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seFS是一个高容错性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它能够将资源分布存储于几台不同的物理介质,对外只提供给用户一个访问接口。
对它的操作与其它文件系统完全一样:1、分层文件结构(目录树结构);
2、存储POSIX文件属性(权限、最初访问、修改时间);
3、支持特殊的文件(块文件夹、字符文件及管道和socket);
4、软链接(文件名指向目标文件)及硬链接(不同的文件名指向同一块数据);
5、仅限于基于IP地址或密码来访问文件系统。
2023/3/5 13:53:45 3.81MB 分布式 存储 文件系统 C++
1
一个简单的文件上传下载工具,支持跨平台使用,可直接使用,只需求在浏览器中输入相应的IP地址即可。
2023/3/5 10:10:01 101.09MB 局域网 上传 下载 共享
1
WebTools是用于管理网站的多功能工具。
使用Web工具,您可以:使用文件(ftp客户端),通过ip地址监视站点的稳定性,使用telnet或ssh客户端管理服务器并测试新功能。
这是系统管理员和Web开发人员的必备使用程序。
功能:•FTP和SFTP客户端•HTTP测试实用程序•可达性-通过IP地址检查可用性•Internet速度测试•源代码编辑器•SSH客户端•以及更多...该网络工具使用程序提供访问最流行的实用工具,网络管理员和网络开发人员在他们的电脑上使用。
Web工具具有简单直观的界面,您可以通过它在几分钟内配置站点并检查其稳定性。
该使用程序不断改进。
它的开
2023/2/23 20:33:15 6.16MB Web Tools Premium
1
劲舞团暗码转换工具点击确定后程序自动关闭粘贴就行了=================================使用方法输入IP地址然后点击转换然后在文本域粘贴即可
2023/2/20 21:09:30 441KB IP暗码转换
1
首先要理解基本的原理,2台电脑间实现TCP通讯,首先要建立起连接,在这里要提到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两个的区别通俗讲就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两个人对话,肯定是先有人先发起会话,要不然谁都不讲,谈什么话题,呵呵!一样,TCPIP下建立连接首先要有一个服务器,它是被动的,它只能等待别人跟它建立连接,自己不会去主动连接,那客户端如何去连接它呢,这里提到2个东西,IP地址和端口号,通俗来讲就是你去拜访某人,知道了他的地址是一号大街2号楼,这个是IP地址,那么1号楼这么多门牌号怎么区分,嗯!门牌号就是端口(这里提到一点,我们访问网页的时候也是IP地址和端口号,IE默认的端口号是80),一个服务器可以接受多个客户端的连接,但是一个客户端只能连接一台服务器,在连接后,服务器自动划分内存区域以分配各个客户端的通讯,那么,那么多的客户端服务器如何区分,你可能会说,根据IP么,不是很完整,很简单的例子,你一台计算机开3个QQ,服务器怎么区分?所以准确的说是IP和端口号,但是客户端的端口号不是由你自己定的,是由计算机自动分配的,要不然就出现端口冲突了,说的这么多,看下面的这张图就简单明了了。
在上面这张图中,你可以理解为程序A和程序B是2个SOCKET程序,服务器端程序A设置端口为81,已接遭到3个客户端的连接,计算机C开了2个程序,分别连接到E和D,而他的端口是计算机自动分配的,连接到E的端口为789,连接到D的为790。
了解了TCPIP通讯的基本结构后,接下来讲解建立的流程,首先声明一下我用的开发环境是VisualStudio2008版的,语言C#,组件System.Net.Sockets,流程的建立包括服务器端的建立和客户端的建立,如图所示:二、实现:1.客户端:第一步,要创建一个客户端对象TcpClient(命名空间在System.Net.Sockets),接着,调用对象下的方法BeginConnect进行尝试连接,入口参数有4个,address(目标IP地址),port(目标端口号),requestCallback(连接成功后的返调函数),state(传递参数,是一个对象,随便什么都行,我建议是将TcpClient自己传递过去),调用完毕这个函数,系统将进行尝试连接服务器。
第二步,在第一步讲过一个入口参数requestCallback(连接成功后的返调函数),比如我们定义一个函数voidConnected(IAsyncResultresult),在连接服务器成功后,系统会调用此函数,在函数里,我们要获取到系统分配的数据流传输对象(NetworkStream),这个对象是用来处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数据传输的,此对象由TcpClient获得,在第一步讲过入口参数state,如果我们传递了TcpClient进去,那么,在函数里我们可以根据入口参数state获得,将其进行强制转换TcpClienttcpclt=(TcpClient)result.AsyncState,接着获取数据流传输对象NetworkStreamns=tcpclt.GetStream(),此对象我建议弄成全局变量,以便于其他函数调用,接着我们将挂起数据接收等待,调用ns下的方法BeginRead,入口参数有5个,buff(数据缓冲),offset(缓冲起始序号),size(缓冲长度),callback(接收到数据后的返调函数),state(传递参数,一样,随便什么都可以,建议将buff传递过去),调用完毕函数后,就可以进行数据接收等待了,在这里因为已经创建了NetworkStream对象,所以也可以进行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的操作了,调用ns下的方法Write就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了,入口参数3个,buff(数据缓冲),offset(缓冲起始序号),size(缓冲长度)。
第三步,在第二步讲过调用了BeginRead函数时的一个入口参数callback(接收到数据后的返调函数),比如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voidDataRec(IAsyncResultresult),在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数据后,系统会调用此函数,在函数里我们要获得数据流(byte数组),在上一步讲解BeginRead函数的时候还有一个入口参数state,如果我们传递了buff进去,那么,在这里我们要强制转换成byte[]类型byte[]data=(byte[])result.AsyncState,转换完毕后,我们还要获取缓冲区的大小intlength=ns.EndRead(result),ns为上一步创建的NetworkStream全局对象,接着我们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了,如果获取的length为0表示客户端已经断开连接。
具体实现代码,在这里我建立了一个名称为Test的类:2.服务
2023/2/17 5:19:13 297KB TCP/IP C++ 协议
1
W5200的端口0工作在UDP模式,端口通信不需求建立连接即可接收其它UDP模式端口发来的数据,数据的前4个字节为对方端口IP地址,第5、6个字节为端口号,获得对方IP和端口号后W5200端口0将以500ms的时间间隔定时给对应端口发送字符串"\r\nWelcomeToNiRenElec!\r\n",同时将接收到的数据回发给对应端口。
2023/2/11 8:20:19 4.11MB W5200
1
编写一个验证用户和密码的登录窗口。
要求:1.登录窗口采用启动窗口,当用户名和密码正确(目前采用程序验证,用户名windows,密码:windows),显示主窗口,并将用户名和密码以及IP地址显示在主窗口上。
2.采用系统托盘图标编程方式完成将窗口实现环形、方形、自动通明渐变。
2023/2/10 10:04:34 110KB 自动登录 C#
1
Honeynet数据集是由HoneyNet组织收集的黑客攻击数据集,能较好地反映黑客攻击模式,数据集包括从2000年4月到2011年2月,累计11个月的Snort报警数据,每月大概60-3000多条Snort报警记录,其网络由8个IP地址通过ISDN连接到ISP,这样与大多数家庭和商业用户的网络环境基本一致,运转的操作系统包括SolarisSparc,WinNT,Win98,andLinuxRedHat。
2023/2/8 5:55:49 115KB 网络安全
1
基于Winpcap实现的发送ARP数据包和IP数据包1.1基本任务完成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链路层)仿真ARP协议获得网段内主机的MAC表使用帧完成两台主机的通信(Hello!I’m…)1.2高端任务完成两台主机通过中间主机的数据通信(网络层)增加基于IP地址的转发功能增加网络层封装.代码可直接运行,对于想学好网络编程的初学者很有协助。
2023/2/5 23:40:29 96KB winpcap arp vs c++
1
【实验原理】ARP协议简介  ARP,全称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中文名为地址解析协议,它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在本层和硬件接口联系,同时对上层提供服务。
  IP数据包常通过以太网发送,以太网设备并不识别32位IP地址,它们是以48位以太网地址传输以太网数据包。
因而,必须把IP目的地址转换成以太网目的地址。
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
ARP协议用于将网络中的IP地址解析为的硬件地址(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ARP和RARP报头结构
2023/2/5 21:43:08 496KB 计算机网络 计网 实验报告 ARP
1
共 357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