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网栅和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膜是实现电磁屏蔽和可视兼容的常用材料,但其屏蔽和可见光透射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通过解决屏蔽、导电与可视功能相互制约的矛盾,可有效提高电磁屏蔽与可视功能的兼容性。
为此,报道了一种金属光子晶体透明膜。
采用磁控溅射制备了ITO/Ag为周期的金属光子晶体透明膜,研究了周期结构对样品屏蔽效能、透射率和方阻的影响。
研究表明,随着单位周期金属膜厚的增加,可见光600~800nm波段透射率降低10%以上,可见光透射光谱变窄。
同时400~600nm波长范围内透射率并没有随金属膜厚的增加而降低,甚至升高。
随着单位周期金属膜厚增加,微波频段的屏蔽效能相应提高,方阻相应降低。
实验证实:光子晶体膜的屏蔽效能与光子晶体中总金属膜厚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而是与“金属-电介质”的纳米周期结构相关。
制备了一种屏效高达70dB,方阻低达2.1Ω,透射率大于50%的光子晶体膜。
2015/3/8 6:19:45 1.19MB 薄膜 金属光子 屏蔽效能 透射率
1
金属网栅和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膜是实现电磁屏蔽和可视兼容的常用材料,但其屏蔽和可见光透射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通过解决屏蔽、导电与可视功能相互制约的矛盾,可有效提高电磁屏蔽与可视功能的兼容性。
为此,报道了一种金属光子晶体透明膜。
采用磁控溅射制备了ITO/Ag为周期的金属光子晶体透明膜,研究了周期结构对样品屏蔽效能、透射率和方阻的影响。
研究表明,随着单位周期金属膜厚的增加,可见光600~800nm波段透射率降低10%以上,可见光透射光谱变窄。
同时400~600nm波长范围内透射率并没有随金属膜厚的增加而降低,甚至升高。
随着单位周期金属膜厚增加,微波频段的屏蔽效能相应提高,方阻相应降低。
实验证实:光子晶体膜的屏蔽效能与光子晶体中总金属膜厚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而是与“金属-电介质”的纳米周期结构相关。
制备了一种屏效高达70dB,方阻低达2.1Ω,透射率大于50%的光子晶体膜。
2015/3/8 6:19:45 1.19MB 薄膜 金属光子 屏蔽效能 透射率
1
FLIR公司的ADAS可见光-红外数据库(共有5个文件总共15G左右),以及两个其他小数据集。
FLIR的数据库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辅助夜视零碎深度学习模型训练。
这是目前业内最齐全的数据集。
1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自顺应融合的MATLAB源代码
2020/3/4 17:44:22 7KB 图像自适应融合
1
《视频图像运动目标分析》对视频图像运动目标分析中目标检测、分类、跟踪、识别、场景理解等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次要包括可见光、红外等传感器在各种条件下的背景建模与目标检测、运动目标跟踪方法以及摄像机系统控制、目标交接与多机协同等技术。
,《视频图像运动目标分析》适合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教材。
2016/2/20 18:23:30 21.09MB 视频图像 运动目标 目标检测 跟踪
1
针对海面背景舰船目标单一波段图像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融合识别方法。
该方法提取可见光、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3个波段舰船目标特征进行融合识别。
模型次要分为3个步骤:通过设计的6层CNN,同时对三波段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利用基于互信息的特征选择方法对串联的三波段特征向量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按照图像清晰度评价指标选取固定长度的特征向量作为目标识别依据;通过额外的2个全连接层和输出层进行回归训练。
采用自建的三波段舰船图像数据库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共包含6类目标,5000余张图像。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识别率达到84.5%,与单波段识别方法相比有明显提升。
1
包含了一些配准好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可以用于做图像交融,信息交融等
2015/5/23 20:03:14 1.1MB 红外
1
可将光通信室内光照分布仿真,多个参数可以修正,十分方便
2017/7/7 6:01:43 931B guang
1
曾经配准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数据集,做图像融合用
2015/3/26 22:40:25 2.7MB 图像融合 红外与可见光
1
matlab代码可见光通信信道建模计算接受面功率参数都加入了正文
2016/8/26 5:50:12 2KB vlc led 可见光通信
1
共 54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