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做的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门禁卡读卡程序,在单位实际环境中使用,隐私缘由删除了一些图片文件,参照时可以用其他的图片补齐。
2021/8/3 18:58:06 3.17MB 门禁 C# 读卡器 实例
1
最近做了一些多目标跟踪方向的调研,因此把调研的结果以图片加文字的方式展现出来,希望能帮助到入门这一领域的同学。
也欢迎大家和我讨论关于这一领域的任何问题。
这些是我所了解的多目标跟踪(MOT)的一些相关方向。
其中单目标跟踪(VOT/SOT)、目标检测(detection)、行人重识别(Re-ID)都是非常热门的方向。
而偏视频的相关方向就比较冷门。
而且今年五月DukeMTMC因为隐私问题不再提供MTMCT的数据了,MTMCT的研究也是举步维艰。
因此绝大多数MOT算法无外乎就这四个步骤:①检测②特征提取、运动预测③相似度计算④数据关联。
其中影响最大的部分在于检测,检测结果的好坏对于最后指标的影响是最大
2016/9/1 23:18:22 1.18MB 多目标跟踪(MOT)入门
1
Ghostery是强大的隐私保护扩展程序。
拦截广告,停止跟踪器,提高网站速度。
利用Ghostery,您可以查看和拦截所浏览的网站上的跟踪器,控制收集您数据的跟踪器。
加强反跟踪功能还能将您的数据匿名化,进一步保护您的隐私。
2017/5/8 18:04:54 5.62MB 拦截广告
1
孟小峰-基于地位服务中的隐私保护孟小峰-基于地位服务中的隐私保护
1
软件介绍:Flash Player 10.3官方最新版中的主要改进包括:加入媒体检测;- 加入回声取消处理;与浏览器集成的隐私控制;- 加入本机控制面板;Mac OS加入自动升级通知;它是首个为桌面和移动设备带来完整Web体验的版本,带来了四大全新特性和增强:Stage Video硬件加速:新的视频播放API接口,Adobe MAX 2010大会上首次公布,可让开发人员充分利用视频渲染管线的硬件加速能力,提供最好的视频功能,包括大幅降低CPU占用率(最多85%)、减少内存占用量、提高播放帧率、增强像素精确度与质量,号称内部测试显示可在笔记本上以零CPU占用率播放1080p高清视频。
支持IE9硬件加速渲染:可发挥IE硬件加速图形的优势,利用硬件渲染层提升图形功能、实现无缝图形合成。
原生自定义光标:允许开发人员自行定制原生的鼠标光标,增强用户体验、提升功能。
支持多显示器全屏模式:在第二台显示器上,全屏显示的内容仍将保持全屏状态,用户可以全屏观看视频的同时在另一台显示器上工作
2019/11/16 14:20:04 2.89MB 其他资源
1
基于OpenUDID的ANE,使用它可以在AIR项目中通过ActionScript接口来获得设备UDID。
凡是接触过iOS的开发者都清楚每一台iOS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识别号:UDID,这个40位的字符串是你的设备区别于其他任何一台设备的唯一标识。
这个字符串用处非常大,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用户的唯一ID,跳过用户登陆这一步,直接有效并且安全地与数据库中的用户记录进行绑定。
虽然UDID本身并不含有任何用户信息,但是由于应用开发者可以将UDID与服务器上用户信息进行绑定,从而带来了诸多隐私泄漏等问题,所以苹果最终还是拒绝开发者访问UDID的官方接口,建议开发者使用CFUUID来代替UDID。
CFUUID有很多问题,如果从一台设备将系统备份到另一个设备,两个设备就会拥有相同的CFUUID,如果从临时文件中备份系统,就会出现一个设备中出现不同的CFUUID,但是虽然如此,CFUUID还是所有UDID替代品中最靠谱的一个。
AS类OpenUDID是一个静态类,它只有一个静态属性UDID,使用方法用一行代码:varid:String=OpenUDID.UDID;
2017/4/23 23:14:45 19KB Air ios UDID
1
如何在不泄露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提高大数据的利用率,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是目前大数据研讨领域的关键问题。
具体而言,实施大数据环境下的隐私保护,需要在大数据产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考虑两个方面:如何从大数据中分析挖掘出更多的价值;
如何保证在大数据的分析使用过程中,用户的隐私不被泄露。
本论文将围绕下图所示的大数据隐私保护生命周期模型展开。
2019/10/25 5:36:37 483KB HADOOP 安全 大数据安全
1
配套系列文章:https://blog.csdn.net/deng_xj/article/details/98464826当前市面上购买的家庭网络监控,存在个人隐私泄露的潜在风险。
