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量实时监控源代码,用到的内容包括使用PHD和读取注册表中的系统性能数据!
2024/10/30 1:49:37 3.53MB 网络监控 流量监测 源代码 网络管理
1
软件介绍:最新数据进行整理,包含小学、初中、高中 大约27万条数据,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随时通过数据库进行添加使用说明:使用数据库导入工具导入 mysql数据库即可。
如需其他数据库如nosql 请自行转换即可。
此数据库包含三个表: nobook_city :城市表nobook_school:学校表nobook_schooltype: 学校类型表具体使用方式:导入数据库后,通过省份城市及学校类型进行筛选,并且学校数据表已经设置首字母,所以可以根据首字母快速查找数据库内含WINDOWS版和MAC版school.sql数据库。
2024/10/29 20:51:14 4.94MB 其他资源
1
项目描述:用户后台登录,学生表的增删查改。
采用了MVC设计模式。
项目技术:Struts2和Hibernate,数据库MySQL。
采用MVC设计模式,写后台程序,Model层:包括实体层,数据库层,接口层及接口实现层的编写,Controller层:动作层Action的编写。
注意:可直接运行,libz中有所有包。
当然首先Hibernate配置文件中的数据库信息要改成你自己的。
Test资源文件夹中是写用的测试代码可以删除不管。
2024/10/29 9:13:17 10.03MB Hibernate Struts2 MVC
1
具有继承的动态ORM目标说明为什么有一个ORM类可以从程序中的其他类继承而来很有用描述用于构造此类的代码为什么要继承?动态ORM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编写几乎完全抽象的ORM的方法。
换句话说,我们编写的允许给定Ruby类和实例与数据库进行通信的方法并不特定于任何一个类。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使用这种方法。
我们只能在一个地方定义它们,并通过继承将它们简单地提供给程序中的任何其他类。
超级班在此版本库中,在lib目录中,您将看到interactive_record.rb文件。
打开它,看看。
您将看到InteractiveRecord类包含几乎所有负责Ruby程序与数据库之间通信的代码。
那里定义的所有方法都是抽象的-它们既不引用显式的类或属性名称,也不引用显式的表或列名称。
这些方法可以被任何Ruby类或实例使用,只要我们使它们可用于该类或实例即可
2024/10/26 15:14:54 7KB Ruby
1
用户表(user)UID唯一自增IDUSER_ID用户名USER_NAME用户真实姓名USER_NAME_INDEX用户姓名索引BYNAME登录名USEING_KEY使用USBKEY登录USING_FINGER使用指纹验证PASSWORD用户密码KEY_SN绑定USBKey序列号SECURE_KEY_SN动态密码卡号USER_PRIV角色编号USER_PRIV_NO角色排序号USER_PRIV_NAME角色名称POST_PRIV管理范围POST_DEPT管理范围指定部门DEPT_ID部门IDDEPT_ID_OTHER辅助部门LEAVE_DEPT离职部门IDSEX性别BIRTHDAY生日IS_LUNAR是否农历(1-是,0-否)TEL_NO_DEPT工作电话
2024/10/25 10:14:48 125KB 通达 OA OA2017 数据库
1
书名:GSM网络与GPRS图书编号:1085235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定价:35.0ISBN:750536954作者:拉格朗日出版日期:2002-01-01版次:1开本:16开简介:目录:第1章概论1.1无线移动系统及“蜂窝”概念1.1.1移动台和无线基站1.1.2无线界面1.1.3漫游与切换1.1.4蜂窝系统和“无绳”系统1.1.5蜂窝系统的发展1.2PLMN或移动专用网1.3GSM的标准化1.3.1GSM规范的沿革1.3.2ETSI组织1.4世界GSM规范1.5GSM的主要特征1.5.1网络的制定1.5.2制定无线界面1.5.3GSM900和DCS18001.5.4一个完整的系统第2章业务2.1PLMN的定义2.2GSM网的手机2.3业务等级2.4承载业务2.4.1引言2.4.2业务表2.4.3移动终端上的通道界面2.5远程业务2.5.1电话2.5.2短消息2.5.3传真2.6附加业务2.7GSM的主要安全功能2.8商品化2.8.1商业服务公司(SCS)2.8.2费率表第3章结构3.1综述3.2符合规范的网络结构3.3无线子系统的设备构成3.3.1BTS的功能3.3.2BSC的功能3.4网络子系统的设备设置3.4.1HLR的功能3.4.2MSC和VLR的功能3.5运行维护子系统3.5.1网络管理3.5.2网管TMN的结构3.5.3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的功能3.5.4鉴权中心AUC的功能3.5.5OMC和NMC3.6接口介绍3.7无线系统的层结构3.8固定子系统的分层结构3.9移动台第4章固定网和信令4.1对RTC的认识4.1.1分局网络与传输网4.1.2呼叫简化流程4.1.3国际电话网4.2信令与信令网4.2.1信令网的单元4.2.2功能模式4.2.3信令网的寻址4.2.4法国7号信令网(SS7)的结构4.3SS7在电话中的应用4.3.1消息传输子系统MTP4.3.2应用子系统4.4未联向已建电路的7号信令SS74.4.1信令联接控制子系统SCCP4.4.2事务处理能力应用子系统TCAP4.5PLMN的NSS功能结构4.5.1PLMN/RTC间的互联4.5.2MAP协议的一般介绍4.6小结第5章漫游、安全和呼叫管理5.1引入编码技术5.1.1IMSI国际移动用户身份5.1.2TMSI临时移动用户身份5.1.3MSISDN移动用户国际号码5.1.4MSRN移动台漫游号码5.1.5在GSM中使用不同的用户身份的实例5.1.6IMEI国际移动设备身份5.2用户鉴权和编码5.2.1用户身份的保密性5.2.2用户鉴权和编码的主要原则5.2.3用户鉴权5.2.4无线信道上发送数据的保密5.2.5网络中的安全数据管理5.2.6其他安全机制5.3漫游的管理5.3.1一般介绍5.3.2GSM漫游的管理5.3.3漫游的结论5.4呼叫管理5.4.1参与呼叫控制的主要部分5.4.2呼出(主叫)5.4.3通信结束5.4.4呼入(被叫)5.4.5国际电话的特殊情况5.4.6发送双音多频DTMF5.5附加业务管理5.5.1一般原则5.5.2双重呼叫5.5.3呼叫返回5.5.4其他附加服务5.6小结第6章工程及蜂窝制概念6.1移动无线链路的一般方框图6.1.1简述6.1.2接收机灵敏度6.1.3馈线电缆和合路器引入的衰减6.2天线的基本参数6.2.1发射天线6.2.2接收天线6.2.3自由空间传播6.3传播模型6.3.1三阶模型6.3.2宏蜂窝模型6.3.3微蜂窝模型6.3.4建筑物内部的电波传播6.3.5传播规则分析6.4覆盖预测和链路平衡6.4.1电场和功率间关系的回顾6.4.2覆盖门限的确定6.4.3链路平衡6.4.4链路平衡表6.4.5分集技术的应用6.5资源复用6.5.1传统的六边形小区模型6.5.2典型模型的研究6.5.3小区规划的实际情况6.6影响容量的因素6.6.1跳频6.6.2功率控制6.6.3间断发送6.7结论第7章无线传播7.1无线资源的分配和多通道7.1.1频分多址FDMA7.1.2时分多址TDMA7.1.3跳频7.1.4多路复用技术的比较7.
