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发过一个版本,这次这个版本的文档里修正了一些内容,文档前端又添加了一大段解释,如果对存储完全没概念的,可以先看看第二部分“3Par存储基本概念”,有一个了解以后再进行配置。
另外我要说明的是,我放这个文档上来不是为了骗分,CSDN的分多了对我也没有什么价值,要了分也算是给自己写文档一点回报和认可,有人在评论里说我放的文档是其他内容,只是文档名改成了这个,这实在是很不责任的评论。
2025/7/4 16:26:55 1.02MB 3Par
1
内含geth的centos的安装文档说明。
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留言~以太坊(英文Ethereum)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简称“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EthereumVirtual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
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间由程序员Vitalik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大意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2014年通过ICO众筹开始得以发展。
截至2018年2月,以太币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货币,仅次于比特币。
2025/7/4 13:49:48 9.5MB 以太坊 geth centos
1
在Windows平台上进行3D图形编程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当涉及到Web浏览器中的3D图形渲染时。
本文将深入探讨Windows3D图形编程的核心技术和应用,重点关注使用WPF(WindowsPresentationFoundation)和C#语言实现的3D功能。
WPF是.NETFramework的一部分,它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用户界面平台,支持2D和3D图形、媒体集成以及文本处理。
WPF的3D功能允许开发者构建复杂的3D场景,通过硬件加速提供流畅的性能,这对于创建交互式应用程序或游戏至关重要。
1.**3D建模基础**:在Windows3D编程中,首先需要理解基本的3D建模概念,如顶点、边、面和网格。
开发者可以使用各种3D建模软件(如Blender或3DSMax)创建模型,然后将其导出为常见的3D文件格式(如OBJ或FBX),以便在WPF中加载和渲染。
2.**XAML与3D元素**:WPF的3D特性主要通过ExtensibleApplicationMarkupLanguage(XAML)来定义和布局。
3D元素,如`Model3D`、`GeometryModel3D`和`Viewport3D`,用于创建3D对象、几何形状和视口。
例如,`GeometryModel3D`定义了3D形状的几何体,而`Material`属性则控制其表面外观。
3.**视图与投影**:在3D空间中,视图和投影是至关重要的概念。
视图定义了观察者在3D空间的位置,而投影则决定了如何将3D对象转换为2D屏幕上的像素。
WPF提供了正交投影和透视投影两种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3D场景。
4.**光照与材质**:为了使3D对象看起来更加真实,必须考虑光照和材质。
WPF支持多种光源类型,如环境光、点光源和聚光灯。
材质定义了物体表面如何反射和吸收光,包括颜色、镜面高光和环境贴图等属性。
5.**动画与交互**:利用WPF的`Storyboard`和`Timeline`类,可以为3D对象创建平滑的动画效果。
同时,通过响应鼠标和键盘事件,可以让用户与3D场景进行交互,实现旋转、缩放和拖动等操作。
6.**性能优化**:尽管WPF的3D渲染是硬件加速的,但仍然需要关注性能优化。
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适当使用剪裁平面、合理组织3D对象的渲染顺序以及利用硬件纹理和实例化技术,都可以提升3D应用的运行效率。
7.**C#编程**:在XAML之外,C#代码用于处理逻辑和交互。
通过`DependencyProperty`和`INotifyPropertyChanged`接口,可以实现视图与模型之间的数据绑定,使3D对象的状态实时更新。
8.**Web浏览器中的3D图形**:虽然标题提到“在浏览器中显示三维图形”,但WPF主要用于桌面应用程序开发。
要在Web浏览器中实现3D图形,通常会使用WebGL,这是一个基于OpenGL标准的JavaScriptAPI,适用于HTML5。
Windows3D图形编程结合了WPF的强大功能和C#的灵活性,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丰富3D应用程序的工具。
从基础的3D建模到复杂的交互设计,都需要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关键技术,才能创作出引人入胜的3D体验。
2025/7/3 9:44:48 1.54MB WPF
1
在三维几何建模中,计算两点间的测地线距离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系统和物理学等领域。
测地线是曲面上两点之间最短的路径,它相当于平面上两点间直线的自然推广。
在地球表面,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圆航线”就是地球表面两点之间的测地线。
这个资源提供了计算三维模型上测地线距离的多种实现方法,作者DanilKirsanov显然是在探讨这个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案。
