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密码算法及其C语言实现——附录代码
2023/12/19 10:56:14 17.64MB 密码
1
《软件测试技术经典教程(第2版)》是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专用教材。
作者通过丰富的项目及培训经验,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讲解软件测试技术和软件测试工具的应用,将最实用的技能及知识传授给读者,使读者尽快上手,少走弯路。
《软件测试技术经典教程(第2版)》共分4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分类、常识,以及黑盒测试技术、缺陷管理、测试管理、软件测试工具等。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黑盒测试工具的LoadRunner11.0测试方法、TestDirector8.0测试方法、Ranorex自动化测试方法等。
第三部分给出白盒测试技术简介,以及白盒测试工具的BoundsChecker教程、Logiscope6.1教程、JUnit3.8教程、JTest7.0教程等。
第四部分给出了测试英文,这是知名外企内部培训的第一手资料,包括QA基础知识介绍、测试类型、Web程序的测试方法、测试团队的Scrum管理和TaskReports编写等。
《软件测试技术经典教程(第2版)》还为各章节设计了针对性很强的思考题,以便读者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书后附录部分给出了软件测试技术用语说明及中英文对照,测试工程师面试、笔试时的常见问题,C/C++编码规范,Java编码规范等,供读者学习参考。
2023/12/19 7:39:17 97.03MB 软件测试
1
前言第1章概述1.1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1.2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简介1.2.1国内外研究现状1.2.2本书的创新性工作1.3本书结构安排第2章功率放大器数学模型2.1功率放大器非线性效应分析2.2非线性效应基带等效分析2.3无记忆功率放大器典型模型2.3.1Saleh模型2.3.2Rapp模型2.3.3多项式模型2.4宽带功率放大器记忆效应分析2.5有记忆功率放大器模型2.5.1Volterra模型2.5.2多项式模型2.5.3Wiener模型2.5.4Hammerstein模型2.5.5并行Hammerstein模型2.5.6神经网络模型2.6本章小结第3章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对传输信号的影响3.1非线性的时域及频域分析3.1.1谐波失真3.1.2互调失真3.1.3交调失真3.1.4AM/AM和AM/PM畸变3.2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对多载波信号功率谱的影响3.2.1无记忆模型功率谱的解析表达3.2.2有记忆模型功率谱的解析表达3.2.3仿真及分析3.3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对多载波信号符号率的影响3.3.1误符号率的解析表达3.3.2仿真及分析3.4功率放大器非线性评价指标3.4.1分贝压缩点功率3.4.2三阶互调系数3.4.3三阶截断点3.4.4交调系数3.4.5输入及输出回退3.4.6系统性能总损耗3.5本章小结第4章宽带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技术简介4.1数字预失真技术综述4.2预失真技术基本原理4.3非自适应性预失真技术4.3.1方案概述4.3.2特性曲线的测量4.4射频自适应预失真技术4.5中频自适应预失真技术4.6基带自适应数字预失真技术4.7本章小结第5章宽带功率放大器预失真估计结构5.1直接学习结构5.2间接学习结构5.2.1基于IDLA的新算法5.2.2仿真及分析5.3本章小结第6章基于查询表的数字预失真6.1查询表预失真方法综述6.1.1查询表形式6.1.2查询表的指针方式6.1.3查询表地址索引方式6.1.4查询表自适应算法6.1.5查询表预失真方法的不足6.2无记忆查询表预失真方法6.2.1常规查询表预失真算法6.2.2改进的查询表预失真方法6.3有记忆查询表预失真方法6.3.1一维查询表预失真方法6.3.2二维查询表预失真方法6.4本章小结第7章基于多项式的数字预失真7.1多项式预失真方法综述7.1.1多项式模型7.1.2多项式自适应算法7.1.3多项式预失真方法的不足7.2多项式形式的选择7.2.1预失真多项式形式7.2.2正交多项式模型7.3无记忆多项式预失真方法7.3.1分段无记忆多项式预失真方法7.3.2直接学习结构递推系数估计方法7.3.3间接学习结构系数估计方法7.3.4正交多项式预失真方法7.3.5动态系数多项式预失真方法7.4有记忆多项式预失真方法7.4.1分段有记忆多项式预失真方法7.4.2归一化最小均方系数估计方法7.4.3广义归一化梯度下降系数估计方法7.4.4广义记忆多项式预失真方法7.4.5分数阶记忆多项式预失真方法7.4.6Hammerstein预失真方法7.5本章小结第8章宽带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方案设计8.1数字预失真系统设计8.2反馈环路延迟估计8.2.1常规环路延迟估计方法8.2.2提出的环路延迟估计方法8.2.3仿真分析8.3PAPR降低技术与预失真8.3.1问题引出8.3.2PAPR降低技术8.3.3限幅对OFDM信号预失真性能的影响8.3.4PAPR降低技术与PA线性化的内在联系8.4宽带功率放大器的有效阶估计8.5关于硬件实现8.5.1非自适应预失真硬件实现8.5.2自适应数字预失真硬件实现8.6宽带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新理论与技术8.6.1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新理论8.6.2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新技术8.7本章小结参考文献附录A符号表附录B缩略语
2023/12/19 1:19:29 18.5MB 预失真
1
非常有用,不过要配合第三版的那本书看。
这本书里面非常详细的介绍了FDTD在电磁场中的应用,同时可以用在光波传播和弹性波传播里面
2023/12/17 12:46:16 8KB 国外版本的
1
