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源为公开的红外行为识别数据集,数据集主要包括六类:sitting,running,standing,looking-back,walking和lying-down。
包含两个文件夹,训练和测试文件夹,其中训练数据集为200张每类,测试数据集为80张每类。
2023/11/23 14:31:06 15.3MB 红外数据集
1
51单片机源码:1-流水灯2-蜂鸣器3-IO口控制4-数码管5-独立按键6-矩阵键盘7-1602液晶8-24C089-DS130210-12864液晶(带字库)11-12864不带字库11-18B2012-红外接收13-串口通讯14-外中断实验15-8X8点阵16-步进电机17-直流电机18-数字编码开关19-PCF8591AD转换实验19-PS220-PCF8591DA转换实验22-无线遥控接收模块实验23-本站原创PC与单片机双向通讯智能温控程序24-本站原创VB遥控播放器红外遥控解码25-本站原创VB控制继电器实验26-原创VB上位机控制LED灯程序27-原创VB串口继电器控制实验28-原创VB控制4X4控制系统29-原创VB上位机控制数码管30-综合实例
2023/11/23 12:03:25 6.09MB 51单片机 源码
1
美的空调遥控代码,51,STM32的都有,LINUX也有,测试可用,
2023/11/14 13:40:06 989KB 红外遥控编码
1
lm393红外对管常用在智能循迹小车,原理简单应用广泛,对智能小车初学者用处大。
2023/11/12 16:03:05 61KB 红外对管
1
适用STM32F103C8T6的HX1838B红外接收驱动程序
2023/11/10 11:37:48 279KB HX1838B STM32 STM32F103C8T6
1
介绍了一种非分光红外(NDIR)CO2浓度测量仪。
从红外辐射与红外吸收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双通道气体吸收模型为基础,结合传感器技术,完成了以CO2浓度检测功能为核心的理论分析;
围绕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设计了驱动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把传感器安装在受保护的光路系统中;
并且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改进了浓度计算方法。
2023/11/2 20:09:08 306KB CO2检测
1
DE2-115配套书籍,台湾进口书籍PDF版本,以及配套代码以及官网2013更新的中文参考手册。
对新手比较友好,可以快速入门。
1.核心的FPGA芯片:CycloneIV4CE115F29,从名称可以看出,它包含有115千个LE。
Altera下载控制芯片-EPCS64以及USB-Blaster对Jtag和as模式的支持。
2.存储用的芯片有:2-MbyteSRAM,64-MbyteSDRAM,8-MbyteFlashmemory3.经典IO配置:拥有4个按钮,18个拨动开关,18个红色发光二极管,9个绿色发光二极管,8个七段数码管,16*2字符液晶显示屏,4.超强多媒体:24位CD音质音频芯片WM8731(Mic输入+LineIn+标准音频输出),视频解码芯片(支持NTSC/PAL制式),带有高速DAC视屏输出VGA模块。
5.更多标准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控制模块以及A、B型接口,SDCard接口,IrDA红外模块,2个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络适配器,RS-232标准串口,PS/2键盘接口6.其他:50M晶振,支持外部时钟,80针带保护电路的外接IO,1个hsmc连接器
2023/11/2 17:21:07 108.24MB FPGA DE2-115 实战宝典 中文参考手册
1
根据GeC薄膜折射率可调的特点,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Ge基底上沉积了不同折射率的GeC薄膜以及类金刚石(DLC)膜和红外双波段保护膜。
利用红外光谱仪测试了样品的红外透射光谱,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测量了样品的维氏硬度。
结果表明,GeC,DLC以及红外双波段保护膜均能显著提高样品的显微硬度;
红外双波段保护膜在3.7~4.8μm和7.5~10.5μm波段范围内的平均透射率均高于94%,样品硬度高于单层GeC薄膜和DLC薄膜。
红外双波段薄膜样品通过了GJB2485-95规定的环境实验。
2023/11/2 14:36:01 1.52MB 薄膜 红外保护 双波段 GeC
1
可以学习其他遥控器,这个不是记录脉冲的方式,而是用红外编码的方式进行学习。
里面有原理图、pcb版图、c语言程序
2023/11/1 22:40:44 9.89MB 学习型红外线
1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风扇遥控原理图与C51程序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风扇遥控原理图与C51程序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风扇遥控原理图与C51程序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风扇遥控原理图与C51程序
1
共 479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