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角判别法辨认多边形的凸凹性,并将凹多边形近似处理为凸多边形
2023/2/9 16:58:51 6KB qt C++ 多边形
1
利用变分法研究了1+2维超高斯型光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得到了1+2维超高斯型光束各参量的近似演化方程、一个临界功率及光束各参量的近似演化规律。
一般情形下,1+2维超高斯型光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传输时,其束宽按正弦和余弦规律作周期性振荡变化,当初始功率等于临界功率时,其束宽则保持不变,可以得到稳定的1+2维超高斯型非局域空间光孤子。
另外,经过分析得到临界功率随光束阶次的增大而增大,与相位因子的阶次无关;光孤子的相移快慢与光束阶次、相位因子的阶次、初始功率都有关,但随着光束阶次的升高其次要依赖于光束阶次和初始功率,相位因子的阶次的影响可以忽略。
1
采用瑞利近似方法,数值模仿了纳米尺度的电介质粒子在一维艾里(Airy)光束作用下的光学散射力、梯度力,分析了小球所受的光学散射力和梯度力与小球半径、折射率的关系。
同时,还数值模仿了小球在艾里光束中的运动轨迹,讨论了小球半径、折射率以及环境粘滞系数对小球轨迹的影响。
结果表明光学散射力和梯度力随着小球半径和折射率的增大而增大。
小球在光学梯度力的作用下,被牵引到光强极大值处,沿着抛物线做振荡运动,并最终收敛于抛物线型结构。
小球的半径、折射率越小,以及环境的粘滞系数越大,小球轨迹的振荡越弱,收敛速度越快。
1
《GPS应用程序设计》源代码。
本软件是专为《GPS应用程序设计》一书配套发行的。
包括:1、data_log.c数据采集程序2、rinexout.cRINEX数据格式写入子程序3、to_rinex.c数据格式转换4、sav_pos.c卫星位置计算程序5、sky_sav.c卫星天空显示程序6、dop_calc.c卫星星座DOP计算程序7、view_sav.c历书预报卫星出现程序8、absl_pos.c单点绝对定位程序9、ssgsoft.c--相对静态定位主程序10、controlf.c?读取输入文件子程序11、orbit.c--选择参考卫星子程序12、broad.c--读广播星历计算子程序13、igs.c--读IGS精密星历子程序14、singlep.c--近似位置计算子程序15、rinex.c--读Rinex数据、探测跳周、组成单差子程序16、eqdd_s.c--组成双差方程子程序17、normdd_s.c?组成法方差子程序18、ad_core.c--平差子程序19、ambifix.c--模糊度固定子程序20、tranf.c--坐标变换子程序21、dgps_ppr.相位平滑伪距改正数计算程序22、dgps_phr准载波相位改正数计算程序23rtcmencd.cRTCM电文编码程序24 rtcmencd.cRTCM电文译码程序25、net_dgn.c测量格网设计程序26sur_ctr.c动态测量控制程序27、replay.c动态测量数据回放程序28、kin_tran.c动态定位坐标转换程序29、rms.c定位精度估计程序30、tide.c潮位改正程序31、xybl_54.c54坐标变换程序32、xyxy_loc.c任意坐标系转换程序33、gga+gsv.cGGA和GSV数据模拟程序34、depth.c水深数据模拟程序35、gg_pos.cGPS+GLONASS导航程序36、menu1.cDOS环境换页式菜单程序37、menu2.cDOS环境下拉式菜单程序38、menu3.cwindows95环境下拉式多层界面菜单程序39、makedata.c利用RINEX格式文件data.98n和data.98o构成的data.out文件,供计算单点定位用
2017/2/23 12:32:55 10.39MB GPS
1
估计某个点的法向量,可以类似于点云的曲面法向量估计,将该点附近K近邻的点近似在一个局部平面上,之后就经过最小二乘法拟合该平面方程.本代码是基于PCL库,往库中添加新的法向量估计。
2021/7/14 15:13:27 4KB PCL 法向量估计
1
本软件使用的汉字库采用与HZK16相近似的结构,即按照输入汉字的顺序依次陈列各汉字的点阵数据,以生成的16*16点阵汉字库举例介绍16*16点阵汉字库点阵大小16*16,所以每个汉字点阵数据占用32个字节.用户要使用生成的16*16点阵小字库中的点阵数据,可以在程序中采用如下算法:0.在生成的字库汉字列表中得到该汉字的偏移量,也就是汉字的记录号HzNum1.将其*32(HzNum*32)即可得出该汉字点阵在字库中的偏移地址.3.以这个偏移地址为起点,连续读取文件中的32个字节,既为该汉字的点阵信息.