c#图形书中最经典的一本书当中包括饼图,条形图,绘图板制作等第1章GDI+——下一代图形接口1.1理解GDI+1.2探索GDI+的功能1.3从GDI的角度学习GDI+1.4.NET中的GDI+名称空间和类总结第2章第一个GDI+应用程序2.1绘制表面2.2坐标系统2.3指南——第一个GDI+应用程序2.4一些基本的GDI+对象总结第3章Graphics类3.1Graphics类的属性3.2Graphics类的方法3.3GDI+Painter应用程序3.4绘制饼图总结第4章使用画笔和钢笔4.1理解和使用画笔4.2在GDI+中使用钢笔4.3使用钢笔进行变形4.4使用画笔进行变形4.5系统钢笔和系统画笔4.6一个真实世界的例子——在GDI+Painter应用程序中添加颜色、钢笔和画笔总结第5章颜色、字体和文本5.1访问Graphics对象5.2使用颜色5.3使用字体5.4使用文本和字符串5.5渲染文本的质量和性能5.6高级版式5.7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器5.8文本变形总结第6章矩形和区域6.1Rectangle结构体6.2Region类6.3区域和剪辑6.4剪辑区域示例6.5区域、非矩形窗体和控件总结第7章图像处理7.1光栅图像和矢量图像7.2使用图像7.3操作图像7.4在GDI+中播放动画7.5使用位图7.6使用图标7.7扭曲图像7.8绘制透明的图形对象7.9查看多个图像7.10使用图片框查看图像7.11使用不同的大小保存图像总结第8章高级图像处理8.1渲染位图的一部分8.2使用图元文件8.3使用颜色对象应用颜色映射8.4图像属性和ImageAttributes类8.5编码器参数与图像格式总结第9章高级二维图形9.1线帽和线条样式9.2理解并使用图形路径9.3图形容器9.4读取图像的元数据9.5混合9.6Alpha混合9.7其他高级二维主题总结第10章变形10.1坐标系统10.2变形的类型10.3Matrix类与变形10.4Graphics类与变形10.5全局变形、局部变形和复合变形10.6图像变形10.7颜色变形和颜色矩阵10.8图像处理中的矩阵操作10.9文本变形10.10变形顺序的重要性总结第11章打印11.1简要地回顾使用MicrosoftWindows进行打印的历史11.2打印过程概述11.3第一个打印应用程序11.4打印机的设置11.5PrintDocument和Print事件11.6打印文本11.7打印图形11.8打印对话框11.9自定义页面设置11.10打印多个页面11.11页边打印——注意事项11.12进入细节——自定义控制和打印控制器总结第12章开发GDI+Web应用程序12.1创建第一个ASP.NETWeb应用程序12.2第一个图形Web应用程序12.3绘制简单的图形12.4在Web上绘制图像12.5绘制曲线图12.6绘制饼图总结第13章GDI+的最佳实践及性能技术13.1理解渲染过程13.2双缓存和无抖动绘图13.3理解SetStyle方法13.4绘图过程的质量与性能总结第14章GDI互操作性14.1在受控环境中使用GDI14.2在受控代码中使用GDI的注意事项总结第15章其他GDI+示例15.1设计交互式GUI应用程序15.2绘制具有形状的窗体和Windows控件15.3为绘制的图像添加版权信息15.4从流或数据库读取及写入图像15.5创建自绘制的列表控件总结附录A.NET中的异常处理
2023/12/15 5:35:43 9.31MB c# GDI+ 图形
1
用户定义的功能允许您自定义ANSYS流体,并可以大大增强其能力。
ANSYSFLUENT定制手册的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如何在ANSYSFLUENT中编写、编译和使用udfs。
如果有的话,也列举了一些例子。
关于c编程基础的一般信息包含在附录中。
2023/12/5 21:28:27 13.33MB FLUENT
1
线性矩阵不等式影印版,包含了书本内的matlab例程附录
2023/12/5 8:48:56 42KB LMI
1
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第五版答案(包括附录),很全面的资料。
2023/12/5 8:52:36 2.81MB 体系结构 量化研究方法 答案
1
目录1绪论 11.1课题现状 11.2课题开发目的 21.3课题关键技术 21.3.1ASP简介 21.3.2Dreamweaver 31.3.3ACCESS 31.3.4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 41.4论文安排 42可行性研究 62.1资源可行性 62.2时间可行性 62.3技术可行性 62.4经济可行性 62.5社会的可行性 73系统需求分析 83.1目标和任务 83.2系统功能分析 83.2.1前台订票功能分析 83.2.2后台管理功能 83.2.3网站的界面设计 93.3网站业务流程 93.3.1旅游景点网上售票系统的业务流程介绍 93.3.2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103.4系统开发环境 103.4.1硬软件平台 104系统概要设计 124.1系统结构设计目标 124.1.1系统HIPO图 124.1.2系统主要结构 134.2数据库结构设计 134.2.1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34.2.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44.2.3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155系统详细设计 175.1系统总体结构图 175.2功能描述 185.2.1首页设计 185.2.2 后台管理 196系统运行与测试 216.1系统调试 216.2测试与运行 216.2.1测试的重要性 216.2.2测试运行 216.2.3测试用例 226.3测试结论 23结论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7附录A用户注册页面设计详细代码 27附录B修改景点信息页面设计详细代码 30
2023/12/3 12:51:28 556KB JAVA 网上售票 毕业论文
1
一、利用行列式比估计模型的阶次2二、利用残差的方差估计模型的阶次3三、利用Akaike准则估计模型的阶次4四、利用最终预报误差准则估计模型的阶次5五、根据Hankel矩阵的秩估计模型的阶次7附录1利用行列式比估计模型的阶次9附录2利用残差的方差估计模型的阶次11附录3利用Akaike准则估计模型的阶次13附录4利用最终预报误差准则估计模型的阶次15附录5利用Hankel矩阵的秩估计模型的阶次17
1
共 324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