2024/10/25 8:24:47 7.68MB GSM GPRS 网络 3G
1
包含谷粒影音项目的User表74702条用户信息数据和5张video表,每张表都有几百条数据,解压后数据大小总共有238兆,非常适合学习hive和训练大数据项目的人使用
2024/10/24 16:35:49 118.51MB Hive数据 谷粒影音 谷粒影音项目
1
针对向量网络数据的交换设备尽可能不实现信令处理的问题,通过计算和遍历网络拓扑生成树的方法对网络拓扑进行检测和更新,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更新策略的向量网的连接设计。
采用组长探测、节点响应的向量网拓扑发现方法和简单交换机网络的拓扑发现方法进行拓扑收集。
实证案例分析表明:信源设备遍历向量网中的17个分量地址,1s后发送维护信令包对拓扑进行检测。
在遍历过程中,终端生成叶子节点表Leaf-node和包含虚拟链路的非叶子节点表v-node准确地定位向量网的连接效果,从而有效地提供多路径向量网通信。
1
包含复数四则运算计算器(顺序表、链表),迷宫问题(栈和队列),图遍历生成树演示(树和图的应用),3阶B-树问题(查找和排序)。
四次实验报告以及源码
2024/10/24 13:35:13 615KB 数据结构
1
实验六数据库原理综合实验1实验目的(1)运用所学的数据库设计技术,针对一个具体的应用系统,完成系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设计。
以巩固理论课程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数据库设计技术方法。
(2)对前面章节所学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
2实验内容给定一个应用环境,如学生选课系统、超市管理系统、某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学校综合积分管理系统等等。
(同学们课从上述选定一个题目,也可以选取一个自己较熟悉的应用环境)。
完成下面的工作2.1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1)进行需求分析。
-对系统的语义进行描述(包括功能、所需的数据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处理方法)(2)识别系统中的实体及实体的属性,分析实体之间的联系。
(3)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画出E-R图。
2.2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1)根据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将E-R模型转化到逻辑模型(2)根据应用需要和规范化理论对逻辑模型进行优化。
2.3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1)针对某种DBMS,设计数据库物理模型,包括表空间、表和索引等于物理存储有关的设计。
(2)优化物理模型(3)生成某种DBMS的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及其表。
2.4装载数据(1)收集真实数据或者生成模拟数据。
(2)批量加载数据到数据库中。
(3)设计一系列SQL语句,尤其是连接查询、嵌套查询等SQL语句,已测试数据库性能。
3实验要求(1)可以借助POWERDESIGNER等系统分析与设计辅助工具进行数据库设计,也可以使用WORD文件直接生成各种设计文档。
(2)选择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应该规模适中,不宜太大太复杂,可能做不完;
也不宜太小太简单,甚至仅有三两个表组成。
(3)要设计良好的数据库完整性约束。
(4)思考题:数据库设计通常由哪些辅助工具?各有哪些优缺点?4实验步骤4.1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1)进行需求分析。
(2)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画出E-R图。
4.2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3)根据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4)对逻辑模型进行优化。
4.3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5)针对某种DBMS,设计数据库物理模型,包括表空间、表和索引等于物理存储有关的设计。
(6)优化物理模型(7)生成某种DBMS的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及其表。
4.4装载数据(8)收集真实数据或者生成模拟数据。
(9)批量加载数据到数据库中。
(10)设计一系列SQL语句,尤其是连接查询、嵌套查询等SQL语句,已测试数据库性能。
5总结与体会5.1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5.2总结5.3体会
2024/10/24 2:56:57 473KB 数据库 海大 实验六  实验报告
1
共 100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