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论文由西北工业大学博士03年作,文件为.nh格式。
专讲椭圆曲线的,本人觉得不错。
2020/8/11 1:05:28 6.35MB 椭圆曲线 论文 公钥密码 离散对数
1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第7版英文版中文版课后答案教辅材料
2016/11/22 22:31:46 374.71MB 离散数学 离散
1
这个程序是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图像重构算法,采用离散余弦变换将原始图像稀疏化,在采用高斯随机矩阵进行采样,最初使用MP算法、OMP算法、coamap算法等几种算法重构
2017/8/3 4:19:30 432KB 压缩感知 重构算法
1
针对目前对作业人员任务指派时客观指定的现状,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为指派生产任务提供决策支持。
从一个新的角度,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人员因素特点来确定任务指派方案,使指派结果更合理可靠。
提出了
1
本文提出一种以离散余弦变换(DCT)为基础的自动相位测量方法并以实验和模仿运算进行验证。
2020/11/9 14:01:45 2.72MB 条纹图分 相位测量 离散余弦
1
本书介绍了LDPC码的编、译码基本原理及各种译码算法;
详细分析了LDPC码的特点、分析方法;
对无线移动通信信道模型下LDPC码的功能进行了剖析。
各章原理的叙述力求突出概念清晰,注重理论推导和仿真试验验证相结合。
目录第一章绪论...............................................................................................................11.1数字通信系统的结构.........................................................................................11.2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史.....................................................................................31.3LDPC码的研究现状..........................................................................................5第二章信道编码基础....................................................................................................92.1分组码的基本原理............................................................................................92.1.1线性分组码的概念..................................................................................92.1.2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92.1.3线性分组码的最小距离..........................................................................112.1.4系统码..................................................................................................122.1.5循环码和准循环码.................................................................................122.2信道容量与Shannon(香农)限......................................................................142.2.1信道容量的定义....................................................................................152.2.2信道容量与Shannon限的关系...............................................................152.2.3信道容量与纠错码的关系......................................................................152.3多种信道条件下的信道容量............................................................................172.3.1二元对称信道(BSC)..........................................................................172.3.2连续AWGN信道...................................................................................192.3.3输入离散、输出连续AWGN信道的容量....................................
2019/6/6 20:53:18 4.29MB LDPC码 文红 符初生
1
离散切换零碎观测器存在性讨论及降维观测器设计
2017/10/2 22:18:15 447KB 研究论文
1
离散粒子群算法求解车间调度成绩,采用实数编码。
有利于粒子群算法的进化。
2019/7/4 7:32:05 5KB 粒子群
1
[例3.6]某对称离散信道的信道转移概率矩阵P为:1/31/31/61/61/61/61/31/3计算其最佳信源概率和信道容量C。
附: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include#defineMAX50doubleCalculate_a(intk,doublepa[]);doubleCalculate_C1(doublepa[],doublea[]);doubleCalculate_C2(doublea[]);intr,s;doublepba[MAX][MAX];voidmain(){ inti,j;doubleC1,C2,E; doublea[MAX],pa[MAX]; E=0.000001; printf("请输出信源符号个数r:\n"); scanf("%d",&r); printf("请输出信宿符号个数s:\n"); scanf("%d",&s); printf("请输出精确度E:\n"); scanf("%lf",&E); printf("请输出信源P[ai]:\n"); for(i=0;i<r;i++) scanf("%lf",&pa[i]); printf("请输出信道转移概率矩阵P[bj][ai]:\n"); for(i=0;i<r;i++) for(j=0;j<s;j++) scanf("%lf",&pba[i][j]); do { for(i=0;i=E) { doublesum=0; for(i=0;i<r;i++) sum+=pa[i]*a[i]; for(i=0;i<r;i++) pa[i]=pa[i]*a[i]/sum; } else { printf("最佳信源概率:\n"); for(i=0;i=E);printf("信道容量为:%lf\n",C1/log(2));}doubleCalculate_a(intk,doublepa[]){ inti,j; doubletemp,sum2=0; for(j=0;j<s;j++) { doublesum1=0; for(i=0;i<r;i++) { sum1+=pa[i]*pba[i][j]; } temp=pba[k][j]/sum1; temp=log(temp); sum2+=pba[k][j]*temp; } returnexp(sum2);}doubleCalculate_C1(doublepa[],doublea[]){ inti; doublesum=0; for(i=0;i<r;i++) sum+=pa[i]*a[i]; returnlog(sum);}doubleCalculate_C2(doublea[]){ inti; doublemax=a[0]; for(i=0;i<r;i++) if(max<a[i])max=a[i]; returnlog(max);}
1
本书为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
多体系统是指有大范围相对运动的多个物体构成的系统,它是航空航天器、机器人、车辆、兵器与机构等复杂机械系统的力学模型。
本书筛选了国内外在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方面的成熟成果,收录了著者及其研究群体17年来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按照著者的观点进行分类,较全面覆盖了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在叙述上力求理论推导、计算方法与软件实现三方面相互贯通。
全书分为四篇。
第_一篇引见本书所需的数学、刚体运动学、刚体动力学与数值方法等基础知识。
第二篇引见多体系统拓扑构型的描述、基于拉格朗日坐标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数值处理方法与软件实现要点。
第三篇引见多刚体系统笛卡儿坐标的描述方法、系统运动学约束方程组集与分析方法、带拉格朗日乘子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动力学分析的计算方法与软件实现要点。
第四篇为刚一柔混合多体系统动力学,引见变形体的有限元与模态离散方法、基于笛卡儿与拉格朗日坐标的系统各物体运动学正向递推关系、基于拉格朗日坐标与模态坐标的系统动力学方程组集、开闭环柔性多体系统的计算方法与软件实现要点。
本书是一本学术著作,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的力学、机械、航空航天、机器人、车辆与兵器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上述专业的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教师及有关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洪嘉振,1944年生。
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与数学系六年本科。
1978年攻读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系陀螺力学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工学硕士学位。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工程力学系系主任。
兼任教育部工科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目录引论 0.1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的任务 0.2 机械系统的多体系统力学模型 0.3 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的进展 0.4 本书的安排第一篇 基础篇 第l章 数学基础  1.1 矩阵  1.2 矢量  1.3 并矢二阶张量  1.4 方向余弦阵  1.5 欧拉四元数 第2章 刚体运动学基础  2.1 连体基  2.2 刚体的有限转动
2019/10/25 5:36:37 7.09MB 多体运动
1
共 637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