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中文版本文件材料
2018/11/13 16:32:53 20.72MB TD-LTE
1
说是C++实现的,其实和C差不多。
LTE中CRC24a是主要用于数据信道的校验码。
这个程序输入unsignedint的byte。
用两种方法实现的校验码,一种是查表法,另外一种是纯粹的计算法。
在csdn上面搜了很多没有搜到24a的,因而上传一个,大家共享。
2018/10/11 14:28:48 987KB C++ LTE CRC24a
1
说是C++实现的,其实和C差不多。
LTE中CRC24a是主要用于数据信道的校验码。
这个程序输入unsignedint的byte。
用两种方法实现的校验码,一种是查表法,另外一种是纯粹的计算法。
在csdn上面搜了很多没有搜到24a的,因而上传一个,大家共享。
2015/5/24 9:35:28 987KB C++ LTE CRC24a
1
在LTE系统中通常采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主要原因是它能够使系统的信道容量得到明显提高,通过MIMO技术在LTE的下行链路中就能够实现。
但是,在用终端只安装了一根天线,此时在LTE系统中无法运用传统的MIMO技术。
综上所述,为了大幅度的提升上行链路的容量,必须把几个用户联合起来组成虚拟MIMO。
用户配对算法功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虚拟MIMO系统的功能。
本文主要对LTE系统中的虚拟MIMO用户配对算法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首先研究了LET系统上行虚拟MIMO系统的模型,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技术。
接着对常用的几种类型的用户配对算法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软件对它们做了仿真。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正交缺陷度的用户配对算法的新型配对算法。
为了简化计算,进一步提出一种次优的基于正交缺陷度的用户配对算法。
最后对本文所涉及的几种配对算法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比较仿真结果可以发现,与传统的算法相比,基于正交缺陷度的用户配对算法在功能上得到较大的提升,而次优的基于正交缺陷度的用户配对算法虽然功能不及前者,但其计算简便,应用前景光明。
1
1 概述 12 TDD-LTE网络结构概述 22.1 EPC与E-UTRAN功能划分 32.2 E-UTRAN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 42.3 S1接口 42.3.1 S1接口的用户立体 52.3.2 S1接口控制面 52.4 X2接口 62.4.1 X2接口用户立体 72.4.2 X2接口控制立体 73 典型信令流程分析 93.1 开机附着流程 93.2 UE发起的servicerequest流程 103.3 网络发起的paging流程 113.4 关机去附着 113.5 切换流程 123.6 空口RRC信令 14
2021/2/16 11:02:04 1.38MB LTE TDD TD-LTE 信令
1
“大唐杯“移动通信技术大赛历年题库:LTE中无线资源管理算法次要由哪个网元实现和管理()eNodeBLTE中,UE的RRC层协议的对等层是哪个网元来解析(eNodeBRRCLTE中UEIP地址分配时由哪个网元实现的()1分/1分PGWLTE中,EPS承载控制是由哪个网元实现的()MME随机接入实体存在于()A、MACPDCP层用户面的次要作用包括( B、加密C、解密D、包头压缩。




2018/4/14 2:19:18 283KB tiku
1
经典计算机网络书籍ComputerNetworking-ATopDownApproach第七版,2017年由epub文件转换成pdf,比扫描版小很多第七版相对于第六版主要变化有:1.python2的代码全部移植到python32.网络层的描述分成dataplane和controlplane两章,引见了SDN3.过时的技术删除了,新增了4G,LTE等内容。
2019/10/9 5:46:48 17.46MB computer network networking computer
1
此为LTE的信道模型SCM,对了解和分析LTE信道模型很有用途
2017/11/10 11:36:24 246KB SCM LTE信道模型
1
很经典的SCM信道模型,Matlab编写,本人已经验证过,可以运转,可以直接移植到LTE链路仿真平台中。
2017/3/11 23:13:12 52KB SCM信道模型
1
协作式多点传输在LTE_Advanced系统中的使用.
2015/9/5 20:04:11 984KB 协作多点传输
1
共 141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