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及相关实验]---代码为C语言编写1、CPU看门狗实验2、LED跑马灯实验3、CPUTimer定时器实验4、实时时钟实验5、AD转换实验6、扩展SDRAM读写实验7、扩展FLASH读写实验8、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实验9、FIR滤波器实验10、IIR滤波器实验11、自顺应滤波器(FIRLMS)实验12、键盘扫描实验13、外部中断输入实验14、AIC23播音实验15、LCD显示实验16、串口通信实验17、USB2.0通信实验18、网络通信实验19、SD卡读写实验20、MMC卡读写实验21、数字图像直方图实验22、数字图像边缘检测实验23、数字图像锐化实验24、数字图像取反实验25、数字图像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实验26、Flash上电启动程序固化实验
2015/3/25 21:39:24 11.94MB TMS320 VC5509A 各种代码例程
1
书籍目录目录第1章基本概念11.1什么是设计模式21.2设计模式的作用31.3GRASP模式的分类41.4GoF设计模式的分类41.5模式的学习阶段6第2章担任任地设计对象——GRASP92.1InformationExpert(信息专家)112.2Creator(创造者)132.3LowCoupling(低耦合)142.4HighCohesion(高内聚)152.5Controller(控制器)172.6Polymorphism(多态)182.7PureFabrication(纯虚构)192.8Indirection(间接)202.9ProtectedVariations(受保护变化)21第3章GoF-CreationalDesignPatterns创建型设计模式233.1SimpleFactoryPattern(简单工厂模式)243.1.1定义243.1.2现实例子——国旗生产厂263.1.3C#实例1——电子付款系统263.1.4C#实例2——学校登录系统293.1.5Java实例——手机简单工厂323.1.6优势和缺陷343.1.7应用情景343.2FactoryMethodPattern(工厂方法模式)353.2.1定义353.2.2现实例子——兵工厂363.2.3C#实例——多文档系统373.2.4Java实例——扩展了的手机工厂413.2.5优势和缺陷443.2.6应用情景443.3AbstractFactoryPattern(抽象工厂模式)453.3.1定义453.3.2现实例子——扩展了的兵工厂483.3.3C#实例——大陆生态系统493.3.4Java实例——电脑产品523.3.5优势和缺陷573.3.6应用情景573.4BuilderPattern(建造者模式)583.4.1定义583.4.2现实例子——快餐店603.4.3C#实例——车间造车613.4.4Java实例——建造房屋653.4.5优势和缺陷693.4.6应用情景703.5PrototypePattern(原型模式)703.5.1定义703.5.2现实中的拷贝-粘贴713.5.3C#实例——颜色管理器723.5.4Java实例——简单ToolBar743.5.5ShallowCopy与DeepCopy763.5.6优势和缺陷823.5.7应用情景823.6SingletonPattern(单例模式)823.6.1定义823.6.2现?抵械牡ダ??猈indowsTaskManager833.6.3C#实例——负载均衡控制器843.6.4Java实例——系统日志863.6.5DoubleCheckLocking(双检锁)893.6.6优势和缺陷933.6.7应用情景93第4章GoF-StructuralDesignPatterns结构型设计模式954.1AdapterPattern(适配器模式)964.1.1定义964.1.2现实中的实例——电脑电源适配器974.1.3C#实例——化学数据银行984.1.4Java实例——清洁系统1024.1.5优势和缺陷1044.1.6应用情景1044.2BridgePattern(桥接模式)1044.2.1定义1044.2.2现实中的实例——男人的约会1064.2.3C#实例——商业对象与数据对象1074.2.4Java实例——不同系统的图像处理1124.2.5优势和缺陷1144.2.6应用情景1154.3CompositePattern(组合模式)1154.3.1定义1154.3.2组合模式的现实应用——资源管理器1174.3.3C#实例——图形树状对象结构1184.3.4Java实例——文档格式化1214.3.5优势和缺陷1244.3.6应用情景1254.4DecoratorPattern(装饰模式)1254.4.1定义1254.4.2现实中的装饰模式——相架1264.4.3C#实例——图书馆中的项目1274.4.4Java实例——自定义JButton1314.4.5优势和缺陷1334.4.6应用情景1344.5FacadePattern(外观模式)1344
2020/1/13 6:24:51 1.21MB 设计 模式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之禅
1
图像处理课设,包括灰度阈值变换、灰度的窗口变换、灰度拉伸、图像的直方图均衡化、滤镜、图像的收缩,腐蚀,开启,闭合,求内边界,求外边界等操作
2021/6/21 14:18:56 36.46MB 图像处理
1
大量图像去雾源码,hsv空间双边滤波去雾,Retinex,暗原色去雾,图像对比度加强,雾天图像处理,引导滤波,直方图均衡化,等源码。
2022/9/8 10:37:03 69.87MB 图像去雾
1
RadwareDefensePro负载均衡
2022/9/8 9:36:13 3.81MB RadwareDefenseP
1
镁光最新的NFTL,支持坏块管理,垃圾回收,写均衡,掉电安全等
2022/9/8 6:33:58 316KB 嵌入式 NFTL NANDFLASH 文件系统
