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控制的相关书籍,以下为序言部分翻译:本书的主体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读者阅读本书研究的系统类。
第二部分致力于切换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它涉及单个和多个Lyapunov函数分析方法,李代数稳定性准则,有限速率切换下的稳定性,以及具有各种有用特殊结构的切换系统。
第三部分致力于切换控制设计;它描述了几类广泛的连续时间控制系统,基于逻辑的切换范例作为控制设计工具自然而然地出现,并提出了几个特定问题的切换控制算法,如非完整系统的稳定性,有限信息的控制和切换自适应控制不正当系统
2024/10/16 18:55:31 3.92MB Switching_in_Sys
1
利用MATLAB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符号运算功能和数值计算功能,实现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的仿真波形。
1、用MATLAB绘制离散系统极零图,根据极零图分布观察系统单位响应的时域特性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至少以六个例子说明。
2、用MATLAB实现离散系统的频域特性分析:以二个实例分别代表低通,高通滤波器,绘出极零图,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3、用MATLAB实现巴特沃兹滤波器分析;
4、撰写MATLAB课程设计说明书。
2024/10/16 2:51:45 1.64MB MATLAB 离散系统 Z域分析
1
1.1单项选择题1.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数据元素的①、数据信息在计算机中的②以及一组相关的运算等的课程。
①A.操作对象   B.计算方法  C.逻辑结构  D.数据映象②A.存储结构B.关系C.运算D.算法2.数据结构DS(DataStruct)可以被形式地定义为DS=(D,R),其中D是①的有限集合,R是D上的②有限集合。
①A.算法B.数据元素C.数据操作D.数据对象②A.操作B.映象C.存储D.关系3.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4.算法分析的目的是①,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②。
①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②A.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B.正确性和简明性C.可读性和文档性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5.计算机算法指的是①,它必具备输入、输出和②等五个特性。
①A.计算方法B.排序方法C.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D.调度方法②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1.2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中)1.数据逻辑结构包括、、和四种类型,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合称为。
2.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前驱结点;
最后一个结点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后续结点。
3.在树形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直接前驱结点,叶子结点没有结点,其余每个结点的直接后续结点可以。
4.在图形结构中,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数和后续结点数可以。
5.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关系,树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关系,图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关系。
6.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下面算法(程序段),给出最大语句频度,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
for(i=0;i<n;i++)for(j=0;j<n;j++)A[i][j]=0;8.分析下面算法(程序段),给出最大语句频度,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
for(i=0;i<n;i++)for(j=0;j<i;j++)A[i][j]=0;9.分析下面算法(程序段),给出最大语句频度,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
s=0;for(i=0;i<n;i++)for(j=0;j<n;j++)for(k=0;k<n;k++)s=s+B[i][j][k];sum=s;10.分析下面算法(程序段)给出最大语句频度,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
inti=0,s=0;while(s<n){i++;s+=i;//s=s+i}11.分析下面算法(程序段)给出最大语句频度,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
i=1;while(i<=n)i=i*2;
2024/10/9 16:08:26 468KB doc
1
南航阮新波教授倾注大量心血写出的行业奇书,读者阅读之后必定功力大增。
2024/10/5 4:12:33 16.88MB LCL PWM
1
课题研究目的:温度数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实时在接触到的物理量,但仅凭感觉只能感觉到大概的温度值,传统的指针式的温度计虽然能指示温度,但是精度低,使用不够方便,显示不够直观,数字温度计的出现让人们直观的了解温度。
温度是一种最基本的环境参数,人们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并记录温度,在工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测量记录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处理技术取得的进展以及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都需要在传感器的开发方面有相应的进展。
微处理器现在已经在测量和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这些系统能力的增强,作为信息采集系统的前端单元,被测量信号输入的第一道关口,传感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测温系统更是朝着测量精度高、范围大、稳定性好、低功耗等方向发展。
温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对实时温度的测量记录系统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2024/10/4 14:22:06 5.75MB STC单片机 DS18B20
1
利用拓扑度理论和广义Halanay不等式研究了分布时滞反应扩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平衡点的存在性及全局指数稳定性.给出的判别指数稳定性的代数判据易于验证.具有广泛适用性.