以下是根据提供的文件名解析出的可能的算法和概念:1.**GeodesicAlgorithm**:-`geodesic_algorithm_exact.h`:这个文件可能包含了一个精确计算测地线的算法。
"Exact"可能指的是算法考虑了模型的精确几何信息,不进行近似计算。
-`geodesic_algorithm_dijkstra_alternative.h`:Dijkstra算法通常用于寻找图中最短路径,这里的"Alternative"可能表示这是Dijkstra算法的一种变体,专门用于计算三维模型上的测地线。
-`geodesic_algorithm_subdivision.h`:分形细分算法可能被用来细化模型以提高计算精度,或者是在细分的表面上进行测地线的追踪。
2.**MeshDataStructure**:-`geodesic_mesh.h`和`geodesic_mesh_elements.h`:这些文件可能定义了用于存储和操作三维模型的网格数据结构。
网格是由顶点、边和面组成的,这些元素有助于在曲面上定位和计算路径。
3.**API**:-`geodesic_matlab_api.cpp`:提供了与MATLAB交互的接口,这使得用户可以在MATLAB环境中利用这些算法,方便进行数值计算和可视化。
4.**Examples**:-`example1.cpp`和`example0.cpp`:这些是示例代码,用于演示如何使用上述算法。
它们可能包含了如何加载模型,初始化算法,以及如何查询和打印测地线距离的步骤。
5.**HeaderFiles**:-其他头文件如`geodesic_algorithm_exact_elements.h`等,可能包含了算法所需的具体数据结构和辅助函数定义。
通过这些文件,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可能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集,用于处理从网格数据读取、测地线计算到结果输出的全过程。
这些工具对进行三维模型分析,尤其是在需要考虑曲面最短路径的问题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例如,在游戏开发中计算角色移动路径,或在虚拟现实应用中计算视角变换的距离等。
理解并运用这些算法,将有助于提升三维空间中的导航和路径规划的精确性。
2025/7/2 13:25:30 45KB 测地线距离 三维模型
1
贝塞尔曲线是一种在计算机图形学和数学中广泛使用的参数化曲线,它提供了对形状的精细控制,特别是在曲线拟合和路径设计中。
本资源包含MATLAB源码,用于实现从一阶到八阶的贝塞尔曲线拟合,以及一个拟合后评价标准的文档。
一、贝塞尔曲线基础贝塞尔曲线由法国工程师PierreBézier于1962年提出,它基于控制点来定义。
一阶贝塞尔曲线是线性,二阶是二次曲线,而高阶曲线则可以构建出更复杂的形状。
对于n阶贝塞尔曲线,需要n+1个控制点来定义。
这些曲线的特性在于它们通过首尾两个控制点,并且随着阶数的增加,曲线更好地逼近中间的控制点。
二、MATLAB实现MATLAB是一个强大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工具,其脚本语言非常适合进行这样的曲线拟合工作。
`myBezier_ALL.m`文件很可能是包含了从一阶到八阶贝塞尔曲线的生成函数。
这些函数可能接收控制点的坐标作为输入,然后通过贝塞尔曲线的数学公式计算出对应的参数曲线。
MATLAB中的贝塞尔曲线可以通过`bezier`函数或直接使用矩阵运算来实现。
三、贝塞尔曲线拟合拟合过程通常涉及找到一组控制点,使得生成的贝塞尔曲线尽可能接近给定的一系列数据点。
这可能通过优化算法,如梯度下降或遗传算法来实现。
在`myBezier_ALL.m`中,可能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函数来执行这个过程,尝试最小化曲线与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或误差。
四、拟合的评价标准"拟合的评价标准.doc"文档可能详述了如何评估拟合的好坏。
常见的评价标准包括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或者R²分数。
这些指标可以量化拟合曲线与实际数据点之间的偏差程度。
MSE和RMSE衡量的是平均误差的平方,而R²分数表示模型解释了数据变异性的比例,值越接近1表示拟合越好。
五、应用领域贝塞尔曲线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CAD设计、游戏开发、动画制作、图像处理和工程计算。
MATLAB源码的提供,对于学习和研究贝塞尔曲线的特性和拟合方法,或者在项目中创建平滑曲线路径,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这份MATLAB源码和相关文档为理解并实践贝塞尔曲线拟合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具集。
通过学习和利用这些材料,用户不仅可以掌握贝塞尔曲线的基本概念,还能深入理解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它们进行曲线拟合和评估。
2025/6/30 9:00:23 25KB 贝塞尔曲线 曲线拟合
1
PSIM9.0Buck电路电压电流双闭环仿真模型。
基础模型,便于理解Buck的工作原理以及基础的闭环控制概念。
2025/6/29 10:12:10 17KB PSIM BUCK
1
