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NET仿真是一种在计算机上构建虚拟网络环境的技术,旨在模拟和预测真实网络环境的行为和性能。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结构和规模日益庞大和复杂,传统的网络设计方法基于经验,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网络的需求。
因此,网络仿真技术应运而生,它通过构建模型来模拟网络设备、链路、协议等,并通过这些模型来获取网络设计或优化所需的性能数据。
OPNET软件是由OPNET公司开发的,该公司起源于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于1986年。
OPNET公司最初只有一种产品OPNET Modeler,但现在已经发展出Modeler、ITGuru、SPGuru、WDMGuru、ODK等一系列产品。
OPNET Modeler是一个通信系统网络仿真开发和应用平台,提供了三层建模机制,包括进程域、节点域和网络域,采用离散事件驱动的模拟机理。
使用OPNET Modeler进行网络建模仿真的过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配置网络拓扑、配置业务、收集结果统计量、运行仿真、调试模块再次仿真,以及最后发布结果报告。
这样的步骤可以帮助用户完成从网络结构分析、设计到建设和管理的整个流程,提供了一个综合开发环境,不仅支持通信网络建模,也支持离散系统的建模。
基于OPNET的校园网设计和建模仿真是指在OPNET软件平台上对校园网进行设计和仿真的过程。
仿真的目的是为了在计算机中构造一个虚拟环境来反映校园网的现实环境和行为。
通过对校园网的网络结构、设备、链路和协议进行建模,可以分析校园网的性能,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并确保网络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文章中提到的网络仿真技术的核心理论基础包括系统理论、形式化理论、随机过程理论、统计学和优化理论。
这些理论为网络仿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支撑,使得仿真过程和结果具有可靠的依据。
通过网络仿真,网络规划者和设计者可以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提高规划和设计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缩短网络建设周期,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文章还强调了OPNET软件的广泛应用,包括在企业、网络运营商、仪器配备厂商以及军事、教育、银行、保险等多个行业。
知名公司如Cisco和AT&T都采用OPNET进行各种模拟和调试,而美国国防领域也广泛采用OPNET。
在实际应用中,OPNET Modeler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协议和设备模型库,还提供了适合各个层次的建模工具和功能强大且形式灵活的仿真分析工具。
这样的特性使得OPNET成为网络虚拟建模和仿真的主流软件,并因其在仿真中采用的精确模拟方式和呈现的仿真结果赢得了众多奖项。
2025/6/18 10:33:57 475KB
1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信号与系统(第2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经典教材之一,讨论了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全书共分11章,主要讲述了线性系统的基本理论、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连续与离散信号的傅里叶表示、傅里叶变换以及时域和频域系统的分析方法等内容。
作者使用了大量在滤波、采样、通信和反馈系统中的实例,并行讨论了连续系统、离散系统、时域系统和频域系统的分析方法,使读者能透彻地理解各种信号系统的分析方法并比较其异同。
2025/5/25 0:21:25 2.75MB 奥本海姆 中文版 答案
1
本文档为本人保研复习过程中撰写的信号与系统复习文档,参考书籍为吴大正老师主编的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全文共43页,包含以下内容:一、信号与系统(绪论)二、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三、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四、傅里叶变换和系统的频域分析五、连续系统的s域分析六、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七、系统函数八、少量经典面试题(保研)
1
本书从MATLAB仿真角度系统地介绍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控制系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结晶,同时融入了国内外同行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滑模变结构控制发展综述、连续系统滑模控制、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反演及动态面滑模控制、基于滤波器及观测器的滑模控制、离散系统滑模控制、模糊滑模控制、神经滑模控制和机械手滑模控制。
每种控制方法都通过MATLAB仿真程序进行了仿真分析。
2025/1/13 0:04:27 660KB 滑模控制 非线性控制 仿真 matlab
1
利用MATLAB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符号运算功能和数值计算功能,实现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的仿真波形。
1、用MATLAB绘制离散系统极零图,根据极零图分布观察系统单位响应的时域特性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至少以六个例子说明。
2、用MATLAB实现离散系统的频域特性分析:以二个实例分别代表低通,高通滤波器,绘出极零图,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3、用MATLAB实现巴特沃兹滤波器分析;
4、撰写MATLAB课程设计说明书。
2024/10/16 2:51:45 1.64MB MATLAB 离散系统 Z域分析
1
内容简介本书阐述了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理论,如系统的动态性能、静态性能、稳定性的分析和各种设计方法的运用等。
  本书从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入手,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以时域分析方法为主线,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并进,在严谨的数学推导的基础上,利用直观的物理概念,引出系统参数与系统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书在《自动控制原理》前四版基础上,对各章内容都进行了修订。
修订的基本思想是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知识起点,努力拓宽专业口径,以增强培养人才的适应性。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自动化、仪表、电气传动、计算机、机械、化工、航天航空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再学习时参考。
