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人民南路三段为例,进行了实例预测研究。
预测结果为交通拥堵预测的识别率为48%,误判率为16%,结果表明基于速度的拥堵预测模型能够对城市主干道交通状态进行有效的预测分析。
2024/10/10 11:43:44 16.13MB 交通拥堵预测
1
《自适应控制》是一本专注于自适应控制系统理论、设计方法与实际应用的专业书籍。
自适应控制理论是一种工程控制理论,它通过让控制系统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以适应这些变化,达到提高控制性能的目的。
自适应控制系统通常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自适应能力: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检测系统性能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器参数,使得系统性能保持在最佳或者可接受的水平。
2.工程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理论结合了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优点,能够处理各种复杂和不确定的情况。
3.设计方法:自适应控制设计涉及理论分析与算法设计。
理论分析包括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等;
算法设计则包括自适应律的构造、参数估计、控制策略的制定等。
4.应用实例:书中将包含一系列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如工业过程控制、飞行器控制、机器人控制等,通过这些实例可以展示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价值。
书中内容涵盖以下主题:1.自适应控制系统简介:介绍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应用背景和研究动机。
2.实时参数估计:讨论在动态系统中实时估计参数的方法,如最小二乘法和回归模型的应用。
3.确定性自调谐调节器:探讨基于确定性模型的自调谐调节器设计,包括极点配置设计、间接和直接自调谐调节器的设计。
4.随机与预测性自调谐调节器:阐述如何设计基于随机模型和预测模型的自调谐调节器,如最小方差和滑动平均控制器的设计。
5.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介绍MRAS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Lyapunov理论和稳定性分析来保证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6.自适应系统的属性:分析自适应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和稳定性问题,以及间接离散时间自调谐调节器的分析方法。
7.随机自适应控制:研究自适应控制在随机环境中的应用,例如多步决策问题和双重控制策略的设计。
在自适应控制系统中,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和自适应控制系统(STR)是两种重要的体系结构。
MRAS通过比较系统输出与参考模型的输出来调整控制器参数,而STR则直接根据系统性能来调整参数。
这两种体系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势,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灵活选用。
在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中,工程师和研究人员需要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
稳定性分析能够确保系统在受到干扰或参数变化时仍能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
其中,Lyapunov稳定性理论是自适应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此外,实际工程应用中,系统可能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干扰,自适应控制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鲁棒性来应对这些挑战。
鲁棒自适应控制是设计自适应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书中还会介绍一些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扩展应用,例如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以及自适应控制与其他控制策略如预测控制的结合。
《自适应控制》是一本全面介绍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的专业书籍,旨在为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深入的学习资源。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系统地学习自适应控制的相关知识,并了解其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2024/9/30 8:54:46 11.5MB adaptive control
1
准确了解用户对视频热度的选择(PP)的差异性对丰富的用户画像,提高个性化服务精确度和优化产品提供方收益等方面大有替代益。
目前只有少量的统计学方面的研究,在数据稀疏或者大规模启动的情况下不确定性的正确性。
基于大规模商业在线视频流媒体系统的用户观影数据,此处对用户的视频热度替换进行了多角度刻画分析,着重提出了两个基于协同过滤(CF)的算法来预测用户对视频热度的替代。
具体贡献如下:1)通过空模型假设对比实验,发现并非所有用户都偏好热度高的视频;
大多数用户有较广泛的优选范围,但用户之间2)设计了基于最近邻居的(NNI)和基于矩阵分解的(MFI)用户热度首选预测模型。
实验证明,当数据稀疏度低于48%的时候,用NNI或MFI算法初始化所得的用户热度替代比传统方法统计所得的结果更准确。
越稀疏的情况下,这种优势越明显。
此工作对视频系统中推荐服务设计和用户体验优化具有参考意义。
2024/8/10 16:42:34 224KB 研究论文
1
时间序列预测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是在时间序列变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使时间趋势向外延伸,从而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变量预测值。
2024/7/6 6:32:33 4KB 时间序列算法
1
根据飓风运动轨迹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属性的飓风全时域轨迹模型,设计轨迹数据阈值估计更新策略。
将飓风运动轨迹组织成一系列时空连续的运动片段,在符合总体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压缩并支持全时域位置查询。
基于实际飓风数据的实例研究证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完整和精确地描述飓风运动过程,总体误差符合飓风预测的国际标准,模型的数据量较原始数据可减少24.71%,并支持飓风过去时刻和短暂未来位置的状态信息查询。
2024/7/5 5:01:31 1.54MB 全时域模型
1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的基本思想与实现过程——数学建模教程
2024/6/5 17:13:48 288KB 灰色系统预测 GM(1 1)
1
一篇高水平IEEETrans的模糊逻辑+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作者英文水平很好,看完后能对模糊逻辑有更高的理解!
2024/5/31 3:55:58 1.77MB 模糊逻辑 预测 IEEE
1
基于AR的预测模型,预测油价的变化,自带数据,结果较好。
2024/5/28 20:02:54 14KB matlab AR 预测
1
本文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SVM-IPSO)创建了双向预测模型,以预测碳纤维的性能和生产参数。
在SVM中,选择对预测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参数至关重要。
提出了IPSO对它们进行优化的方法,然后将SVM-IPSO模型应用于碳纤维产量的双向预测。
SVM的预测精度主要取决于其参数,因此利用IPSO来寻找SVM的最佳参数,以提高其预测能力。
受小区通信机制的启发,我们通过将全球最佳解决方案的信息纳入搜索策略来提出IPSO,以提高开发效率,并采用IPSO建立双向预测模型:在前向预测的方向上,我们认为富有成效参数作为输入,属性索引作为输出;
在向后预测的方向上,我们将性能指标视为输入,将生产参数视为输出,在这种情况下,该模型成为新型碳纤维的方案设计。
来自一组实验数据的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性能优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NN),基本粒子群优化(PSO)方法以及遗传算法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GA-IPSO)方法在大多数实验中都是如此。
换句话说,仿真结果证明了SVM-IPSO模型在处理预测问题方面的有效性和优势。
2024/5/15 2:02:19 536KB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article
1
由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数学抽象特点明显,初涉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而进一步应用到具体研究,则需要更长的过程。
本书详细介绍了应用模型预测控制理论进行无人驾驶车辆控制的基础方法,结合运动规划与跟踪实例详细说明了预测模型建立、方法优化、约束处理和反馈校正的方法,给出了Matlab仿真代码和详细图解仿真步骤。
所有代码都详细提供了详尽的注解,并且融入了研究团队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
2024/5/10 17:25:03 52.7MB 无人驾驶 车辆模型 预测控制 程序
1
共 111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