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1、了解AOP的概念和作用;
2、理解AOP中的相关术语;
3、了解Spring中两种动态代理方式的区别;
4、掌握基于XML和注解的AspectJ开发。
二、实验内容1、按图所示的类图结构,设计接口及其实现类,并完成另外两附加要求:(1)日志功能:在程序执行期间追踪正在发生的活动(打印出调用的方法,以及参数的参数值);
(2)验证功能:希望计算器只能处理正数的运算,当有负数参与运算时,给出提示说明。
分别使用基于XML和注解的AspectJ实现上述功能(创建两个项目)。
(图就是int加减乘除)
2024/4/3 1:38:39 5.06MB JavaEE  Spring AOP 日志功能
1
顺序图、协作图。
用例图、用例规格说明(表格形式)以及相应的类图,都有
1
1.UML的系统分析进一步要确立的三个系统模型是(对象静态模型)、对象动态模型和系统功能模型。
2.UML的的客户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产生的模型,其描述图符(完全相同)。
3.类和对象都有属性,它们的差别是:类描述了属性的类型,而对象的属性必须有(具体值)。
4.UML系统分析阶段产生的包图描述了系统的(系统体系层次结构)。
5.在UML软件开发过程系统分析阶段产生的对象模型有三种模型。
它们是:对象的静态模型、对象的动态模型和对象的系统功能模型。
6.在UML的类图中,类之间的关系有泛化、实现、聚集、依赖和关联5种。
7.共享聚集的“部分”对象可以是任意“整体”对象的一部分,表示事物的整体/部分关系较弱的情况,“整体”端的重数应该是n。
8.在UML软件开发过程的需求分析和系统分析阶段,建立类模型的步骤分为寻找确定类、定义类的接口、定义类之间的关系、建立类图和建立系统包图。
9.组合聚集是指“整体”拥有它的“部分”,它具有强的物主身份,表示事物的整体/部分关系较强的情况。
“部分”生存在“整体”中,不可分离,它们与“整体”一起存在或消亡。
“整体”的重数必须是1。
10.封装是指把对象的(属性和操作)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
2024/3/26 9:21:45 911KB uml 面向对象 试卷 答案
1
PPT内含用例图,合作图,类图,序列图,交互图,状态图,活动图)
2024/3/8 1:53:13 1.52MB UML建模
1
里面包含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类图详细设计很经典很独到特别研究了模糊查询
2024/3/4 15:34:22 1.83MB 模板
1
面型对象化程序语言设计的图形化工具,用于程序设计阶段的类图建模,数据库设计中的ER图的规划
2024/2/29 4:31:42 54.45MB EA,类图
1
代码生成类图工具.zip格式。
至少支持java语言(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2024/2/28 4:25:02 429KB 代码 类图 生成 java
1
台湾高焕堂编著,真是中国式《HeadFirstUML》。
 尽管是快速读完本书,也觉得作者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来描述比得上我大二上了一整个学期的UML课程。
虽然是专门讲UML中的USECASE,但的确是分析系统功能要求、系统外部视图的更好手段。
比那复杂笼统的UML课程要实用得多。
    尤其是作者特地讲述了“活动的分解”,流程图、数据流图与USECASE的差异,没看书之前的确是把这些概念混淆起来理解了。
    ~USECASE就类似于黑箱,是对一个系统内部实现机制、原理的封装,时刻保持以用户(User)的观点来看待一个系统,这是获取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
书中提到:USECASE是表达黑箱观点的高校途径。
    USECASE与WebService的相似性。
    还有更有价值的是,书中有一半的纸张用于详尽的实例,包括:需求描述、USECASE图、类图、时序图、完整代码,非常有价值。
或许,我要学会像书中那样子以“需求描述、USECASE图、类图、时序图”的流程来分析问题。
2024/2/27 4:17:15 31.4MB USE CASE 入门实例 高焕堂
1
实验目的、需求分析、类图、用例图、用例规约、时序图、活动图、状态图、部署图、构件图。
新出炉的uml大作业放上来为大家分享。
2024/2/18 3:06:28 257KB 网吧管理 uml
1
基于uml的公交查询用例图、类图、部署图、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构件图、协作图等...
2024/2/8 17:21:10 605KB uml
1
共 165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