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第1版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吸收众多读者的宝贵建议进行改版,大幅完善了图书内容,以MATLABR2017b版软件为平台,注重实际应用,通过大量实例,结合科学计算中的重要问题,从MATLAB的入门知识开始,详细讲解MATLAB图形处理及图形用户界面,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线性方程组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特征值求解、优化、统计,微分方程数值解,有限元方法编程等,并在每章中都有非常丰富的综合实例。
2024/12/1 0:26:51 980KB MATLAB R2017 入门知识 Simulink
1
硬件系统设计,主要讲述一些硬件开关管的一些知识,在设计中,经常用到这些开关管和放大管,所以使用晶体管是必备的一些知识
2024/11/30 16:05:33 17.1MB 电子
1
人工智能课程总结转眼之间,研一的上半学期就要结束了,陪伴了自己一学期的人工智能课也在今天结束了最后的考试。
回顾这半个学期来学习人工智能的感受,确实还是有点可说的东西。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听AI这个名字是上大二时一个北航软件学院朋友提起的,他特别想去微软做AI方面的研究,然后他热情的向我介绍了这个领域是多么多么好,当时的自己完全没有印象,只觉得可能和机器人有关,AI的目的就是做出和人类一模一样的机器人。
现在看来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等到了大三的时候,软件学院正好开设了这门课,我便抱着好奇的心态选了这门课,无奈当时授课老师胡晶晶讲解极其乏味,也没有教材,每节课上课就照着PPT念,完全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在这门课上我学到的唯一的知识点就是可以用遗传算法来求解走迷宫问题,因为那次是老师用一个程序在课堂上进行演示的。
当时觉得挺有意思,可惜自己并没有做进一步的学习,结果第一次上人工智能课就这么草草收场。
如今上了研究生,再次碰到了这门课,我又一次选了,因为我觉得计算机学院的老师讲课和软件学院的老师应该不一样,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了解到了人工智能原来包含这么多内容,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机器人所能概括的,计算机图形学,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这些看起来似乎不相关的东西在都被包含在其中。
尽管上课时间有限而且这门课也比较基础,但老师的讲课却毫不含糊。
说实话,在老师快讲完第三章之前我还一直坐在靠后的位置看不清PPT,后来觉得还是要认真听讲,于是每次都是占前两排的座位,当然这种做法事后证明也是对的,看来有时候一念之差能改变很多。
针对这门课的内容没有什么要说的,个人觉得刘峡壁老师的个人魅力较强,能让学生喜欢听这门课,这一点和林永刚老师极其相似,而大学里面缺少的正是这样的老师。
当然,光听课是没用的,课后还需要进行做题,弄不懂的还需要和同学进行讨论,这在做作业时得到了体现。
我觉得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不是让我们知道这些知识,而是要让我们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刘峡壁老师所说“我给你们提供了各种武器,关键看你们遇到问题会不会拿出来用”,而这也是做研究所必须的。
同时,我也在其中体会到了发散思维不局限于某一领域的奇妙之处,例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就是来自生物界,这种跨学科之间的联系已经成为当下的潮流,知识本来就不应该有局限性,联系无处不在。
就写到这里吧,如今我知道了AI无处不在,而且我在以后的学习阶段中会不断接触到AI。
记得之前看过很多AI题材的电影,比如《我,机器人》,《黑客帝国》等等,真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些电影中所展现出来的AI成为现实,人类也一定会因为AI而不断进步。
2024/11/30 8:53:29 114.46MB 人工智能 AI 课件 作业题
1
国外经典信号处理教材,入门、提升必备。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第4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其中前10章讲述了确定性数字信号处理的知识,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及系统的介绍、z变换、傅里叶变换、频率分析以及滤波器设计等。
后4章则介绍了随机数字信号处理的知识,主要学习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线性预测、自适应滤波以及功率谱估计。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第4版)》内容全面丰富、系统性强、概念清晰、叙述深入浅出,为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精选例题,同时还给出了许多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
另外,在各章的最后还附有习题,以帮助读者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024/11/29 15:13:36 39.73MB 国外经典教材
1
python的tkinter文档,内容高清,涵盖知识完整,非常推荐
2024/11/29 9:17:33 760KB python tkinter
1
 针对电子信息学科,分析了传统线性代数授课中存在数学与专业课、数学与工程脱节的问题,提出了进行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思想,以线性代数课程中"向量空间的基"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专业知识与工程实例的教学方法。
通过近5年的教学实践,验证了此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还促进了相关课程建设。
1
自己记录的比特鹏哥数组xmind基本知识框架
2024/11/28 14:19:36 123KB C语言 比特鹏哥 Xmind
1
软件测评师(又名:软件评测师;
SoftwareTesting&Evaluating;Professional)能在掌握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知识基础上,运用软件测试管理办法、软件测试策略、软件测试技术,独立承担软件测试项目;
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这是一部为软考评测而整理的一部分理论知识,祝考生成绩理想,一步到位,拿到想要的成绩
2024/11/27 4:30:35 4.78MB 软件评测师 测试 软考
1
本书首先介绍Android组件化开发的基础知识,剖析组件化的开发步骤和常见问题,探究组件化编译原理和编译优化措施。
其次在项目架构上,介绍如何组织团队来使用组件化开发,并将业务和人力进行解耦。
*后深入介绍组件化分发技术及运用,探讨组件化架构的演进及架构的思维。
2024/11/24 8:28:52 84.82MB 组件化 架构 Android
1
SPI总线协议官方原文,嵌入式同事们备考。
信号完整性必备基础知识、硬件测试人员必备基础知识。
嵌入式软件必备基础知识。
该文档描述了SPI信号采样的过程。
2024/11/24 5:20:30 11.75MB SPI SPI规范 硬件测试 信号完整性
1
共 100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