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全面的数学建模教材资料目录第1章 建立数学模型 1.1 从现实对象到数学模型 1.2 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1.3 建模示例之一椅子能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稳吗 1.4 建模示例之二商人们怎样安全过河 1.5 建模示例之三如何预报人口的增长 1.6 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7 数学模型的特点和分类 1.8 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习题第2章 初等模型 2.1 公平的席位分配 2.2 录像机计数器的用途 2.3 双层玻璃窗的功效 2.4 汽车刹车距离 2.5 划艇比赛的成绩 2.6 动物的身长和体重 2.7 实物交换 2.8 核军备竞赛 2.9 扬帆远航 2.10 量纲分析与无量纲化 习题第3章 简单的优化模型 3.1 存贮模型 3.2 生猪的出售时机 3.3 森林救火 3.4 最优价格 3.5 血管分支 3.6 消费者的选择 3.7 冰山运输 习题第4章 数学规划模型 4.1 奶制品的生产与销售 4.2 自来水输送与货机装运 4.3 汽车生产与原油采购 4.4 接力队的选拔与选课策略 4.5 饮料厂的生产与检修 4.6 钢管和易拉罐下料 习题第5章 微分方程模型 5.1 传染病模型 5.2 经济增长模型 5.3 正规战与游击战 5.4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排除 5.5 香·烟过滤嘴的作用 5.6 人口的预测和控制 5.7 烟雾的扩散与消失 5.8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习题第6章 稳定性模型 6.1 捕鱼业的持续收获 6.2 军备竞赛 6.3 种群的相互竞争 6.4 种群的相互依存 6.5 食饵-捕食者模型 6.6 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简介 习题第7章 差分方程模型 7.1 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 7.2 减肥计划--节食与运动 7.3 差分形式的阻滞增长模型 7.4 按年龄分组的种群增长 7.5 差分方程简介 习题第8章 离散模型 8.1 层次分析模型 8.2 循环比赛的名次 8.3 社会经济系统的冲量过程 8.4 效益的合理分配 8.5 存在公正的选举规则吗 习题第9章 概率模型 9.1 传送系统的效率 9.2 报童的诀窍 9.3 随机存贮策略 9.4 轧钢中的浪费 9.5 随机人口模型 9.6 航空公司的预订票策略 9.7 广告中的学问 习题第10章 统计回归模型 10.1 牙膏的销售量 10.2 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金 10.3 酶促反应 10.4 投资额与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 10.5 教学评估 习题第11章 马氏链模型 11.1 健康与疾病 11.2 钢琴销售的存贮策略 11.3 基因遗传 11.4 等级结构 11.5 资金流通 习题第12章 动态优化模型 12.1 速降线与短程线 12.2 生产计划的制订 12.3 国民收入的增长 12.4 渔船出海 12.5 赛跑的速度 12.6 多阶段最优生产计划 习题第13 章其它模型 13.1 废水的生物处理 13.2 红绿灯下的交通流 13.3 鲑鱼数量的周期变化 13.4 价格指数 13.5 设备检查方案 习题综合题目
2024/11/6 14:17:22 18.98MB 数学模型 姜启源 数学建模
1
本文对中国中短期、长期的人口作了预测。
第一,首先,作为已知的条件(输入)的统计数据都是离散的,如某某年各个年龄的女性生育率、死亡率、性别比等;
第二,作为结果输出人们希望得到的数据也是离散的,例如:2010年、2020年、2050年…的人口总数、各个人口总数、人口的年龄分布等;
第三,与其用数值的方法求解连续模型,不如直接建立离散模型,也就是所谓的双线型模型,本文就是利用双线型模型解决了问题。
通过Matlab进行编程求解,我们得到未来中短期和长期的市区,城镇,乡村的各项人口指标及其各自的发展趋势。
若控制总和生育率不超过1.8,则中国总人口将在2015到2020年达到最大值,约为14.5亿,之后开始下降,在2050年将低于12亿。
中国人口平均年龄和老龄化指数均随时间持续增长,意味着劳动力负担将加重。
且城市的平均年龄和老龄化指数均高于城镇和乡村,意味着城市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相对于镇,乡较高。
最后我们对该双线型模型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一些建议。
1
分布式多工厂生产计划是制造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
快速及时供货是敏捷制造的基本特点。
本文将就分布式多工厂生产计划中的一种典型问题展开讨论,包括各种交货期下的多工厂计划的、问题的、初步的数学模型和并基于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仿真和优化
