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设计主要研究:LabWindows/CVI开发平台下设计基于PC-DAQ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编程实现以及硬件连接;
信号采集、信号分析仪的编程设计、通用信号发生器;
LabWindows/CVI与MATLAB的接口及应用。
在进行了深入了解LabWindows/CVI开发平台和参考各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研究LabWindows/CVI软件的主要组成部分,数据采集卡与LabWindwos/CVI的接口及应用,并设计了虚拟数据采集仪、基于一般信号分析技术的虚拟仪器(调幅波解调器、基于相关法的相位差计、模仿模糊热点温度分析仪、虚拟扫描信号发生器)以及虚拟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实现了在LabWindows/CVI环境下,利用ActiveX技术实现在LabWindows/CVI环境下调用MATLAB函数的实现虚拟小波消噪仪。
2015/9/9 18:43:16 2.55MB CVI
1
双管正激式变换器相比于反激变换器,输出功率较反激变换器要大,对功率等级有很大的适应性。
相比于正激变换器,改善了正激变换器过高的开关电压应力,其开关管电压应力理论上最高电压为输入电压,而且由于磁复位电路的存在,可以较少的考虑精确的激磁电感和漏感的影响。
与单端正激变换器相似的是其最大占空比不会超过50%。
更重要的是,与全桥变换器或半桥变换器相比,从拓扑结构上,它不存在桥臂直通的问题,从而可靠性更高。
因而高可靠性是双管正激变换器一个最显著的优点。
1
本书以作者成功的软件设计和实现的经验系统地论述了使用C++语言进行并行与分布式编程的技术,对并行与分布式编程中固有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案。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并发编程的乐趣;
并行和分布式编程的挑战;
将C++程序分成多个任务;
将C++程序分成多个线程;
任务间并发的同步;
通过PVM为C++增加并行编程能力;
错误处理、异常和软件可靠性;
C++分布式面向对象编程;
MPI与使用模板的SPMD和MPMD模型;
可视化并发和分布式系统设计;
设计支持并发的组件;
实现面向agent的体系结构;
使用PVM、线程和C++组件的黑板体系结构。
除此之外,本书还提供了包含Pthread线程库的新POSIX/UNIXIEEE标准,可供编程人员参考。
本书适合于计算机编程人员、软件开发人员、设计人员、研究人员和软件设计师阅读,也可作为希望使用C++进行并行与分布式软件开发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入门教材。
2016/1/19 20:50:48 63.94MB c++ multi-thread
1
基于MATLAB/SIMULINK动态仿真环境,以实例阐述根据模型框图和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功能模块或自建功能模块,建立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的方法。
充分发挥SIMULINK功能强大,建模简单,参数易于调整的特点。
结果表明,基于MATLAB的SIMULINK仿真模型,能够反映模仿通信系统的动态工作过程,其可视化界面具有很好的演示效果,为通信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为学习通信系统理论提供了一条非常好的途径。
当然理论与实际还会有很大的出入,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各种干扰和噪声等因素。
2019/7/11 19:36:26 8.63MB matlab 通信 仿真源码 毕业设计
1
排课系统C#&ASP;.net(内有三个样本),有四个文件,其中有一个是反复的,排课系统比较复杂,这个做的功能相对简单,可以参考下,供毕业设计,项目研究等使用。
2021/3/17 9:33:01 2.58MB 排课系统 C# ASP.net
1
变频调速是一种廉价实用的调速方式,在各种传动装置中的使用必将越来越广泛,因而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本设计详细研究了一个以变频调速为机理、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的PWM调速系统。
主电路采用二极管进行不可控整流,用PWM逆变器同时调压调频,开关元件用GTR,组成了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变频器采用恒压频比控制方式。
控制电路的核心是AT89C51单片机,通过键盘输入给定值,并与反馈值进行比较,将结果信号送给可编程SPWM调制波集成芯片HEF4752V,产生2-5KHz的开关信号,从而根据系统需要控制GTR的导通和截止,即调理它的占空比,而改变电压和频率,并可得到非常逼真的可调的正弦波形。
为了调速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本设计用光电计数测速,组成转速闭环并送到单片机进行相应调整。
   通过一系列的软硬件设计,能够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但由于芯片HEF4752的限制,本设计只能适用于一些中低转速拖动系统,这在应用的普遍性上有一定的限制。
   本文给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硬件、软件的控制策略及其实现,数据计算、产品选型原则和程序代码。
      关键词:正弦脉宽调制(SPWM);
变频器;
单片机;
交流调速。
2017/6/21 17:23:38 470KB 变频调速
1
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的设计摘要温控风扇在现代社会中的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生产中大型机械散热系统中的风扇、现在笔记本电脑上的广泛应用的智能CPU风扇等。
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元件,并根据采集到的温度,通过一个达林顿反向驱动器ULN2803驱动风扇电机。
根据检测到的温度与系统设定的温度的比较实现风扇电机的自动启动和停止,并能根温度的变化自动改变风扇电机的转速,同时用LED八段数码管显示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
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温控、风扇第一章整体方案设计1.1前言在现代社会中,风扇被广泛的应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夏天人们用的散热风扇、工业生产中大型机械中的散热风扇以及现在笔记本电脑上广泛使用的智能CPU风扇等。
而随着温度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了降低风扇运转时的噪音以及节省能源等,温控风扇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的应用。