因而搭建一台完全属于自己控制的网络监控就显得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了。
工程打造了一款画面可视;
实时遥控;
操作界面可视化;
操作平台多元化;
外网远程控制;
成本可接受的网络监控。
关于树莓派的具体应用可参见:https://blog.csdn.net/deng_xj/column/info/39470
2018/11/14 14:51:04 2.21MB 网络监控 树莓派
1
毫无疑问,Git已经成为当下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的翘楚。
借助于Git强大的分支、合并、日志、历史追溯、rebase、submodule、subtree等一系列特性,开发者之间的协作变得越来越容易。
Git是由LinusTorvalds开发的;
同时,LinusTorvalds也是Linux之父。
他开发的这两款软件对于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影响深远。
目前,最为流行和强大的社交化代码平台GitHub上托管着大量项目,其中既有个人开发的、也有诸多优秀的开源项目,如jQuery、React、Netty、Redis、Kafka、Zookeeper等等。
如果不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代码宝藏,岂不是最大的遗憾。
而且,除了GitHub外,业界还有优秀的in-house代码托管平台Gitlab,这也是国内诸多互联网公司所用的Git代码托管平台,它提供了极为庞大的优秀功能集;
让我们可以将公司项目全部托管到其上,而不必担心网络速度问题或是隐私问题。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或是准备开始从传统的svn向Git迁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不去深入学习Git,将会真正错失这一切的美好。
我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还不会Git,那就不用再写代码了”!相比于svn或是cvs等传统的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来说,Git的学习曲线是相当陡峭的。
这导致很多学习者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无法深入,而且由于没有真正、彻底地理解Git的原理与模型,使得即便掌握了不少Git命令,在真正遇到问题时也是束手无策,最终导致放弃学习,而且对Git形成了心理阴影。
纵然如此,优秀的Git依然是每一个对程序开发有追求的人都应该认真且完整地学习的。
当你真正掌握了Git后,你才会真正领略到Git的美妙,以及为何有如此之多的开源项目都纷纷转向Git而抛弃svn。
不得不说的是,Git涉及到的理论与命令是相当多的,这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不知从何开始。
鉴于此,该门课程从一开始对Git进行全面的介绍,接下来全部通过命令完成一个个Git操作,并且通过命令来阐述Git相关的理论,同时对Git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特性进行了细致而完整的介绍,最后还通过演示如何搭建内网的Gitlab平台向大家介绍Gitlab在生产系统中使用与运维的诸多细节知识。
可以这么说,学习完这门课程后,你对Git的掌握将会达到一个非常深入的水准,你对Git的理解也将会有颠覆性的认知。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Git一定要动手敲命令而不能借助于IDE协助我们完成操作,否则你永远也无法体会到Git的强大以及为开发者所带来的便利。
对于Git常见的命令与参数,一定要通过多练习来强化记忆,将其变成自己血液的一部分。
2021/4/13 14:11:25 66B Git 源码管理
1
AN平台中端人证及访客V1.0项目DSP设计文档.SpecialVH264.rar评分:引出人家话匣的能力A君:关键词:趣闻。
此君记忆力很强,经常把自己周围同学或自己听到的好笑的趣事,笑话记在脑里,然后每次聚会时就信手拈来,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一下子就暖场了。
B君:关键词:分享自己无关痛痒的隐私。
B君和姐妹聊天时,就喜欢讲自己无足轻重无关痛痒的私事,分享自己最近的喜怒哀乐,比如最近和bf发生的一点很细小矛盾但最终和平处理了。
既让人觉得很交心,又无大后果。
C君:关键词:提问。
没什么话时,打破僵局的永远是几个爱提问问题的朋友,尤其提问对方的家庭,家人的近况,给自己制造话题,也表达自己的关心
2015/6/20 14:56:53 391KB c++
1
共 115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