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Tree是一种由二叉搜索树推广而来的用于多维检索的树的结构形式(K即为空间的维数)。
它与二叉搜索树不同的是它的每个结点表示k维空间的一个点,并且每一层都根据该层的分辨器(discriminator)对相应对象做出分枝决策。
顶层结点按由分辨器决定的一个维度进行划分,第二层则按照该层的分辨器决定的一个维进行划分···,以此类推在余下各维之间不断地划分。
直至一个结点中的点数少于给定的最大点数时,结束划分。
  KD-Tree的分辨器根据不同的用途会有不同的分辨器,最普通的分辨器为:nmodk(树的根节点所在层为第0层,根结点孩子所在层为第1层,以此类推)  即:若它的左子树非空,则其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第i维值均小于其根结点的第i维值;
  若它的右子树非空,则其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第i维值均大于其根结点的第i维值;
并且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KD-Tree。
2024/11/3 10:53:27 4KB KD-Tree
1
二叉树的基本功能:1、二叉树的建立2、前序遍历二叉树3、中序遍历二叉树4、后序遍历二叉树5、按层序遍历二叉树6、求二叉树的深度7、求指定结点到根的路径8、二叉树的销毁9、其他:自定义操作
2024/11/2 18:49:41 5.06MB 数据结构 二叉树 北邮数据结构
1
包含内容如下:(全网最全的文字内容!)华为基础实验手册(修订版)华为实验关键字总结基础部分笔记归纳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2024/10/22 10:21:06 11.18MB 网络工程师 2019 知识点汇总
1
*问题描述:一个网格迷宫由n行m列的单元格组成,每个单元格要么是空地(用1表示),*要么是障碍物(用0表示)。
找出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移动序列,其中U,D,L,R,*分别代表往上,下,左,右移动到相邻单元格。
任何时候都不能在障碍格中,*也不能走到迷宫之外,起点和终点保证是空地。
n,m<=100.**分析:可以使用bfs,节点的访问顺序恰好是它们从根节点距离从小到大的顺序。
类*似的,也可以用bfs来按照起点的距离顺序遍历迷宫图。
不断沿着父亲指针走,*保存方向序列dir,最后反向输出。
*比深度优化的效率要高很多,因为每次都定义了活结点还有下一个扩展节点,*在活结点当中去寻找扩展节点,不会盲目的搜索到底,而是有一定的选择性。
*因此我们可以定义记录扩展节点的数组,并且定义函数来判断,看下一层将要*被搜索的节点是不是能够作为扩展节点。
这就运用到了分支限界的知识。
*
2024/10/17 14:52:18 6KB 分析与详解代码部分。
1
1.1单项选择题1.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数据元素的①、数据信息在计算机中的②以及一组相关的运算等的课程。
①A.操作对象   B.计算方法  C.逻辑结构  D.数据映象②A.存储结构B.关系C.运算D.算法2.数据结构DS(DataStruct)可以被形式地定义为DS=(D,R),其中D是①的有限集合,R是D上的②有限集合。
①A.算法B.数据元素C.数据操作D.数据对象②A.操作B.映象C.存储D.关系3.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4.算法分析的目的是①,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②。
①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②A.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B.正确性和简明性C.可读性和文档性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5.计算机算法指的是①,它必具备输入、输出和②等五个特性。
①A.计算方法B.排序方法C.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D.调度方法②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1.2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中)1.数据逻辑结构包括、、和四种类型,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合称为。
2.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前驱结点;
最后一个结点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后续结点。
3.在树形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个直接前驱结点,叶子结点没有结点,其余每个结点的直接后续结点可以。
4.在图形结构中,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数和后续结点数可以。
5.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关系,树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关系,图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关系。
6.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下面算法(程序段),给出最大语句频度,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
for(i=0;i<n;i++)for(j=0;j<n;j++)A[i][j]=0;8.分析下面算法(程序段),给出最大语句频度,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
for(i=0;i<n;i++)for(j=0;j<i;j++)A[i][j]=0;9.分析下面算法(程序段),给出最大语句频度,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
s=0;for(i=0;i<n;i++)for(j=0;j<n;j++)for(k=0;k<n;k++)s=s+B[i][j][k];sum=s;10.分析下面算法(程序段)给出最大语句频度,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
inti=0,s=0;while(s<n){i++;s+=i;//s=s+i}11.分析下面算法(程序段)给出最大语句频度,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
i=1;while(i<=n)i=i*2;
2024/10/9 16:08:26 468KB doc
1
(1)输入字符序列,建立二叉链表。
(2)先序、中序、后序遍历二叉树:递归算法。
(3)中序遍历二叉树:非递归算法(最好也能实现先序,后序非递归算法)。
(4)求二叉树的高度。
(5)求二叉树的叶子个数。
(6)对于树中每一个元素值为x的结点,删去以它为根的子树,并释放相应的空间。
(8)借助队列实现二叉树的层次遍历。
(9)在主函数中设计一个简单的菜单,分别调试上述算法。
2024/9/16 7:26:37 88KB 二叉树
1
编写程序,用先序递归遍历法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然后输出其先序、中序、后序以及层次遍历结点访问次序。
其中层次遍历的实现需使用循环队列。
二叉树结点数据类型建议选用字符类型
1
1、问题描述:若要在n个城市之间建设通信网络,只需要假设n-1条线路即可。
如何以最低的经济代价建设这个通信网,是一个网的最小生成树问题2、利用克鲁斯卡尔算法求网的最小生成树;
3、以用户指定的结点为起点,分别输出每种遍历下的结点访问序列;
4、输入为存在边的顶点对,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值;
输出为所得到的邻接矩阵以及按权排序后的边和最后得到的最小生成树;
2024/9/2 11:43:37 36KB 最小生成树 实验报告 C
1
链表中删除相同结点实验报告及源码,数据结构课的实验报告,源码在实验报告里。
2024/8/24 13:17:40 240KB 数据结构 链表
1
实验内容1.二分查找又称为折半查找,它要求要查找的顺序表必须是有序表,即表中结点按关键字有序.并且要用顺序存储结构。
基本思想是:首先将给定值key与表中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相比较,若二者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下次查找的范围是在中间记录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然后在新的查找范围内进行同样的查找,如此重复下去,直到在表中找到关键字与给定值相等的记录,或者确定表中没有这样的记录。
编写程序构造一个有序表La,从键盘接收一个关键字key,用二分查找法在La中查找key,若找到则提示查找成功并输出key所在的位置,否则提示没有找到信息。
2.编写程序实现Hash表的建立、删除、插入以及查找操作。
程序应包含的主要功能函数有:Hash():计算哈希地址InitialHash():初始化哈希表SearchHash():在哈希表中查找关键字InsertHash():向哈希表中插入关键字DeleteHash():删除哈希表中某一关键字PrintHash():打印输出哈希表
2024/8/23 7:52:55 43KB 二分查找 hash 数据结构 代码
1
共 143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