2024/10/31 16:06:29 206KB 遗传算法 高级排程
1
《无陀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介绍了无陀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以下文中均称为惯导系统)的原理、组成、特点及加速度计安装方案;
详细推导了各种安装方案下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方程;
给出了六加速度计和九加速度计等各种方案下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角速度解算方程;
推导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力学编排方程;
分析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源及误差传播特性:给出了误差补偿方法及滤波方法;
对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仿真程序作了介绍,给出了仿真实例。
目录第1章引言1.1惯性技术的发展概况1.2惯性导航系统的发展1.3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发展概况第2章载体角速度的解算方法2.1坐标系的定义及坐标变换2.2载体非质心处的比力方程2.3九加速度计安装方案一的载体角速度解算2.4九加速度计安装方案二的载体角速度解算2.5六加速度计安装方案的载体角速度解算第3章力学编排方程3.1姿态方向余弦矩阵、姿态角、姿态角速度的解算3.2载体在导航系中的地速和位置的解算3.3纬度、经度和目标方向角的解算3.4高度通道的解算第4章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分析4.1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源4.2加速度计的数学模型及其误差补偿4.3载体角速度计算值的残余误差分析4.4载体对地线加速度的计算误差分析4.5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传播特性第5章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数学仿真5.1仿真说明5.2仿真模型的结构5.3仿真算例参考文献
2024/10/25 10:17:16 1.59MB 捷联惯导
1
从抛物线谈起:混沌动力学引论第二版出版时间:2013年版内容简介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前沿系列:从抛物线谈起(混沌动力学引论)(第2版)》可以作为理工科大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扩展知识的读物和教学研究参考。
混沌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数学模型中。
这是确定论系统在没有外来随机因素时表现出的随机行为。
混沌有着丰富的内在结构而不是简单的无序。
当存在耗散时,高维动力系统的长时间行为集中到相空间中低维、甚至一维的对象上。
因而,研究一维线段上的抛物线映射成为进入耗散系统混沌动力学的捷径。
抛物线映射这个简单“可解”模型所蕴涵的丰富内容,可以导致统计物理和非线性科学中许多深刻的概念,例如周期和混沌吸引子、标度律和临界指数、李雅普诺夫指数和熵、分形分维和重正化群等等。
分析抛物线映射的基本行为,只需要理工科大学低年级的微分学知识,但是要求读者养成自己推导公式和上计算机实践的习惯。
目录第1章最简单的非线性模型1.1什么是非线性1.2非线性演化方程1.3虫口变化的抛物线模型1.4其他简单映射举例第2章抛物线映射2.1线段映射的一般讨论2.2稳定和超稳定周期轨道2.3分岔图里的标度性和自相似性2.4分岔图中暗线的解释2.5周期窗口何处有--字提升法2.6实用符号动力学概要第3章倍周期分叉序列3.1隐函数定理和倍周期分叉3.2倍周期分岔定理的证明3.3施瓦茨导数和辛格尔定理的证明3.4重正化群方程和标度因子3.5线性化重正化群方程和收敛速率3.6外噪声和它的标度因子第4章切分岔4.1周期3的诞生4.2阵发混沌的几何图像4.3阵发混沌的标度理论4.4阵发混沌的重整化理论4.51倍周期序列的标度性质第5章一维映射的周期数目5.1沙尔可夫斯基序列和李-约克定理5.2数论函数和波伊阿定理5.3单峰映射的周期窗口数目5.4多峰映射的周期窗口数目5.5周期轨道与纽结第6章混沌映射6.1满映射6.2轨道点的密度分布6.3同宿轨道6.4混沌吸引子的激变6.5粗粒混沌第7章吸引子的刻画7.1功率谱分析7.2李雅普诺夫指数7.3维数的各种定义7.4一维映射中的分形7.5满映射维数谱中的“相变”7.6测度熵和拓扑熵7.7符号序列的语法复杂性第8章过渡过程8.1倍周期分岔点附近的临界慢化指数8.2过渡过程的功率谱8.3奇怪排斥子和逃逸速率8.4过渡混沌参考文献
2024/10/24 11:08:49 61.54MB 郝柏林 混沌动力学 第二版   2013年
1
一、课程设计题目:哈夫曼树应用二、课程设计要求:1) 从终端读入字符集大小n,以及n个字符和n个权值,建立哈夫曼树并将它存于文件hfmTree中.将已在内存中的哈夫曼树以直观的方式(比如树)显示在终端上;