作者简介王建辉,女,工学博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生于辽宁。
宝钢教育奖获得者,沈阳市优秀教师。
国家级精品课“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负责人之一。
1982年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自动控制教研室副主任、自动控制系副主任、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控制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网络环境下先进控制技术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智能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等。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教育教学成果奖10余项,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课题10余项、各类教改课程项目近10项。
发表有关论文100余篇。
编著《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详解》、《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与辅助设计》。
目录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 1.2 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环节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微分方程式的编写  2.2 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 2.3 传递函数  2.4 系统动态结构图 2.5 系统传递函数和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6 信号流图 2.7 用MATLAB求解线性微分方程和化简系统方框图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第3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跃响应 3.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3.4 高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3.5 自动控制系统的代数稳定判据 3.6 稳态误差 3.7 用MATLAB进行系统时域分析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第4章 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2 要轨迹的绘制法则 4.3 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4.4 用MATLAB绘制根轨迹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第5章 频率法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5.2 非周期函数的频谱分析  5.3 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 5.4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5.5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 5.6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其应用 5.7 系统动态特性和开环频率特性的关系 5.8 闭环系统频率特性 5.9 系统动态特性和闭环频率特性的关系 5.10 用MALTAB绘制系统开环频率特性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  6.1 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 6.2 串联校正 6.3 反馈校正赶快下载吧!东大考研
1
滑模变结构控制MATLAB仿真(第2版)(源代码)《滑模变结构控制matlab仿真(第2版)》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滑模变结构控制发展综述、连续系统滑模控制、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反演及动态面滑模控制、基于滤波器及观测器的滑模控制、离散系统滑模控制、模糊滑模控制、神经滑模控制和机械手滑模控制.
2024/8/15 15:07:38 642KB 滑模控制 MATLAB仿真 第2版 源代码
1
PID电机控制目录第1章数字PID控制1.1PID控制原理1.2连续系统的模拟PID仿真1.3数字PID控制1.3.1位置式PID控制算法1.3.2连续系统的数字PID控制仿真1.3.3离散系统的数字PID控制仿真1.3.4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5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6抗积分饱和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7梯形积分PID控制算法1.3.8变速积分PID算法及仿真1.3.9带滤波器的PID控制仿真1.3.10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11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12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13基于前馈补偿的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3.14步进式PID控制算法及仿真第2章常用的PID控制系统2.1单回路PID控制系统2.2串级PID控制2.2.1串级PID控制原理2.2.2仿真程序及分析2.3纯滞后系统的大林控制算法2.3.1大林控制算法原理2.3.2仿真程序及分析2.4纯滞后系统的Smith控制算法2.4.1连续Smith预估控制2.4.2仿真程序及分析2.4.3数字Smith预估控制2.4.4仿真程序及分析第3章专家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3.1专家PID控制3.1.1专家PID控制原理3.1.2仿真程序及分析3.2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3.2.1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原理3.2.2仿真程序及分析3.3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3.3.1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原理3.3.2仿真程序及分析第4章神经PID控制4.1基于单神经元网络的PID智能控制4.1.1几种典型的学习规则4.1.2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4.1.3改进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4.1.4仿真程序及分析4.1.5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学习算法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