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D平面中使用卡尔曼滤波器对运动目标进行跟踪,代码已优化并有注释,运行环境为matlab2014
2023/9/17 6:09:33 58KB 卡尔曼滤波
1
这个程序是用C#编写的,用GDI+绘制一个动态的二维平面坐标,用户能通过输入X轴和Y轴的最小刻度来控制平面坐标的大小,并通过产生一个随机数波形,来动态显示平面坐标。
希望这个小程序能对学习使用C#GDI+绘图的朋友带来帮助。
2023/9/11 21:14:49 45KB C# GDI+绘图 动态
1
李明洋《HFSS天线设计》中的模型,包括偶极子和单极子,微带天线,倒F天线,平面倒F天线,喇叭天线等。
2023/9/10 14:15:49 586KB HFSS 天线
1
针对共振隧穿二极管近红外探测器焦平面阵列本征电流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对共振隧穿二极管近红外探测器双势垒结构(DBS)进行p型掺杂来抑制电流的方法,并用有限元软件对探测器进行了模拟。
研究了单势垒p型掺杂、双势垒p型掺杂、双势垒结构p型掺杂及p型掺杂浓度对探测器本征电流抑制效果的影响。
模拟结果显示,对双势垒结构进行p型掺杂后,探测器的隧穿峰值电流比非掺杂的双势垒结构的探测器的隧穿峰值电流小将近3个数量级。
随着双势垒结构p型掺杂浓度的增加,器件本征电流会相应地减小。
对器件进行了制备以及测试,结果表明,将双势垒结构进行p型掺杂,对探测器的本征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023/9/8 17:05:28 2.38MB 探测器 共振隧穿 本征电流 有限元仿
1
层次聚类的matlab程序,数据来源为80个平面点坐标。
1
110kV/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内含电气主接线图、电气总平面布置图、10kV配电装置布置图、110kV电气平面布置图、110kV出线间隔断面图、110kV主变压器及其进线间隔断面图、母线设备间隔断面图等等,内涵图纸全面,各种电气设施型号全面,欢迎广大毕业生与有需要人士下载,仅供参考。
2023/9/5 9:02:03 2.89MB 110kV变电站
1
《软件定义网络核心原理与应用实践》分为核心原理和应用实践两大部分,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SDN的设计思想与体系架构,详细分析了软件定义网络的控制转发分离和可编程性两个突出属性,其次介绍了以OpenFlow为代表的SDN南向接口协议,以及北向和东向接口协议,接下来根据SDN的层次化架构,依次介绍了SDN数据平面、控制平面以及SDN应用案例,最后梳理总结了SDN标准化进展以及学术发展情况。
2023/9/5 7:48:21 37MB sdn
1
本软件根据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中小学信息技术阶段考试计划要求设计,具有自动出题和自动评分功能。
包含单机版和网络版两种应用形式,每种应用形式又包括初中和小学两个考试模块。
本软件由梁远海老师开发制作。
有何问题或建议请发电子邮件到:nplyh@163.com。
---------------------------------------------试题说明:在南平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延平区信息技术学会组织下,延平区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合作为本次考试建立了试题库,在此向所有出题教师表示感谢!本次考试的10套题目正是从上述试题库中抽选并有所改编。
---------------------------------------------附件:延平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阶段考试实施细则各中小学:为了进一步落实使用信息技术新教材以来的教学情况,培养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基本素养,根据延教(2009)183号《关于印发小学综合学科测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经教育局研究,决定2010年起在中、小学实行信息技术学科阶段考试。
具体方案如下:一、考试对象区属学校六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
二、考试时间初定为每年的五月份,小学与综合学科测评同步进行,中学与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同步进行。
考试时间为每人15分钟。
三、考试范围以福建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福建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三至八年级)》教材为准,共12册。
其中,小学阶段考三至六年级教材,共八册;
中学阶段考七至八年级教材,共三册。
具体内容为:中学部分1.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处理工具第四节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第五节管理计算机文件第三单元漫游因特网第一节上网浏览信息第二节上网查找资料第三节保存网上的信息第四节网络信息交流2.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字处理及其应用第一节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第二节Word高级编辑技巧第二单元Excel数据表处理第一节认识Excel数据表第二节编辑Excel数据表第三节数据的自动填充与公式运算第四节函数运算第五节设置单元格第六节修饰单元格第七节数据的排序和筛选第八节统计图表的建立与修改3.八年级上册:(用MicrosoftPhotoEditor软件)第一单元平面素材加工与集成第一节图像的获取第二节图像的简单处理第三节图像的特效处理第四节简单平面设计小学部分1.理论考试内容:第一册全册;
第二册全册;
第六册1-3课;
第八册9-12课。
2.实践考试内容:第三册1-4课;
第四册1-8课;
第五册1-7课;
第七册9-15课。
四、考试方式采用"无纸化考试"方式,考生从五份试卷中抽取一份,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考试答题。
成绩由监考教师评定,分合格与不合格。
五、考试的组织与实施1、考试工作由延平区教育局领导,基教股督促检查,具体由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织管理、指导各校实施全区统一命题考试。
2、由各校备好电脑,指定负责人组织考试工作。
3、加强各校考试的建设,严格考试管理,抓好考风考纪。
六、测试模拟题由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编写测试模拟题,并将测试模拟题提供给各校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学生们上机操作练习,练习过程中发现试题存在问题,请及时与教师进修学校王增贵老师联系,电话:6112913或13859470068,修改后的练习题以文档方式发至wzg_715898@163.com邮箱。
南平市教师进修学校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四日
2023/9/5 1:17:48 2.85MB 初中 小学 信息技术 上机考试
1
内容简介本书由射影几何、矩阵与张量、模型估计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三维计算机视觉所涉及到的基本数学理论与方法。
I.射影几何学是三维计算机视觉的数学理论基础,是从事计算机视觉研究所必备的数学知识。
本书着重介绍射影几何学和它在视觉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平面与空间射影几何,摄像机几何,两视点几何,自标定技术和三维重构理论。
II.矩阵与张量是描述和解决计算机视觉问题的必要数学工具,视觉领域研究人员都应该掌握这门数学。
本书着重介绍与视觉有关的矩阵、张量理论与它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矩阵分解,矩阵分析,张量代数,运动与结构,多视点张量。
III.模型估计是三维计算机视觉的基本问题,通常涉及到变换或某种数学量的估计。
本书着重介绍与视觉估计有关的数学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迭代优化理论,参数估计理论,视觉估计的代数方法、几何方法、鲁棒方法和贝叶斯方法。
上述三部分涉及的数学内容是相对独立的,但三维计算机视觉将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掌握三维计算机视觉中的基本数学内容与方法,增强数学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视觉问题的数学能力。
2023/8/27 4:23:33 4.27MB 计算机视觉 数学
1
已知圆弧半径r,起点座标P1、起点切线方向角alpha1,终点切线方向角alpha2,画圆弧程序
2023/8/23 14:01:23 4KB matlab 圆弧
1
共 38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