2) 利用已经建好的哈夫曼树(如不在内存,则从文件htmTree中读入),对文件Text.txt中的正文进行编码,然后将结果存入文件Code.txt中。
3) 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树将文件Code.txt中的代码进行译码,结果存入文件Text.txt中,并输出结果。
三、进度安排1.分析问题,给出数学模型,选择数据结构。
2.设计算法,给出算法描述,给出源程序清单。
3.编辑、编译、调试源程序,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基本要求1.界面友好,函数功能要划分好2.总体设计应画一流程图3.程序要加必要的注释4.要提供程序测试方案5.程序一定要经得起测试,宁可功能少一些,也要能运行起来,不能运行的程序是没有价值的。
目录1•设计目的 32.需求分析 42.1哈夫曼编码/译码器简介 42.2.问题描述 42.3需求分析 43.概要设计 53.1问题分析哈夫曼树的定义 54.详细设计 64.1系统框架图 64.2总体流程图 74.3编码函数 84.4译码函数 104.5运行结果 115.调试分析 136.小结 14参考文献 15附录:源程序代码 16
1
专家点评:本文按光学原理得到像平面上圆的像,把该像与已有的图像做最优匹配。
找到最优匹配的一个圆,求出其圆心,近似地确定圆心的像坐标,并对原像所在的平面进行了拟合,从效果上观察,较为精确地反映了实例中的问题。
最后利用多个靶标所得坐标,通过空间坐标变换和参数拟合等方法给出了一种确定两部相机相对位置的方法。
潍坊学院孙建安副教授2008/09/25
1
电力系统分析是研究电力系统规划运营问题的基础和重要手段。
全书包括8章和1个附录。
其中第1章介绍电力网络的教学模型及求解方法;第2章、第3章讨论电力系统稳恋分析,第4章阐述直流输电果统和交流柔性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第5章王要介绍同步发电机组和电力负荷的动怒特性及教学模型;第6章、第7章讨论电力系统在大干扰和小干扰下的稳定性问题;第8章主要论述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问题。
现分别简述如下:第1章介绍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本章除介绍节点导纳柜阵手口号点阻抗判E阵以外,还重点讨论了稀疏电力网络节点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稀疏向量法及节点编号优化l可题,所有算法均用例题加以说明。
第2章画绝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及静毫安全分析进行讨论。
潮流计算以牛顿法及P-Q分解法为王,除详细讨论基本理论、算法流程以外,还介绍了一些新算法和改进收敛性能的措拖,供读者进一步研究。
在静态安全挣析方面,以N-l校验为中心,阐述了补偿法、直流潮流及灵敏度沽,并介绍了故障排序的慨念。
第3章讨论了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稳惑分析方面的几个新进展,包括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及相关的节点电价、输电电价问题,潮流血事、潮流追踪和可用传输能力问题。
这些模型和算法反映了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调度对决策支持系统的新要求。
第4章介绍了直流输电果统的榄念为数学模型,吏直流输电系统的潮流计算·FACTS元件的榄念和教学模型,以及具有FACTS兀件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潮流控制,体现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对电力革统潮流问题的影响。
第5章重点讨论同步发电机姐和电力fft荷的动窍特性及教学模型。
本章严格推导了国际土通用的同步发电机、调压装置如词速装置以及负荷的教学模型。
掌握了本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读者不难触类旁遇,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模型。
第6章讨论电力系统暂怒稳定性问题,也就是大干扰下的亲统稳定性问题。
首先介绍了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教值解法,在此基石出上讨论了用改进欧拉法求解简单模型的暂在稳定分析算法及用隐式积分支解的考虑调节器的暂~稳定分析算法,对含有直流输电单纯及FACTS元件的电力旱统暂主稳定分析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最后还对暂主稳定的直接法进行了介绍。
第7章研究小干扰下电力系统稳走性问题,革数学基础是稀疏矩阵的特征值的求解方法。
本章首先讨论了反映小干扰稳定性的系统线性化微分方程的形成,然后详细阐述了特征值的求解方法和灵敏度分析方法,井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第8章重点讨论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司题,阐明了电压稳走的基本恍念,并介绍了两种典型的分析电压稳定的方法。
附录应用面向对象的C十十语言详细介绍了一个P-Q分解法潮流程序。
