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的本科毕业设计,基于树莓派2代开发板实现的简单的智能家居系统,其中包括:温湿度测量报警,步进电机的控制,光线、距离感应,声音识别以及文本转语音等模块的实现。
基于C/S模型开发,有基于Qt的PC控制界面和运行在Raspberrypi2上的服务器,欢迎下载(内附配套代码下载地址)......
2024/10/16 7:37:48 2.37MB 树莓派毕设
1
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了聚类系统的使用者可能对系统提出的功能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Eucfid距离的模糊C聚类分析算法。
在该算法中,权值是由用户或领域的专家直接指定的,加在不同特征指标上的权值体现了用户对各个特征指标重视程度的差别。
与传统的模糊C聚类分析相比,该算法增加了聚类的灵活性,能够产生令用户更加满意的聚类结果
2024/10/15 22:37:56 167KB 模糊数学 聚类分析 加权 Euclid距离
1
主要讲聚类算法的综述。
这篇文章几乎将各个领域的聚类算法给一网打尽,太好了。
从各种方向上来谈论聚类算法(层次,划分,大数据集,图形,文本聚类,模糊聚类等),以及聚类的相关问题(如何计算距离,如何确定聚类个数,如果对聚类结果进行评价等)
2024/10/13 21:11:39 1.49MB 聚类 英文
1
voidCFunction::CreatGauss(doublesigma,double**pdKernel,int*pnWidowSize){LONGi;//数组中心点intnCenter;//数组中一点到中心点距离doubledDis;//中间变量doubledValue;doubledSum;dSum=0;//[-3*sigma,3*sigma]以内数据,会覆盖绝大部分滤波系数*pnWidowSize=1+2*ceil(3*sigma);nCenter=(*pnWidowSize)/2;*pdKernel=newdouble[*pnWidowSize];//生成高斯数据for(i=0;i<(*pnWidowSize);i++)
2024/10/12 21:45:37 16KB C++边缘检测
1
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同种或异种金属材料固态冶金结合的新型激光冲击点焊工艺。
实验中,采用Nd∶YAG激光器发出的脉冲激光驱动厚度为30μm的钛箔产生局部塑性变形,并以超高速撞击厚度为100μm的铝板以实现点焊连接。
当钛箔的飞行距离分别为0.3、0.6、0.9mm时,焊点中心的回弹区域面积依次减小,而结合区域面积依次增大。
采用冷镶嵌技术制样用来观察焊点的截面特征,发现了沿焊点直径方向振幅和周期变化的波形界面和平直型界面。
为研究激光冲击点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应用纳米压痕测试技术测量了垂直于焊接界面方向材料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焊接界面附近材料的硬度值明显提高。
此外,焊接试样的拉伸剪切测试结果表明,当复板和基板发生有效固态冶金结合时其连接强度较高,失效形式通常是焊点边缘破裂。
激光冲击点焊为厚度在微米级的异种金属箔板的点焊连结开辟了新途径。
2024/10/12 17:05:55 5.77MB 激光技术 激光冲击 飞行距离 焊接界面
1
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端到端误码率给定情况下协作波束形成的能量效率,给出了不同路径损耗因子和传输距离下的最优协作发射节点个数。
首先,综合考虑发射能耗和电路能耗,给出了接近实际情况的系统能耗模型,并推导出系统能耗与误码率之间的近似闭式关系。
然后,基于该近似模型,给出了不同路径损耗因子和传输距离下使系统能耗最小的优化协作发射节点个数。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调制方式和误码率给定的情况下,存在着一个临界距离使协作波束形成比非协作传输和协作空时编码都更节能;而且在不同路径损耗因子和传输距离下,存在不同的最优协作发射节点个数使系统能耗最小。
2024/10/10 7:04:54 1.04MB 研究论文
1
在遥感领域,数据集是研究和开发的关键资源,它们为模型训练、验证和测试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高光谱和LiDAR多模态遥感图像分类数据集"是这样一种专门针对遥感图像处理的宝贵资源,它结合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高光谱图像和LiDAR(LightDetectionandRanging)数据,以实现更精确的图像分类。
高光谱图像,也称为光谱成像,是一种捕捉和记录物体反射或发射的光谱信息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提供数百个连续的光谱波段,每个波段对应一个窄的电磁谱段。
通过分析这些波段,我们可以获取物体的详细化学和物理特性,例如植被健康、土壤类型、水体污染等,这对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农业管理等有着重要的应用。
LiDAR则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它通过向地面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回波时间来计算目标的距离。
LiDAR数据可以生成高精度的地形模型,包括地表特征如建筑物、树木和地形起伏。
此外,LiDAR还能穿透植被,揭示地表覆盖下的特征,如地基和地下结构。
这个数据集包含了三个不同的地区:Houston2013、Trento和MUUFL。
每个地区可能对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应用场景,这为研究者提供了多样性的数据,以便他们在不同条件和场景下测试和比较分类算法的效果。
数据集的分类任务通常涉及识别图像中的各种地物类别,如建筑、水体、植被、道路等。
多模态数据结合可以显著提升分类的准确性,因为高光谱数据提供了丰富的光谱信息,而LiDAR数据则提供了高度精确的空间信息。
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特征空间,帮助区分相似的地物类别,减少分类错误。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数据集可以用于训练深度学习或机器学习模型,比如卷积神经网络(CNN)。
通过在这样的多模态数据上训练,模型能够学习到如何综合解析光谱和空间信息,从而提高对遥感图像的分类能力。
对于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来说,这个数据集提供了理想的平台,用于开发新的图像分析技术,改进现有算法,并推动遥感图像处理领域的创新。
"高光谱和LiDAR多模态遥感图像分类数据集"是一个涵盖了多种地理环境和两种互补遥感技术的宝贵资源,对于理解地物特性、提升遥感图像分类精度以及推动遥感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利用这个数据集,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实现更加智能化和精确化的地球表面监测。
2024/10/9 21:43:17 185.02MB 数据集
1
网络优化专业常用工具,根据天线的挂高和倾角计算天线覆盖距离,很实用
2024/10/8 5:43:58 136KB 覆盖距离
1
用python编写,已知两点经纬度及高程坐标,求两点间距离的函数
2024/9/29 8:52:09 2KB python 距离计算
1
问题描述:设有如下交通路线图,假设每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为500m.基本要求:输入初始站和终点站,能够输出到达终点站的最短路线(路线可能有多个,输出一条即可,但若能输出多条更佳)。
2024/9/28 10:21:44 268KB 交通最短路径
1
共 772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