序  前言  第1篇面向过程的软件工程  第1章软件危机、软件工程  11软件工程的发展史  111程序设计时代  112程序系统时代  113软件工程时代  12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形式  13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131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132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  14软件和软件工程  141软件  142软件工程  15软件质量  16软件的生存周期及开发模型  161软件生存周期  162软件开发模型  17习题  第2章可行性研究  2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22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23系统流程图  231系统流程图的符号  232系统流程图示例  24成本-效益分析  241货币的时间价值  242投资回收期  243纯收入  25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26习题  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  31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  311需求分析的任务  312需求分析的步骤  32需求获取的常用方法  321常规的需求获取方法  322快速建立软件原型来获取需求  33需求分析的方法  331功能分解方法  332结构化分析方法  333信息建模方法  334面向对象的分析  34结构化分析方法  341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  342结构化分析描述工具  343数据流图  344数据字典  345加工逻辑的描述  35需求分析图形工具  351层次方框图  352Warnier图  353IPO图  36SA方法的应用  37习题  第4章软件总体设计  41软件总体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42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  421模块和模块化  422抽象  423信息隐蔽和局部化  424模块独立性及其度量  43软件结构设计准则  44软件结构设计的图形工具  441软件结构图  442层次图  443HIPO图  45结构化设计方法  451数据流图的类型  452结构化设计方法的步骤  453变换型分析设计  454事务型分析设计  46习题  第5章软件详细设计  51详细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52结构化程序设计  53详细设计工具  531程序流程图  532NS图  533PAD图  534过程设计语言  54习题  第6章软件编码  61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611基础语言  612结构化语言  613面向对象的语言  62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63程序设计风格  631程序内部文档  632数据说明  633语句构造  634输入/输出  635效率  64习题  第7章软件测试  71软件测试的目标  72软件测试的原则  73软件测试方法  731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732黑盒测试法与白盒测试法  74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741白盒技术  742黑盒技术  75软件测试过程  751单元测试  752集成测试  753确认测试  754系统测试  76调试  761调试的目的  762调试技术  77习题  第8章软件维护  81软件维护的分类  82软件维护的特点  821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  822维护的代价  823软件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83软件可维护性  831软件可维护性的定义  832软件可维护性的度量  833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方法  84维护的副作用  85软件再工程  851软件再工程与逆向工程的概念  852实施软件再工程的原因  853软件再工程技术  86习题  第2篇UML与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  第9章UML简介  91UML概述  911UML的组成  912UML的特点和用途  913UML的模型视图简介  92UML软件开发工具简介  921RationalRose  922Visio简介  93习题  第10章面向对象的概念  101面向对象的方法学  1011面向对象建模  1012面向对象的方法与传统软件方法的比较  102对象与类及其UML表示  1021对象  1022类与实例  1023对象属性与操作  1024对象类的关联  103聚集、组合、继承和多态  1031聚集与组合  1032抽象与继承  1033多态  104习题  第11章对象设计模式  111对象设计模式概念  1111历史背景  1112对象设计模式  1113设计模式的分类  112几种典型的对象设计模式及应用  1121行为型模式中的职
2025/6/29 10:27:15 3MB 软件工程原理
1
基于《光电信息物理基础》沈为民,包括场论数学基础、稳恒电磁场、麦克斯韦方程组、各介质电磁场与单色电磁波、势和场的概念、公式与例题。
获取导图原文件https://mm.edrawsoft.cn/homepage.html?visited=953346
2025/6/28 17:47:04 12.74MB 电磁学 物理学 思维导图
1