在现阶段,温控风扇的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可以使风扇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自动无级调速,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时能自动启动风扇,当温度降到一定时能自动停止风扇的转动,实现智能控制。
随着单片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用单片机作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也应运而生,如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系统。
它使风扇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实现自动启停,使风扇转速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了风扇的智能控制。
它的设计为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带来了诸多便利,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节省风扇运转所需的能量。
本文设计了由ATMEL公司的8052系列单片机AT89C52作为控制器,采用DALLAS公司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元件,并通过一个达林顿反向驱动器ULN2803驱动风扇电机的转动。
同时使系统检测到得环境温度以及系统预设的温度动态的显示在LED数码管上。
根据系统检测到得环境温度与系统预设温度的比较,实现风扇电机的自动启停以及转速的自动调节。
1.2系统整体设计本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环境温度并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给单片机AT89C52进行处理,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值以及预设温度值。
其中预设温度值只能为整数方式,检测到的当前环境温度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同时采用PWM脉宽调制方式来改变直流风扇电机的转速。
并通过两个按键改变预设温度值,一个提高预设温度,另一个降低预设温度值。
系统结构框图如下:结论本次设计的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环境温度,实现了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调节不同的风扇电机转速,在一定范围能能实现转速的连续调节,LED数码管能连续稳定的显示环境温度和设置温度,并能通过两个独立按键调节不同的设置温度,从而改变环境温度与设置温度的差值,进而改变电机转速。
实现了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的设计。
本系统设计可推广到各种电动机的控制系统中,实现电动机的转速调节。
在生产生活中,本系统可用于简单的日常风扇的智能控制,为生活带来便利;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改变不同的输入信号,实现对不同信号输入控制电机的转速,进而实现生产自动化,如在电力系统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负荷达到不同的电压信号,再由电压信号调节不同的发电机转速,进而调节发电量,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节。
综上所述,该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附录2:程序代码#include#defineucharunsignedchar#defineuintunsignedintsbitDQ=P1^7;sbitkey1=P1^3;sbitkey2=P1^4;sbitdianji=P3^1;floatff;uinty3;ucharshi,ge,xiaoshu,sheding=20,gaonum,dinum;ucharcodedispcode[]={//段码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ucharcodetablel[]={//带小数点的段码0xbf,0x86,0xdb,0xcf,0xe6,0xed,0xfd,0x87,0xff,0xef};uchardispbitcode[]={//位选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uchardispbuf[8]={0,0,0,0,0,0,0,0};voidDe
2018/6/1 19:43:36 624KB 单片机 温度控制 风扇
1
设计并研究了一种采用激光打标机在塑料光纤(POF)表面雕刻散射点的侧面均匀发光光纤,可用作自由立体显示器的定向背光光源。
通过建立激光打标凹形散射点的POF均匀发光模型,推导了POF均匀发光的散射点坐标计算公式。
针对设计的凹形散射点参数,用SolidWorks软件构建侧面发光光纤模型,用TracePro软件进行光线追迹仿真。
结果表明,散射点长度半圆心角(用于表征凹形散射点的深度和横向长度)的微小变化对发光亮度均匀度影响较大,而凹形散射点轴向宽度的微小变化对POF侧面发光均匀度影响很小。
对各参数进行设计优化后,得到POF半径R=0.25mm,凹形散射点宽度d=0.15mm,散射点长度半圆心角θ=15°,POF长度L=600mm,TracePro软件仿真得到POF侧面发光亮度均匀度为87.5%。
根据设计优化后的参数采用激光打标机进行激光雕刻POF表面散射点,得到单根POF的侧面发光亮度均匀度为80.90%。
将100根侧面发光POF紧密排布成面光源,得到面光源发光亮度均匀度为88.91%。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和制造的POF面光源能满足自由立体显示器指向性背光源设计的要求。
2015/4/21 13:42:10 10.97MB 激光技术 侧面发光 激光打标 发光均匀
1
学生管理系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所提供的信息对于院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为满足上述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利用Asp.net和iis+sql2005技术开发出了一个基于B/S的学生信息数据库系统,该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同时也得出结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良好的数据库设计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效率,而且能够对进一步的应用和维护提供方便。
本文是基于本院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信息数据库设计的思路、原则和方法,以便为众多开发此类信息系统的人提供借鉴。
1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