这个附录可以帮助读者对开走程序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从而为自己研究算法和程序设计奠定基础。
2024/10/2 19:38:04 12.48MB 电力系统分析
1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是控制理论中的两个关键领域,它们在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过程控制等众多IT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压缩包文件包含的资源可能是一系列关于这两个主题的编程代码实例,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和实践相关算法。
系统辨识是通过收集系统输入和输出数据来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些模型可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辨识通常涉及时间序列分析、最小二乘法、状态空间模型以及参数估计等技术。
通过对系统进行建模,我们可以预测系统响应、优化性能或诊断故障。
例如,对于一个工业生产线,系统辨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机器的运行特性,以便于提高生产效率或预防设备故障。
自适应控制则是控制理论的一个分支,它允许控制器根据系统的未知或变化特性自动调整其参数。
在自适应控制中,关键概念包括自适应律、参数更新规则和不确定性估计。
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固定结构的控制器,用于处理已知的系统特性;
二是自适应机制,用于处理未知或变化的部分。
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中,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实时调整车辆的行驶策略以应对路面条件的变化或驾驶环境的不确定性。
这个压缩包可能包含以下内容:1.**源代码**:可能包含用各种编程语言(如Python、Matlab、C++等)实现的系统辨识和自适应控制算法,例如最小二乘法估计、卡尔曼滤波器、自适应PID控制器等。
2.**数据集**:可能提供了实验数据或模拟数据,用于测试和验证识别算法和自适应控制器的效果。
3.**教程文档**:可能包括详细的步骤说明,解释如何运行代码、解读结果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示例问题**:可能涵盖各种工程问题,如机械臂控制、过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等,以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这两个领域的应用。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代码,学习者不仅可以掌握系统辨识和自适应控制的基本理论,还能提升编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IT行业中,这样的技能对于从事控制系统的开发和优化工作至关重要,无论是物联网(IoT)设备、智能机器人还是复杂的自动化生产线,都需要这样的技术来确保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2024/9/30 8:52:27 1.15MB 系统辨识
1
倒立摆系统是检验算法的典型实验平台,因为倒立摆系统的高阶、不稳定性、强耦合等特征,使得该系统对研究控制器的鲁棒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如此,倒立摆系统与火箭发射、机器人行走等实际系统的姿态调整问题有着极大的相似度,因此,目前倒立摆系统成为了许多专家重视的研究对象,且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实际系统也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倒立摆的模糊控制器设计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对倒立摆系统进行数学建模,推导出了动态数学模型和空间状态方程;
2.对倒立摆模型进行模糊控制器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利用倒立摆的摆角角度与小车的位置来控制小车的推力,从而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倒立摆的摆角问题,而且能够使得小车最终停在期望的位置;
3.在MATLAB/simulink的仿真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证明了模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024/9/24 6:30:41 1.92MB 倒立摆 模糊控制 模糊推理
1
共 241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