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at.7zPCRat开源了很不错的一款远程控制软件(内核基于Gh0st)感谢老狼的无私奉献。
2024/9/18 16:52:56 3.52MB vc
1
C8051F340/1/2/3/4/5/6/7系列器件使用SiliconLabs的专利CIP-51微控制器内核。
CIP-51与MCS-51TM指令集完全兼容,可以使用标准803x/805x的汇编器和编译器进行软件开发。
CIP-51内核具有标准8052的所有外设部件,包括4个16位计数器/定时器、两个具有扩展波特率配置的全双工UART、一个增强型SPI端口、多达4352字节的内部RAM、128字节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地址空间及多达40个I/O引脚。
2024/9/16 6:52:09 3.91MB C8051F 中文 pdf
1
深入研究灰度共生矩阵算法,结合和差统计法对其进行改进。
编码实现改进的图像纹理提取算法,并采用基于径向基内积函数内核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图像分类效果进行实验。
通过训练和测试证明,该系统能减少特征提取的计算时间和存储空间,并可达到良好的图像分类效果
2024/9/15 2:45:17 315KB 纹理特征
1
测试用例系统开发的测试用例SemeruInfiniBand的#1测试用例。
例子:连接CPU服务器和内存服务器一种。
通过运行启动内存服务器,转到目录testcase/Semeru/RemoteMemory./run_rmem_server_with_rdma_service.shCase1执行b。
启动CPU服务器,转到目录:linux-4.11-rc8/semeru使//编译模块sudoinsmodsemeru_cpu.ko//插入CPU服务器内核模块之后。
和b。
CPU服务器将与内存服务器绑定。
内存服务器将作为块设备挂载在/dev下,例如/dev/rmempool到现在为止,控制路径仍然可以使用。
C。
要使用控制路径,请显式调用syscall。
syscallID为334。
用法示例在Kernel-dev/
2024/9/14 20:43:43 295KB C
1
树莓派3上用户目前无法正常是使用GPIO中的UART串口(GPIO14&GPIO15;),也就是说用户无论是想用串口来调试树莓派,还是想用GPIO中的串口来连接GPS,蓝牙,XBEE等等串口外设目前都是有问题的。
原因是树莓派CPU内部有两个串口,一个是硬件串口(官方称为PL011UART),一个是迷你串口(官方成为mini-uart)。
在树莓派2B/B+这些老版树莓派上,官方设计时都是将“硬件串口”分配给GPIO中的UART(GPIO14&GPIO15;),因此可以独立调整串口的速率和模式。
而树莓派3的设计上,官方在设计时将硬件串口分配给了新增的蓝牙模块上,而将一个没有时钟源,必须由内核提供时钟参考源的“迷你串口”分配给了GPIO的串口,这样以来由于内核的频率本身是变化的,就会导致“迷你串口”的速率不稳定,这样就出现了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目前解决方法就是,关闭蓝牙对硬件串口的使用,将硬件串口重新恢复给GPIO的串口使用,也就意味着树莓派3的板载蓝牙和串口,现在成了鱼和熊掌,两者无法兼得。
按照一下方法回复恢复硬件串口:1、将此文件复制到/boot/overlays/~$sudocppi3-miniuart-bt-overlay.dtb/boot/overlays2、编辑/boot目录下的config.txt文件~$sudovim/boot/config.txt3、添加或修改下面内容:dtoverlay=pi3-miniuart-bt-overlayforce_turbo=14、关闭蓝牙服务~$sudosystemctldisablehciuart5、重启系统~$sudoreboot
1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简单的来看有关Python的体系结构。
为了方便起见我做一张导图,让大家有个宏观的认识。
今天本来准备全面的聊聊有关高性能并发这个话题来着,但是周末马上要来了啊。
所以我就取了其中的一点来介绍,关于其他的方面,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和我交流。
谈高效并发,往往脱离不了以下三种方案:1.进程:每个逻辑控制流都是一个进程,由内核来调度和维护。
因为进程有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想要和其他控制流通信必须依靠显示的进程间通信,即我们所说的IPC机制2.线程:线程应该是我们最为熟知的。
它本质是运行在一个单一进程上下文中的逻辑流,由内核进行调度。
3.I/O多路复用:应用程序在一个进程的上下文中显式地调
2024/9/13 12:13:04 362KB 聊聊Python中的多线程
1
非常详细的FPGA内核资料,便于学习理解altera公司的FPGA
2024/9/13 6:43:35 209.87MB FPGA芯片IP核
1
目录3.1.1、配置Poolmember 2延伸:不同poolmember采用不同健康检查 33.1.2、配置VS 43.1.3、自定义健康检查 53.1.4、自定义fasltL4参数 63.1.5、自定义tcp参数(standard模式才能调用) 73.1.6、配置SNATpool 93.1.7、配置allowforward参数 103.1.8、配置irules实现同网段SNAT 103.1.9、创建GUESTlist 123.1.11、服务器内核参数 173.1.12、f5打流 193.1.13、查看服务器会话连接数 193.1.14、f5抓包 193.1
2024/9/6 4:16:33 2.8MB 网络通信
1
这个Matlab工具箱实现32种维数降低技术。
这些技术都可以通过COMPUTE_MAPPING函数或trhoughGUI。
有以下技术可用: -主成分分析('PCA') -线性判别分析('LDA') -多维缩放('MDS') -概率PCA('ProbPCA') -因素分析('因子分析') -Sammon映射('Sammon') -Isomap('Isomap') -LandmarkIsomap('LandmarkIsomap') -局部线性嵌入('LLE') -拉普拉斯特征图('Laplacian') -HessianLLE('HessianLLE') -局部切线空间对准('LTSA') -扩散图('DiffusionMaps') -内核PCA('KernelPCA') -广义判别分析('KernelLDA') -随机邻居嵌入('SNE') -对称随机邻接嵌入('SymSNE') -t分布随机邻居嵌入('tSNE') -邻域保留嵌入('NPE') -线性保持投影('LPP') -随机接近嵌入('SPE') -线性局部切线空间对准('LLTSA') -保形本征映射('CCA',实现为LLE的扩展) -最大方差展开('MVU',实现为LLE的扩展) -地标最大差异展开('地标MVU') -快速最大差异展开('FastMVU') -本地线性协调('LLC') -歧管图表('ManifoldChart') -协调因子分析('CFA') -高斯过程潜变量模型('GPLVM') -使用堆栈RBM预训练的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RBM') -使用进化优化的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EA')此外,工具箱包含6种内在维度估计技术。
这些技术可通过INTRINSIC_DIM函数获得。
有以下技术可用: -基于特征值的估计('EigValue') -最大似然估计器('MLE') -基于相关维度的估计器('CorrDim') -基于最近邻域评估的估计器('NearNb') -基于包装数量('PackingNumbers')的估算器 -基于测地最小生成树('GMST')的估计器除了这些技术,工具箱包含用于预白化数据(函数PREWHITEN),精确和估计样本外扩展(函数OUT_OF_SAMPLE和OUT_OF_SAMPLE_EST)的函数以及生成玩具数据集(函数GENERATE_DATA)的函数。
工具箱的图形用户界面可通过DRGUI功能访问
2024/9/5 12:27:19 1.06MB matlab,降维
1
大家都知道的好书,想学习SQLServer内核架构的必读,英文版pdf
2024/9/5 5:32:04 5.21MB Inside SQL Server Storage
1
共 64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