介绍了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的两类主要方法:有限差分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其内容包括有限差分方法的基本概念;
双曲型方程、抛物型方程及椭圆型方程的有限差分方法;
数学物理方程的变分原理;
有限元离散方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课题等.在介绍每种具体方法的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各章附有习题.最高清,最完整
2025/6/28 0:42:47 36.02MB 偏微分 数值解 清华版
1
《数字图像处理——应用篇》是由谷口庆治编著的一本深入探讨图像处理技术的专业书籍,这本书在图像处理领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全书完整PDF版本是唯一可获取的全面资源,对于学习和研究图像处理技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了将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形式,以及对数字图像进行各种操作以改善质量或提取有用信息。
在《数字图像处理——应用篇》中,作者谷口庆治详细阐述了这一领域的关键概念和技术,包括图像获取、颜色模型、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特征提取以及模式识别等核心主题。
1.**图像获取**:这部分介绍了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CCD和CMOS,以及扫描仪和相机的成像过程。
同时,还涵盖了像素的概念、采样理论和量化过程。
2.**颜色模型**:书中详细讨论了RGB、CMYK、HSV、YCbCr等常见颜色模型,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和转换方法。
3.**图像增强**:通过滤波器、直方图均衡化等手段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提升图像质量,这部分包括线性和非线性滤波、对比度增强等技术。
4.**图像复原**:针对图像退化问题,如噪声、模糊等,提出了一系列恢复技术,如Wiener滤波、反卷积等。
5.**图像分割**:这是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包括阈值分割、区域生长、边缘检测等方法,用于将图像划分为有意义的部分。
6.**特征提取**:为了识别和理解图像,需要从图像中提取有意义的特征,如角点、边缘、纹理和形状,这些特征可用于后续的模式识别和对象识别。
7.**模式识别**: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决策树等,对图像中的模式进行分类和识别,是图像处理领域的高阶应用,广泛应用于OCR文字识别、人脸识别、医学影像分析等领域。
8.**OCR文字识别**: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是模式识别的一个实例,通过识别图像中的文字并转化为可编辑文本,该技术在文档自动化处理、图书数字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压缩包中的文件名表明资源分为了三个部分:`数字图像处理——应用篇.part1.rar`、`数字图像处理——应用篇.part2.rar`和`数字图像处理——应用篇.part3.rar`。
通常,这种分卷压缩格式是为了便于大文件的传输和存储,用户需要下载所有部分并使用合适的解压工具(如WinRAR或7-Zip)合并解压,才能获得完整的PDF文件。
《数字图像处理——应用篇》是一本涵盖广泛、深度适中的教材,适合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相关领域的学生和研究人员。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图像处理技术,还能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策略和方法,为进入这个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
共 1000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在日常工作中,钉钉打卡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给我带来了不少烦恼。 每天早晚,我总是得牢记打开钉钉应用,点击"工作台",再找到"考勤打卡"进行签到。有时候因为工作忙碌,会忘记打卡,导致考勤异常,影响当月的工作评价。而且,由于我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有时候系统更新后,钉钉的某些功能会出现异常,使得打卡变得更加麻烦。 另外,我的家人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他们也经常抱怨钉钉打卡的繁琐。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辈来说,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挑战。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导致打卡失败。 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全自动化脚本来实现钉钉打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我终于成功编写出了一个适用于苹果和安卓系统的钉钉打卡脚本。
2024-04-09 15:03 15KB 钉钉 钉钉打卡