4.1.6仿真程序及分析4.2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4.2.1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整定原理4.2.2仿真程序及分析4.3基于RBF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4.3.1RBF神经网络模型4.3.2RBF网络PID整定原理4.3.3仿真程序及分析4.4基于RBF神经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PID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4.4.1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原理4.4.2仿真程序及分析4.5基于CMAC(神经网络)与PID的并行控制4.5.1CMAC概述4.5.2CMAC与PID复合控制算法4.5.3仿真程序及分析4.6CMAC与PID并行控制的Simulink仿真4.6.1Simulink仿真方法4.6.2仿真程序及分析第5章基于遗传算法整定的PID控制5.1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5.2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5.2.1遗传算法的构成要素5.2.2遗传算法的应用步骤5.3遗传算法求函数极大值5.3.1遗传算法求函数极大值实例5.3.2仿真程序5.4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整定5.4.1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整定原理5.4.2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PID整定5.4.3仿真程序5.4.4基于二进制编码遗传算法的PID整定5.4.5仿真程序5.5基于遗传算法摩擦模型参数辨识的PID控制5.5.1仿真实例5.5.2仿真程序第6章先进PID多变量解耦控制6.1PID多变量解耦控制6.1.1PID解耦控制原理6.1.2仿真程序及分析6.2单神经元PID解耦控制6.2.1单神经元PID解耦控制原理6.2.2仿真程序及分析6.3基于DRNN神经网络整定的PID解耦控制6.3.1基于DRNN神经网络参数自学习PID解耦控制原理6.3.2DRNN神经网络的Jacobian信息辨识6.3.3仿真程序及分析第7章几种先进PID控制方法7.1基于干扰观测器的PID控制7.1.1干扰观测器设计原理7.1.2连续系统的控制仿真7.1.3离散系统的控制仿真7.2非线性系统的PID鲁棒控制7.2.1基于NCD优化的非线性优化PID控制7.2.2基于NCD与优化函数结合的非线性优化PID控制7.3一类非线性PID控制器设计7.3.1非线性控制器设计原理7.3.2仿真程序及分析7.4基于重复控制补偿的高精
2024/7/16 13:07:56 5.56MB PID
1
第6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卢京潮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的。
2024/7/3 17:26:02 3.16MB 自动控制原理
1
目录前言第1章数字PID控制………………………………………………………………(1)1.1PID控制原理……………………………………………………………………(1)1.2连续系统的模拟PID仿真…………………………………………………………(2)1.3数字PID控制……………………………………………………………………(3)1.3.1位置式PID控制算法……………………………………………………………(3)1.3.2连续系统的数字PID控制仿真…………………………………………………(4)1.3.3离散系统的数字PID控制仿真…………………………………………………(8)1.3.4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4)1.3.5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及仿真…………………………………………………(16)1.3.6抗积分饱和PID控制算法及仿真………………………………………………(20)1.3.7T型积分PID控制算法………………………………………………………(24)1.3.8变速积分PID算法及仿真……………………………………………………(24)1.3.9带滤波器的PID控制仿真……………………………………………………(28)1.3.10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及仿真……………………………………………(33)1.3.11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及仿真………………………………………………(37)1.3.12带死区的PID控制算法及仿真………………………………………………(42)1.3.13基于前馈补偿的PID控制算法及仿真………………………………………(45)1.3.14步进式PID控制算法及仿真…………………………………………………(49)第2章常用的数字PID控制系统………………………………………………(53)2.1单回路PID控制系统……………………………………………………………(53)2.2串级PID控制……………………………………………………………………(53)2.2.1串级PID控制原理……………………………………………………………(53)2.2.2仿真程序及分析………………………………………………………………(54)2.3纯滞后系统的大林控制算法……………………………………………………(57)2.3.1大林控制算法原理……………………………………………………………(57)2.3.2仿真程序及分析………………………………………………………………(57)2.4纯滞后系统的Smith控制算法…………………………………………………(59)2.4.1连续Smith预估控制…………………………………………………………(59)2.4.2仿真程序及分析………………………………………………………………(61)2.4.3数字Smith预估控制…………………………………………………………(63)2.4.4仿真程序及分析………………………………………………………………(64)第3章专家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68)3.1专家PID控制…………………………………………………………………(68)3.1.1专家PID控制原理……………………………………………………………(68)3.1.2仿真程序及分析………………………………………………………………(69)3.2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72)3.2.1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原理………………………………………………(72)3.2.2仿真程序及分析………………………………………………………………(76)3.3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87)3.3.1模糊免疫PID控制算法原理…………………………………………………(88)3.3.2仿真程序及分析………………………………………………………………(89)第4章神经PID控制……………………………………………………………(94)4.1基于单神经元网络的PID智能控制………………………………………………(94)4.2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103)4.3基于RBF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
2024/6/19 21:14:08 5.59MB PID ;MATLAB
1
共 28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