1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什么是负载均衡:负载平衡(Loadbalancing)是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用来在多个计算机(计算机集群)、网络连接、CPU、磁盘驱动器或其他资源中分配负载,以达到最佳化资源使用、最大化吞吐率、最小化响应时间、同时避免过载的目的。
这是来自维基百科的介绍。
负载均衡的目的,就在于平衡负载,给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稳定的服务。
上图是个最简单的负载均衡实例,应用服务器并不直接与用户相连,用户连接负载均衡服务器,然后由负载均衡服务器把消息转发给实际应用服务器。
负载均衡器内部会根据应用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决定把消息转发给哪台服务器处理。
同时负载均衡器还可以对用户屏蔽应用服务器失效,只需把用户
1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偏振复用相干解调光纤通信系统的色散均衡器,用于补偿信道传输的色散损伤。
该均衡器采用半码元间隔的蝶形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结构,与此结构配合的自适应算法分别采用最小均方算法和递归最小二乘算法。
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两种算法对残留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的补偿容限。
仿真结果表明,递归最小二乘算法的补偿效果优于最小均方算法,它可以同时补偿1760ps/nm的残留色度色散和104.9ps偏振模色散引起的差分群时延,比同等条件的最小均方算法提升功能2.23dB。
2022/9/6 13:28:04 1.86MB 光通信 色散均衡 自适应算 偏振复用
1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宽带无线数字通信【ISBN】7-5053-7667-5【出版发行项】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9【格式】超星转成的pdf【页数】411页【作者简介】AndreasF.Molisch,奥地利的维也纳理工大学通信与射频工程学院移动通信系的副教授,合编著有《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等。
【本书简介】本书将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分成最具有代表性的非均衡系统、单载波非扩频均衡系统、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和码分多址系统四大类,全面涵盖了当前及未来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的最新内容。
深入的引见。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将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分成最具有代表性的非均衡系统、单载波非扩频均衡系统、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和码分多址系统四大类,全面涵盖了当前及未来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的最新内容。
本书除了引见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外,还引见了最新的学术前沿及技术进展。
这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和技术参考书,适用于电子与通信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研究所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目录】第一部分宽带系统引论第1章基础知识1.1什么是宽带系统1.2发展历史参考文献第2章当前及未来的宽带系统2.1DECT和PHS2.2GSM/DCS-19002.3IS-1362.4IS-952.5W-CDMA2.6HIPERLAN-II参考文献第3章无线移动信道3.1平衰落信道3.2时间色散信道:直观描述3.3时间色散信道:系统理论描述3.3.1确定性解释3.3.2随机性解释3.4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WSSUS假设3.4.1广义平稳WSS3.4.2非相关散射3.4.3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WSSUS3.4.4WSSUS系统函数的一些特例3.5表达时间色散信道的参数3.5.1延迟扩展和相关带宽3.5.2延迟窗口和干扰比3.5.3总结3.6时间色散信道模型3.6.1抽头延时线模型3.6.2COST207模型3.6.3Hashemi-Suzuki-Turin模型3.7含有角度色散的模型参考文献第4章概述第5章展望5.1各种方法的比较5.2未来的发展5.2.1自适应天线5.2.2多输入-多输出系统5.2.3多用户检测参考文献第二部分非均衡系统第6章为什么要研究非均衡系统参考文献第7章系统模型7.1发射机7.1.1相移键控7.1.2频移键控7.2信道7.3接收机7.3.1相干和非相干解调7.3.2PSK和CPFSK的差分检测7.3.3GPFSK的鉴频器检测7.4同信道干扰的处理参考文献第8章固定抽样的计算方法8.1一般考虑8.1.1符号序列的平均8.1.2经典接收机的分析8.1.3接收信号的相关特性8.2蒙特卡洛MC模拟方法8.2.1计算概述8.2.2文献评论8.3高斯变量二次型QFGV方法8.3.1有关公式8.3.2文献评论8.4高斯矢量问角度ABGV方法8.5相关矩阵特征值方法8.6群延迟方法8.6.1文献评论8.7差错域方法8.8等效信道模型方法8.9其他方法:文献评论参考文献第9章固定抽样的结果9.1调制.