位高分辨低噪声的模数转换器,双通道同时采样的最高速率为1MHz。
循环伏安法的扫描速度为1000V/s时,电位增量仅0.1mV,当扫描速度为5000V/s时,电位增量为1mV。
又如交流阻抗的测量频率可达1MHz,交流伏安法的频率可达10KHz。
仪器还有外部信号输入通道,可在记录电化学信号的同时记录外部输入的电压信号,例如光谱信号等。
这对光谱电化学等实验极为方便。
2024/10/6 4:51:17 13.37MB 辰华
1
现在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当中,其中,纸币识别,车牌识别,文字识别和指纹识别已为大家所熟悉。
图像分割是一种重要的图像技术,它不仅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也在实际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它是处理图像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图像处理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
图像识别的基础是图像分割,其作用是把反映物体真实情况的,占据不同区域的,具有不同性质的目标区分开来,并形成数字特性。
关于图像分割的方法已有上千种,本文将介绍几种主流的方法,并分析各自的特性,利用LabVIEW平台实现两种阈值方法分割图像,展现实验现象,比较两种方法的处理结果。
2024/10/6 3:39:13 899KB labvie 图像分割 二值化
1
梁力、陈建明、高云鹤编著的《程序设计与C语言(第3版题解上机实验)》是与《程序设计与C语言》(第3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配套的教材,包括3部分内容:部分为习题解析,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了分析和解答;
第2部分为上机指导,较为详细地介绍了C语言程序在TurboC2.0、Win—C和MicrosoftVisualC6.0环境下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以及调试方法;
第3部分为实验,提供了8个实验的内容和方案设计。
《程序设计与C语言(第3版题解上机实验)》可作为学习《程序设计与C语言》(第3版)一书的配套教材,也可供其他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读者参考。
2024/10/6 3:13:36 75.73MB 高清
1
本资料是英文,第四版。
全书分成三部分,共19章。
第一部分(1章~10章):控制的应用原则。
依次介绍控制理论、频率域研究法、控制系统的调试、数字控制器中的延迟、z—域研究法、四种控制器、扰动响应、前馈、控制系统中的滤波器、控制系统中的观测器;
第二部分(11章~13章):建模。
依次介绍了时间域与频率域研究法、时变与非线性、模型开发与验证;
第三部分(14~19章):运动控制。
依次介绍编码器和旋转变压器、电子伺服电机与驱动基础、柔性与谐振、位置控制回路、运动控制中的Luenberger观测器、快速控制原型技术等。
本书作者还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基于PC机的单机图形化仿真环境VisualModelQ,读者可在其中图形建模,并运行书中提及的控制系统的各类有关实验。
实验内容丰富而又实用。
本书最后还提供了借助于NationalInstruments公司的LabVIEW软件及相关硬件实施快速控制原型技术的实验,非常贴近实际的控制系统开发应用。
2024/10/6 3:07:01 19.64MB 控制系统设计 Control Design Guide
1
共 100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