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前微信消息收发使用C#实现较好的一个DEMOEntities/Request*.cs用于接收微信平台自动发送到服务器的实体(发送过来的是XML),包括文本、位置、图片三类Entities/Response*.cs用于反馈给发送人的信息实体(最终会转成XML),包括文本、新闻(图文)两类Helpers/EntityHelper.cs用于实体和XML之间的转换(由于其中有许多需要特殊处理的字段和类型,这里不能简单用XML序列化)Helpers/MsgTypeHelper.cs用于获取消息类型CheckSignature.cs验证请求合法性类Enums.cs各种枚举RequestMessageFactory.cs用于自动生成不同Request类型的实体,并作必要的数据填充Senparc.Weixin.MP几个关键类及重要方法(按一般使用过程排序)生成验证字符串:Senparc.Weixin.MP.CheckSignature.GetSignature(stringtimestamp,stringnonce,stringtoken=null),返回根据微信平台提供的数据,SHA1加密后的验证字符串(注意token必须跟公众平台的设置一直)验证请求:Senparc.Weixin.MP.CheckSignature.Check(stringsignature,stringtimestamp,stringnonce,stringtoken=null),验证请求是否合法获取请求实体:varrequestMessage=Senparc.Weixin.MP.RequestMessageFactory.GetRequestEntity(XDocumentdoc);根据不同请求的类型,自动生成可用于操作的实体(doc只需要用XDocument.Parse(xmlString)就能生成),requestMessage.MsgType就是请求枚举类型。
进行判断及各类操作。
根据需要,创建响应类型的实体,如:varresponseMessage=ResponseMessageBase.CreateFromRequestMessage(requestMessage,ResponseMsgType.Text)asResponseMessageText;即可返回文本类型信息。
由于目前微信只接受XML的返回数据,所以在返回之前还需要做一次转换:XDocumentresponseDoc=Senparc.Weixin.MP.Helpers.EntityHelper.ConvertEntityToXml(responseMessage);varxmlString=responseDoc.ToString();至此整个微信公众账号的自动响应过程结束。
下面可以直接下载源代码及示例(示例是ASP.NETMVC4,.NET4.0,为了提高兼容性,Senparc.Weixin.MP源代码使用.NET3.5):压缩包中包含三个文件夹:Senparc.Weixin.MP、Senparc.Weixin.MP.BuildOutPut、Senparc.Weixin.MP.Sample,分别对应Senparc.Weixin.MP.dll源代码项目、Senparc.Weixin.MP.dll输出目录、Web示例,Web示例建议放到公网测试,让公众平台自动发送
2025/8/10 13:56:54 12.09MB C# 微信 接口 消息收发
1
CCS811气体传感器+STM32F103C8T6的Keil工程,辛苦调试了两天,已经调试通过,确保100%正常,稳定性好,详情请访问https://mp.csdn.net/postedit/85484584
2025/8/2 20:30:41 329KB CCS811 STM32F103C8T
1
因为规定,无法设置不要资源分下载,请多多见谅,下载之后可以直接进行使用,如不会可通过https://mp.csdn.net/mdeditor/79870462学习~
2025/7/15 13:35:21 3.88MB jadx
1
裂纹检测数据集光伏电池片详细的理解参照:https://mp.csdn.net/postedit/79782375
2025/6/12 4:20:31 1.16MB 裂纹检测 数据集 光伏电池片
1
独立分量分析(}r}d}}}ndent}}mp}}}}tanal}}i},}CA)是信号处理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处理方法。
顾名思义,它的含义是把信号分解成若干个互相独立的成分。
如果信号本来就是由若干独立信源混合而成的,我们自然希望能恰好把这些信源分解开来。
从原理上说,只靠单一通道观察是不可能作这样的分解的,必需借助于一组把这些信源按不同混合比例组合起来的多通道同步观察。
换句话说,ICA是属于多导信号处理的一种方法。
但是把一组观察信号分解成若干独立成分,分解结果肯定不是惟一的。
因此分解总要施加一些约束条件,使答案接近于所期望的结果。
ICA的发展是和盲信源分离(blindsourceseparation,BSS)紧密联系的。
BSS的简单含义如图1-一1所示。
它的任务是只由多通道系统的输出数据X来判断其输入S和系统的传递函数H。
所谓“盲”是指原理上它不要求对S和H具有先验知识。
实际上任务的解答显然不是惟一的,因此免不了还是需要一些假设。
一般至少需要假设多通道输人S中各分量互相独立、零均值且方差为1。
不难看出,BBS问题的提法和ICA十分接近,只是前者的研究范畴更宽,处理手段也更多些。
2025/5/18 16:17:27 19.34MB 独立分量分析
1
FreeCAD0.17源码,与FreeCADLibs_11.5.3_x64_VC12.7z第三方库配合使用,编译方法见https://mp.csdn.net/postedit/81166598
2025/4/13 12:56:04 190.32MB FreeCAD 三维建模
1
用MATLAB编写信道容量程序%信道容量C计算的Matlab程序clc;clearall;N=input('输入信源符号X的个数N=');M=input('输出信源符号Y的个数M=');p_yx=zeros(N,M);%程序设计需要信道矩阵初始化为零fprintf('输入信道矩阵概率\n')fori=1:Nforj=1:Mp_yx(i,j)=input('p_yx=');%输入信道矩阵概率ifp_yx(i)<0error('不符合概率分布')endendend
2025/4/12 1:04:54 2KB 信道容量
1
TheXpress-EssentialsmanualtellsyouhowtouseXpress-MP:chapter2describesXpress-IVE,whilstchapters5and6giveanintroductiontotheMosellanguage.Foracompletelanguagereference,pleaserefertotheMoselReferenceManual.Asthissoftwareisprovidedfreeofcharge,weareunabletoofferanysupport.However,fromtimetotimenewversionsaremadeavailablefromtheDashOptimizationwebsite-pleasecheckregularly.Ifyoufindthissoftwareusefulforyourstudies,whynotaskyourprofessortoenquireaboutDash'sAcademicPartnerProgram,whichenablesXpress-MPtobeusedforteachingandresearchfreeofcharge.FulldetailsareonourwebsiteunderEducation.Conditions:Youmaynotusethissoftwareforanyotherpurposeincludingteaching,researchoranycommercialactivity.Fortheavoidanceofdoubt,commercialactivityincludesanyactivitywhichresultsinpaymentand/orcommercialgain,orpotentialcommercialgain,ofanykind.IfyouareinanydoubtwhetheryourintendeduseispermittedyoumustcontactDashOptimizationforguidancebeforeusingthesoftware.Notethatyoumayalsodownloadthelateststudentversionofthesoftwarefromdashoptimization.comDashOptimization
2025/3/30 11:01:57 14.05MB Xpress-MP
1
题库稳定,通过率没有问题,本人亲身测试过。
题库稳定,通过率没有问题,本人亲身测试过。
2025/3/24 12:20:05 9.28MB 题库稳定
1
匹配追踪MP、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MP,稀疏表示里的基本算法
2025/3/20 4:53:17 236KB MP、OMP
1
共 10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