信道和接收机的影响9.2CPFSK9.2.1文献评论9.3FSK9.4相干检测PSK9.5差分检测PSK9.5.1文献评论参考文献第10章降低差错平台的调制方式和接收机结构10.1部分比特检测10.2非线性鉴频器10.3降低差错平台的调制方式参考文献第11章自适应抽样11.1盲自适应抽样11.2具有训练序列的自适应抽样11.3具有训练序列的同步参考文献第12章天线分集12.1天线分集的分类12.2高斯变量二次型QFGV方法12.2.1文献评论12.3差错域方法12.4阴影信道中的分集12.5采用固定抽样的分集结果12.6采用自适应抽样的分集结果参考文献第13章综述与结论参考文献附录A采用固定抽样的比特差错宰计算公式A.1高斯变量二次型QFGV方法的解A.2高斯矢量间角度ABGV方法的解A.3差错域方法的解参考文献附录B第二部分的字母表第三
1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宽带无线数字通信【ISBN】7-5053-7667-5【出版发行项】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9【格式】超星转成的pdf【页数】411页【作者简介】AndreasF.Molisch,奥地利的维也纳理工大学通信与射频工程学院移动通信系的副教授,合编著有《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等。
【本书简介】本书将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分成最具有代表性的非均衡系统、单载波非扩频均衡系统、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和码分多址系统四大类,全面涵盖了当前及未来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的最新内容。
深入的引见。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将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分成最具有代表性的非均衡系统、单载波非扩频均衡系统、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和码分多址系统四大类,全面涵盖了当前及未来宽带无线数字通信的最新内容。
本书除了引见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外,还引见了最新的学术前沿及技术进展。
这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和技术参考书,适用于电子与通信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研究所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目录】第一部分宽带系统引论第1章基础知识1.1什么是宽带系统1.2发展历史参考文献第2章当前及未来的宽带系统2.1DECT和PHS2.2GSM/DCS-19002.3IS-1362.4IS-952.5W-CDMA2.6HIPERLAN-II参考文献第3章无线移动信道3.1平衰落信道3.2时间色散信道:直观描述3.3时间色散信道:系统理论描述3.3.1确定性解释3.3.2随机性解释3.4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WSSUS假设3.4.1广义平稳WSS3.4.2非相关散射3.4.3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WSSUS3.4.4WSSUS系统函数的一些特例3.5表达时间色散信道的参数3.5.1延迟扩展和相关带宽3.5.2延迟窗口和干扰比3.5.3总结3.6时间色散信道模型3.6.1抽头延时线模型3.6.2COST207模型3.6.3Hashemi-Suzuki-Turin模型3.7含有角度色散的模型参考文献第4章概述第5章展望5.1各种方法的比较5.2未来的发展5.2.1自适应天线5.2.2多输入-多输出系统5.2.3多用户检测参考文献第二部分非均衡系统第6章为什么要研究非均衡系统参考文献第7章系统模型7.1发射机7.1.1相移键控7.1.2频移键控7.2信道7.3接收机7.3.1相干和非相干解调7.3.2PSK和CPFSK的差分检测7.3.3GPFSK的鉴频器检测7.4同信道干扰的处理参考文献第8章固定抽样的计算方法8.1一般考虑8.1.1符号序列的平均8.1.2经典接收机的分析8.1.3接收信号的相关特性8.2蒙特卡洛MC模拟方法8.2.1计算概述8.2.2文献评论8.3高斯变量二次型QFGV方法8.3.1有关公式8.3.2文献评论8.4高斯矢量问角度ABGV方法8.5相关矩阵特征值方法8.6群延迟方法8.6.1文献评论8.7差错域方法8.8等效信道模型方法8.9其他方法:文献评论参考文献第9章固定抽样的结果9.1调制.信道和接收机的影响9.2CPFSK9.2.1文献评论9.3FSK9.4相干检测PSK9.5差分检测PSK9.5.1文献评论参考文献第10章降低差错平台的调制方式和接收机结构10.1部分比特检测10.2非线性鉴频器10.3降低差错平台的调制方式参考文献第11章自适应抽样11.1盲自适应抽样11.2具有训练序列的自适应抽样11.3具有训练序列的同步参考文献第12章天线分集12.1天线分集的分类12.2高斯变量二次型QFGV方法12.2.1文献评论12.3差错域方法12.4阴影信道中的分集12.5采用固定抽样的分集结果12.6采用自适应抽样的分集结果参考文献第13章综述与结论参考文献附录A采用固定抽样的比特差错宰计算公式A.1高斯变量二次型QFGV方法的解A.2高斯矢量间角度ABGV方法的解A.3差错域方法的解参考文献附录B第二部分的字母表第三
1
共 269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