2018/9/8 16:15:42 702KB PCtoLCD2002
1
附和导线近似平差计算,完成数据txt导入和批处理,生成表格。
2016/11/14 22:54:27 812KB 导线测量
1
为了抑制不平衡负载中的零、负序扰动,提出一种基于载波调制的双级四脚矩阵变换器解决方案;为了提高功率变换系统的综合功能,提出一种基于最优马尔可夫链的随机载波四脚矩阵变换器调制策略。
该调制策略是一种以随机过度矩阵为优化变量,以开关次数和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为综合优化目标的优化调制策略,同时能一定程度地减轻电磁干扰问题。
由于各功能指标的精确解析描述过于复杂,采用一种近似描述的方法,一方面能有效反映系统的真实功能,另一方面极大简化了优化任务。
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1
在对网络中的各联络开关按其单独闭合后构成的环路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类,并辨明了网损目标函数的极小点与系统基本邻域结构的对应关系之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大规模三相不平衡配电系统网络重构算法。
该算法隐含并行地在各个邻域结构内进行寻优搜索,其重构结果不依赖于系统的初始拓扑,也不依赖于开关的操作次序。
其寻优能力不劣于模拟退火法,而计算时间却比模拟退火法大大节省。
一般经2次到3次网络寻优遍历,即可获得系统的全局或近似全局最优解
2018/3/19 9:34:40 184KB 配电网 配网重构 潮流
1
编辑推荐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功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性设计技术。
本书作者从实践的角度指出了造成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本书的主要内容·信号完整性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性阻抗的实质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经验法则、解析近似、数值模拟、实际测量·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改进信号完整性推荐的设计准则通常,大多数同类书籍都会花费大量的篇幅进行严格的理论推导和数学描述,而本书则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内容简介本书全面论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
主要讲述了信号完整性和物理设计概论,带宽、电感和特性阻抗的实质含义,电阻、电容、电感和阻抗的相关分析,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四个实用技术手段,物理互连设计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数学推导背后隐藏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信号完整性推荐的设计准则等。
该书与其他大多数同类书籍相比更强调直观理解、实用工具和工程实践。
它以入门式的切入方式,使得读者很容易认识到物理互连影响电气功能的实质,从而可以尽快掌握信号完整性设计技术。
本书作者以实践专家的视角提出了造成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特别给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解决方案。
这是面向电子工业界的设计工程师和产品负责人的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在信号完整性问题出现之前能提前发现并及早加以解决,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指导用书。
作者简介EricBogatin,于1976年获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士学位,并于1980年获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
目前是GigaTest实验室的首席技术主管。
多年来,他在信号完整性领域,包括基本原理、测量技术和分析工具等方面举办过许多短期课程,培训过4000多工程师,在信号完整性、互连设计、封装技术等领域已经发表了100多篇技术论文、专栏文章和专著。
译者简介:李玉山,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博士生导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副主任、电路CAD研究所所长、全国通信ASIC委员会委员及国家IC设计西安基地专家委员。
曾于1986年和1999年分别赴美国迈阿密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研究机器视觉和VLSI设计。
目录第1章信号完整性分析概论1.1信号完整性的含义1.2单一网络的信号质量1.3串扰1.4轨道塌陷噪声1.5电磁干扰1.6信号完整性的两个重要推论1.7电子产品的趋势1.8新设计方法学的必要性1.9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学1.10仿真1.11模型和建模1.12通过计算创建电路模型1.13三种测量技术1.14测量的作用1.15小结第2章时域与频域2.1时域2.2频域中的正弦波2.3频域中解决问题的捷径2.4正弦波特征2.5傅里叶变换2.6重复信号的频谱2.7理想方波的频谱2.8从频域到时域2.9带宽对上升时间的影响2.10带宽及上升时间2.11“有效的”含义2.12实际信号的带宽2.13带宽和时钟频率2.14测量的带宽2.15模型的带宽2.16互连线的带宽2.17小结第3章阻抗和电气模型3.1用阻抗描述信号完整性3.2阻抗的含义3.3实际和理想的电路元件3.4时域中理想电阻的阻抗3.5时域中理想电容的阻抗3.6时域中理想电感的阻抗3.7频域中的阻抗3.8等效电气电路模型3.9电路理论和SPICE3.10建模简介3.11小结第4章电阻的物理基础4.1将物理设计转化为电气功能4.2互连线电阻的最佳近似4.3体电阻率4.4单位长度电阻4.5方块电阻4.6小结第5章电容的物理基础5.1电容中的电流流动5.2球面电容5.3平行板近似5.4介电常数5.5电源、地平面和去耦电容5.6单位长度电容5.7二维场求解器5.8有效介电常数5.9小结第6章电感的物理基础6.1电感的含义6.2电感定律之一:电流周围将形成闭合磁力线圈6.3电感定律之二:电感是导体上流过单位安培电流时,导体周围磁力线圈的韦伯值6.4自感和互感6.5电感定律之三:当导体周围的磁力线圈匝数变化时,导体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压6.6局部电感6.7有效电感、总电感或净电感及地弹6.8回路自感和回路互感6.9电源分布系统和回路电感6.10单位面积的回路电感6.11平面和过孔接触孔的回路电感6.12具有出砂孔区域的平面回路电感……第7章传输线的物理基础第8章传输线与反射第9章有损线、上升边退化和材料特性第10章传输线的串扰第11章差分对与差分阻抗附录A100条使信号完整性问题最小化的通用设计原则附录B100条估计信号完整性效应的经验法则附录C参考文献附录D术语表硬件工程师的首选发表于2008-10-280进行高速PCB板设计,必然要考虑信号完整性要求,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教授们很少有谈到这方面内容的,最多是考虑一下EMC/EMI问题,这本书很适合学生自学。
马上要读研究生了,才发现要找到一份硬件工程师的工作,要在课外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信号完整性分析恰恰是需要学习的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好书,经典!发表于2008-10-0708:32个人评分:  过瘾受益匪浅  相当经典的书,翻译的也还可以
1
共 169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