1
电力系统分析是研究电力系统规划运营问题的基础和重要手段。
全书包括8章和1个附录。
其中第1章介绍电力网络的教学模型及求解方法;第2章、第3章讨论电力系统稳恋分析,第4章阐述直流输电果统和交流柔性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第5章王要介绍同步发电机组和电力负荷的动怒特性及教学模型;第6章、第7章讨论电力系统在大干扰和小干扰下的稳定性问题;第8章主要论述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问题。
现分别简述如下:第1章介绍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本章除介绍节点导纳柜阵手口号点阻抗判E阵以外,还重点讨论了稀疏电力网络节点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稀疏向量法及节点编号优化l可题,所有算法均用例题加以说明。
第2章画绝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及静毫安全分析进行讨论。
潮流计算以牛顿法及P-Q分解法为王,除详细讨论基本理论、算法流程以外,还介绍了一些新算法和改进收敛性能的措拖,供读者进一步研究。
在静态安全挣析方面,以N-l校验为中心,阐述了补偿法、直流潮流及灵敏度沽,并介绍了故障排序的慨念。
第3章讨论了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稳惑分析方面的几个新进展,包括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及相关的节点电价、输电电价问题,潮流血事、潮流追踪和可用传输能力问题。
这些模型和算法反映了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调度对决策支持系统的新要求。
第4章介绍了直流输电果统的榄念为数学模型,吏直流输电系统的潮流计算·FACTS元件的榄念和教学模型,以及具有FACTS兀件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潮流控制,体现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对电力革统潮流问题的影响。
第5章重点讨论同步发电机姐和电力fft荷的动窍特性及教学模型。
本章严格推导了国际土通用的同步发电机、调压装置如词速装置以及负荷的教学模型。
掌握了本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读者不难触类旁遇,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模型。
第6章讨论电力系统暂怒稳定性问题,也就是大干扰下的亲统稳定性问题。
首先介绍了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教值解法,在此基石出上讨论了用改进欧拉法求解简单模型的暂在稳定分析算法及用隐式积分支解的考虑调节器的暂~稳定分析算法,对含有直流输电单纯及FACTS元件的电力旱统暂主稳定分析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最后还对暂主稳定的直接法进行了介绍。
第7章研究小干扰下电力系统稳走性问题,革数学基础是稀疏矩阵的特征值的求解方法。
本章首先讨论了反映小干扰稳定性的系统线性化微分方程的形成,然后详细阐述了特征值的求解方法和灵敏度分析方法,井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第8章重点讨论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司题,阐明了电压稳走的基本恍念,并介绍了两种典型的分析电压稳定的方法。
附录应用面向对象的C十十语言详细介绍了一个P-Q分解法潮流程序。
这个附录可以帮助读者对开走程序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从而为自己研究算法和程序设计奠定基础。
2024/10/2 19:38:04 12.48MB 电力系统分析
1
《自适应控制》是一本专注于自适应控制系统理论、设计方法与实际应用的专业书籍。
自适应控制理论是一种工程控制理论,它通过让控制系统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以适应这些变化,达到提高控制性能的目的。
自适应控制系统通常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自适应能力: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检测系统性能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器参数,使得系统性能保持在最佳或者可接受的水平。
2.工程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理论结合了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优点,能够处理各种复杂和不确定的情况。
3.设计方法:自适应控制设计涉及理论分析与算法设计。
理论分析包括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等;
算法设计则包括自适应律的构造、参数估计、控制策略的制定等。
4.应用实例:书中将包含一系列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如工业过程控制、飞行器控制、机器人控制等,通过这些实例可以展示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价值。
书中内容涵盖以下主题:1.自适应控制系统简介:介绍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应用背景和研究动机。
2.实时参数估计:讨论在动态系统中实时估计参数的方法,如最小二乘法和回归模型的应用。
3.确定性自调谐调节器:探讨基于确定性模型的自调谐调节器设计,包括极点配置设计、间接和直接自调谐调节器的设计。
4.随机与预测性自调谐调节器:阐述如何设计基于随机模型和预测模型的自调谐调节器,如最小方差和滑动平均控制器的设计。
5.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介绍MRAS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Lyapunov理论和稳定性分析来保证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6.自适应系统的属性:分析自适应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和稳定性问题,以及间接离散时间自调谐调节器的分析方法。
7.随机自适应控制:研究自适应控制在随机环境中的应用,例如多步决策问题和双重控制策略的设计。
在自适应控制系统中,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和自适应控制系统(STR)是两种重要的体系结构。
MRAS通过比较系统输出与参考模型的输出来调整控制器参数,而STR则直接根据系统性能来调整参数。
这两种体系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势,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灵活选用。
在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中,工程师和研究人员需要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
稳定性分析能够确保系统在受到干扰或参数变化时仍能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
其中,Lyapunov稳定性理论是自适应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此外,实际工程应用中,系统可能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干扰,自适应控制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鲁棒性来应对这些挑战。
鲁棒自适应控制是设计自适应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书中还会介绍一些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扩展应用,例如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以及自适应控制与其他控制策略如预测控制的结合。
《自适应控制》是一本全面介绍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的专业书籍,旨在为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深入的学习资源。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系统地学习自适应控制的相关知识,并了解其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2024/9/30 8:54:46 11.5MB adaptive control
1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是控制理论中的两个关键领域,它们在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过程控制等众多IT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压缩包文件包含的资源可能是一系列关于这两个主题的编程代码实例,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和实践相关算法。
系统辨识是通过收集系统输入和输出数据来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些模型可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辨识通常涉及时间序列分析、最小二乘法、状态空间模型以及参数估计等技术。
通过对系统进行建模,我们可以预测系统响应、优化性能或诊断故障。
例如,对于一个工业生产线,系统辨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机器的运行特性,以便于提高生产效率或预防设备故障。
自适应控制则是控制理论的一个分支,它允许控制器根据系统的未知或变化特性自动调整其参数。
在自适应控制中,关键概念包括自适应律、参数更新规则和不确定性估计。
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固定结构的控制器,用于处理已知的系统特性;
二是自适应机制,用于处理未知或变化的部分。
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中,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实时调整车辆的行驶策略以应对路面条件的变化或驾驶环境的不确定性。
这个压缩包可能包含以下内容:1.**源代码**:可能包含用各种编程语言(如Python、Matlab、C++等)实现的系统辨识和自适应控制算法,例如最小二乘法估计、卡尔曼滤波器、自适应PID控制器等。
2.**数据集**:可能提供了实验数据或模拟数据,用于测试和验证识别算法和自适应控制器的效果。
3.**教程文档**:可能包括详细的步骤说明,解释如何运行代码、解读结果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示例问题**:可能涵盖各种工程问题,如机械臂控制、过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等,以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这两个领域的应用。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代码,学习者不仅可以掌握系统辨识和自适应控制的基本理论,还能提升编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IT行业中,这样的技能对于从事控制系统的开发和优化工作至关重要,无论是物联网(IoT)设备、智能机器人还是复杂的自动化生产线,都需要这样的技术来确保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2024/9/30 8:52:27 1.15MB 系统辨识
1
基于STM32的水温控制系统,是基于PID算法的,稳定性强,稳定效果好,
2024/9/29 3:28:05 6.02MB STM32 PID 水温控制 源码
1
共 421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